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例行体检中,很多人非常注重胸部低剂量CT影像的排查结果。然而当他们拿到体检报告,一看到“结节”“磨玻璃影”等字样,又都会惊慌失措。那么肺结节真的就等同肺癌吗?专家表示,绝大部分肺小结节并不等同于肺癌。
肺结节是什么?从专业角度来说,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实性肺结节是,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病变密度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而所有含磨玻璃密度的肺结节均称为亚实性肺结节,其中磨玻璃病变指CT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内密度增高影,但病变密度不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
如何看待各种尺寸的肺结节?
北京协和医学院赵世俊教授指出,肺小结节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结核、炎性肉芽肿等,既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结合CT偶发肺结节处理相关指南,35岁以上、检查出肺小结节的成年人,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对于单发小于6毫米的实性结节,无需常规随访,如果是高风险者通常也不需要常规随访,但部分形态是恶性或者结节位于肺上叶的,推荐12个月随访,通常不推荐短期随访,以避免误判。如果首次CT质量欠佳或者患者焦虑,可以短期随访。小于6毫米的结节危险程度小于1%,如果形态呈恶性或者结节位于上叶,风险增加,危险程度是1%—5%。
对于多发小于6毫米的实性结节,不推荐常规随访,但是对于高风险患者考虑12个月以后进行随访,临床上有感染或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考虑活动性感染,短期随访更好一些。至少一个结节6毫米以上,推荐3—6个月随访,再根据风险评估选择在18—24个月进行第二次随访。对于6—8毫米的实性结节,低风险者要根据结节形状、大小等,6—12个月进行第一次随访。如果是恶性或难以确定的,可6—12个月后再做一次随访。这类结节恶性风险十分低。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结合风险因素、结节形态以及准确测量来调整随访周期长短更为合适。
对于单发6—8毫米的实性结节,高风险者推荐6—12个月首次随访,18—24个月再次随访,应该根据个人因素、个体意愿来决定,难以确定稳定性结节的需进一步随访,多数两次随访即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致力于优质的国内外医疗资源平台和全面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在医院与团体、个人、机构等各类客户间搭建桥梁,提供科学的健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服务架构:体检+健身+养身+就医+康复
服务内容:
1、健康体检(入职体检、福利体检、个性化体检、高端体检);
2、专家的二次阅片;
3、建立健康档案;
4、健康咨询;
5、就医的绿色通道(上海);
6、陪诊服务及代购药品;
7、术后的健康跟踪管理;
8、医院转诊业务;9、美国和日本的就医通道(国外);
10、企业(或家庭)健康托管;
11、知名专家健康讲座;
12、企业健身室和医务室的规划建设;
13、会员产品分享互助平台;
14、公司旗下拥有企业家平台,可帮助对接资源!
白癜风可以吃干枣吗白癜风可以吃干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