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术
操作前准备:
戴帽子、口罩,洗手(7步洗手法);
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选择常用的穿刺点之一并在体表定位(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的下一肋骨上缘);
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2遍。
胸腔穿刺操作过程:
戴无菌手套;
铺洞巾;
用2%利多卡因自穿刺点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逐层侵润麻醉;
用血管钳夹闭与穿刺针针座连接的橡皮管,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
右手持穿刺针在局麻部位缓慢垂直进针,有突破感后让助手在橡皮管尾端连上注射器,松开血管钳,用血管钳协助固定穿刺针,用注射器缓慢抽取积液;
用注射器抽取适量胸腔积液留取标本后,嘱助手用血管钳夹闭橡皮管,考生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
穿刺点消毒,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标本送检。
胸腔穿刺的目的:抽取积液送常规、生化、病理检查,抽取积液减轻对患侧肺部的压迫、改善呼吸困难症状,观察积液外观(颜色、透明度)。
腰椎穿刺术
操作前准备:
戴帽子、口罩,洗手(7步洗手法);
患者取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
选择穿刺点并在体表定位(一般以第3~4腰椎棘突间隙为穿刺点,即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也可上移后下移一个腰椎间隙);
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及外消毒2遍;
操作过程:
戴无菌手套;
铺洞巾;
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做局部侵润麻醉;
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或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
当感到穿刺阻力突然消失(即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此时将针芯慢慢抽出,见有脑脊液流出;
接测压管测量脑脊液压力并记录,撤去测压管,用试管收集适量脑脊液送检;
收集脑脊液后将针芯插入,缓慢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消毒穿刺点,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嘱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
腰椎穿刺的目的:测量脑脊液压力,了解有无椎管梗阻、脑内压升高等表现,脑脊液送常规、生化检查,明确有无颅脑感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