医案九十一经方在CCU中的应用病至危险,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医案九十一

本周与您分享的医话是:经方在CCU中的应用:病至危险,非仲景方不能挽回耳——经方治疗全身重度水肿、心下痞坚,喘憋不能平卧案

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急危重症;木防己汤方证;3剂诸症减半,6剂诸症若失!

患者刘某,男,62岁。

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突发胸闷、憋气,伴双下肢水肿,动则气喘,前往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给予西医常规治疗1周余而未见明显效果。

昨夜(年8月19日)凌晨1:30患者突发持续喘憋,不能平卧,给予静脉输液及自行吸氧后症状稍有缓解。

年8月20日下午14:00患者喘憋症状仍不能缓解,全身特别是双下肢重度水肿,遂前往我院急诊就诊,急查B超:心脏超声:1.全心增大(左房前后径50mm,左室舒张末内径65mm,射血分数35%);2.主动脉瓣反流(轻度);3.二尖瓣反流(中-重度);4.三尖瓣反流(重度);5.肺动脉高压(轻度);6.心包积液(少-中量);7.左室收缩功能减低;8.左室壁运动幅度弥漫性减弱。腹部超声:淤血肝。胸腔超声:双侧胸腔积液。心电图:窦性心率,R波递增不良,广泛的T波低平。

考虑患者诊断为:1.扩张性心肌病2.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心功能Ⅳ级淤血肝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给予病危通知,患者家属表示理解。遂于年8月20日下午3:00转入我科CCU(心脏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西医给予常规治疗。

年8月20日下午3:15笔者查房

刻下症见:持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心中发堵,心下痞坚,行走2-3步则喘憋甚,必须停止休息,干咳无痰,全身又怕冷又怕热,口苦口涩,口中无味,不欲饮食,不能饮凉饮,大便日3-4次,成形,夜尿4次。

查体:面色萎黄,双侧颈静脉怒张,腹胀如鼓,面部及全身水肿,双下肢重度水肿。舌淡暗,苔根部黄厚腻,有液线,脉沉细。

辅助检查:N端前脑钠素(NT-proBNP):pg/ml。

方证辨证

余观其形:喘息不得卧,面色晦暗,干咳无痰,下肢浮肿,而颈之青筋暴露。闻其声:其息喘促。问其答曰:胸闷,心下痞坚,如覆一盆,痞满而硬,按之亦坚。腹部胀满,畏寒亦恶热,口苦咽涩,不思饮食,饮冷则胃脘不适,便秘而夜尿频;舌淡暗,苔根部黄厚腻,有液线,脉沉细。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有“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木防己汤主之”之文;又视其人所谓“畏寒亦恶热”者,实为寒热往来,而邪在半表半里,《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小柴胡汤主之”,患者以“胸闷喘满、心下痞坚、往来寒热,不欲饮食”为主要症状,符合“木防己汤”证及“小柴胡汤”证之表现。

诊断与治疗

治疗:故予“木防己汤合小柴胡汤”,谨遵圣人之原方剂量比例:

防己18g,生石膏20g,桂枝12g,党参24g,

柴胡18g,黄芩9g,大枣9g,蜜甘草9g,

生姜9g,清半夏9g。

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晚温服,连进3剂。

3日后二诊:观其面,晦暗渐退,气血来朝,而下肢浮肿消失。闻其声,则气息较之前者,匀畅许多。闻其曰:胸中渐宽,喘息渐平,夜间得以平卧,心下痞但觉减轻五分(约50%),饮食渐佳,自述已无往来寒热。余思:其“小柴胡汤证”已止,无是症,则不予之,故而停“小柴胡汤”,唯予“木防己汤(防己18g,生石膏20g,桂枝12g,党参24g)”4剂。

仅入3剂,复视其,不喘,卧起自如,颈上暴露之青筋已消退。闻其曰:心下痞坚之症若失。复查其NT-proBNP:pg/ml。

医院采用纯西医治疗1周余,未起明显效果,而在我院治疗仅3天即症状大减,6天即诸症消失,满意喜悦之情露于言表!

按语

木防己汤,出自《金匮要略》,今人已几乎不用。余思,其因今之医家,遇喘满不得卧者,皆治以发表、温阳、化饮、补气、利水;大概以“小青龙汤”“越婢加术汤”“五苓散”之类治之。但余以为不妥,何为?曰:不但有喘满之症,且有心下痞坚之症者,与“喘证”不符。故余舍“八纲”而取“方证”,遂以仲景《金匮要略》之“木防己汤”,但其人初诊时有表证未解,邪在半表半里之间,而有往来寒热。故合“小柴胡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视奇效,叹曰:医圣,诚不我欺。共进六剂,奇效斐然。

复观“方证”辨证之法,全在仔细、严谨。患者之诉众多,如何于纷繁复杂中得其主症?一要捕患者所苦之最甚,二看医家于经典之熟记与否,方能于纷纭中得规矩井然,胸中了了。

方证总结

木防己汤的方证是:喘满(喘憋),心下痞坚(板硬满),面色黧黑,浮肿,脉沉紧。

重磅!喜讯,喜讯!博士生导师何庆勇主任医师全国首批入室弟子招生

医话六:李时珍的“古之一两,今之一钱”

医案九十:见证“三味药四剂而愈!”的疗效——经方治愈反复胸闷连及后背痛3年,加重1天案

医话五: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探讨抵当汤的主治病证、方证及主证

医案八十九:“治盗汗之圣药也”——当归六黄汤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愈盗汗1个月,头晕3天案

以上内容来源于何教授新书《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辩证解伤寒》更多精彩尽在书中。

“白夜”系列一

《方证辨证解伤寒》

“白夜”系列二

《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

另有新书可以加购!

淘宝等各大平台均可购买!

何庆勇教授简介

何庆勇,字鹏伟。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仲景国医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中国荣耀医者,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国家卫健委)。现工作于中国医院心内科。

长年致力于仲景伤寒学说,笃尊汉唐古方,矢志于方证辨证,临证恒用经方或经方叠用而治今病,临证处方药味严格遵守《内经》“多则九之,少则二之”,临床处方平均药味仅3-6味,并且疗效显著。对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等书的古方治疗临床疑难病症有较深的体会与丰富的经验,诊治患者遍及世界各地,多次获得年度患者满意奖。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仲景国医临床精湛奖”,被北京、河南、南阳三地联合授予仲景国医十一大门人。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金匮要略》课程授课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何庆勇主任医师首次较系统的针对《伤寒论》提出了“类方—方证—主证”辨证新体系,针对《金匮要略》提出了“辨病—方证—主证”辨证体系,易学易懂易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先后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1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89篇,发表SCI文章20篇,独著或主编《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伤寒论钤法》等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出版1年内均已销售超册。已经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5名。近年来受邀在全国各地就《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讲课或直播,累计听众数万余人次,被业内誉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临床研究第一人”。

国医大师路志正评价其为“生性颖悟,少负大志,及学岐黄,精研经方,诚杏林之中流砥柱也”“天机敏妙,博学好古之士也。”国医大师薛伯寿评价其为“谙熟中医经典,尤其对《伤寒论》的研究颇有心得。”“对经方,对《伤寒论》研究很深!”国医大师刘志明评价其为“博极群籍,雅好《伤寒》《金匮》之书,每每诊病,笃尊经方,详辨方证,凡有施治,悉本仲景,多应手而愈,如有神助,实为仲圣之力也。”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xqjy/9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