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知识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中量,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血胸,脓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返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胸外科常用的是单个水封瓶引流装置,它是最简单的引流装置。胸膜腔引流装置保证单向引流,呼气时气体或液体可以流出胸腔,而吸气时不能流入。引流瓶中约有ml无菌生理盐水,水的作用是防止吸气时空气回流。引流瓶的上方有两个孔,一个孔远离液面,使瓶内空气与外界大气相通,而另一个凸起的孔的下口插至液面3~4cm。使用时,凸起的孔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相连接,接通后即可见长管内水柱升高至液平面以上8~10cm,并随着病人呼吸上下波动。
二、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管道的密闭性胸壁引流管周围由油纱布或敷贴严密包盖,当患者发现胸壁引流管周围有渗出时,要及时通知护士,护士联系医生换药;医护人员会为患者妥善固定胸引管,当导管固定贴脱落时,应及时通知护士进行引流管的固定;注意引流管的长度,避免牵拉过度,引起引流管的松脱,一旦患者发现引流管接口松脱,立即反折靠近自己的导管;如果引流管不慎从胸腔滑脱,患者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紧急联系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会进行消毒和进一步处理;引流瓶应保持直立,如果引流瓶不慎碰倒,应立即将引流瓶扶起,并通知医护人员;在搬动病人时,家属应通知护士,护士会用止血钳双向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2.保持管道的无菌性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cm,依靠重力引流,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休息时以半卧位(床头抬高45°)为宜,引流瓶应妥善放在床底,防止被意外踢倒。患者下床活动时,需要有家属的陪伴,引流瓶应保持在患者膝盖水平以下,避免导管引流逆行感染。
3.观察引流,保持通畅由于每个患者病情不同,引流瓶中的引流液颜色,性状,量也都会有很大的差别。气胸患者引流出气体和(或)少量胸液,引流瓶几乎没有变化。乳糜胸患者引流液呈白色混浊,也可呈浅黄色或粉红色,无异味。肺部手术后或者胸腔积液患者引流液呈红色或暗红色。正常的胸腔引流液呈黄色。引流液中有少量血块浑浊也是正常现象。如果患者感觉呼吸增快心率增快,引流液80ml/h,则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如果感觉引流管内液体堵塞不流动,应及时通知护士。
4.进行肺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深呼吸,咳嗽和吹气球练习,以促进受压萎陷的肺扩张,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促进肺尽早复张。患者多因疼痛不敢呼吸而导致血氧降低,患者可在护士指导下进行腹式呼吸。病人可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部松弛,腹部突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经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患者家属应向护士学会扣背咳痰的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家属手呈背隆掌空状,即手背隆起,手掌中空,手指弯曲,拇指紧靠示指,有节奏的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轻轻叩打,边叩边鼓励患者咳嗽。
5.疼痛由于导管的刺激,导致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都会有一些疼痛。患者看到自己身上留置引流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紧张,往往会增加患者的疼痛,而疼痛的加剧又反过来影响情绪,形成不良循环。患者情绪稳定,心境良好,精神放松可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患者可深呼吸,听音乐来转移注意力。正确的向医护人员描述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规律,既不夸大疼痛的程度,也不因担心别人休息而强忍疼痛,导致用药不当。
胸外科小秘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