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胸腔穿刺的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确定胸腔内有无气体、液体,其量及性质,送化验及病理,以明确病因。
2)治疗性穿刺:通过抽液或抽气,减轻胸腔压力,解除肺部的压力;局部给药。
2、胸腔穿刺的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操作及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
3、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时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嘱病人卧床休息,监测生命征,适当进食或热饮,若血压下降可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它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ml,以后每次不超过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九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隔肌损伤腹腔脏器。
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
4、胸腔穿刺有哪些并发症,应如何处理?
主要为血胸、气胸、胸膜反应、穿刺点出血、脓胸、空气栓塞等。
1)血胸:多由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发现抽出血液应立即停止抽液,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用止血剂。
2)气胸:可因胶管未夹紧漏气所致,少量气可以自行吸收,不必处理,气胸导致呼吸困难者,予以气胸闭式引流。
3)穿刺点出血:局部按压。
4)空气栓塞较少见,多见于人工气胸治疗,应密切观察。
5、胸膜腔闭式引流的拔管指征是什么?应如何拔管?
指征:胸膜腔引流后,如24小时内水柱停止流动,且不再有气体或(和)液体排出,经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者,即可拔除引流管。
拔管时:应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紧盖引流伤口,并用胶布固定,或收紧结扎已放置在引流管切口的缝线。
你的每一次分享,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