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支原体肺炎合并栓塞

白癜风分期治疗 https://m-mip.39.net/pf/mipso_4655773.html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类型,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由于支原体肺炎发病迅速,症状体征常不相符,另外支原体肺炎易引起肺实变,且易导致肺外并发症,如心肌损害,肝功能异常,机体高凝状态,近年来报道病例逐渐增多。本文介绍1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肱动脉(脑?)栓塞1例,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儿薛某,男,五岁,主因高热伴咳嗽5天于年9月5日,12点50收入院。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左右,每日热2-3次,口服退热药可将至正常,无皮疹及寒战,咳嗽,呈阵发性,次不频,无声音嘶哑及犬吠样咳嗽,痰不多,医院查胸片示左侧肺炎,(9.1)查血常规,白细胞24.68*/L,中性粒细胞89.6%,淋巴细胞6.6%,血小板*/L,给予头孢曲松、阿奇霉素、莲必治、氨溴索静点四天,患儿仍发热,复(9.5)查血常规,白细胞17.57*/L,中性粒细胞88.3%,淋巴细胞6.5%,血小板*/L,CRPmg/L,为系统诊治,门诊以”肺炎”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儿饮食欠佳,二便调。患儿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T37.4℃,R24次/分,P次/分,Bp/60mmHg,神清,精神反应可,全身未见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软,无抵抗,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未见分泌物,呼吸平稳无鼻翼煽动,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无胸膜摩擦音,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入院后辅助检查:

9.5(入院当天)血常规:白细胞14.8*/L,中性粒细胞94.5%,淋巴细胞3.9%,血小板*/L,CRPmg/L,生化全项:总蛋白61.5g/L,白蛋白28.9g/L,总胆红素3.4umol/L直接胆红素2.2umol/L,谷丙转氨酶:40u/L,谷草转氨酶:48u/L,LDH:u/L,CK:u/L,CK-MB:0.41ug/L,BUN:12.92mmol/L,肌酐:umol/L,尿酸:umol/L,

9.6(入院第2天)PCT:0.ug/L,ESR:64mm/h。

凝血四项:PT:11.8sec,INR:1.03,TT:16.2sec,APTT:27.4sec,FIB:4.9g/L,尿常规:隐血:+-,蛋白1+,肺炎支原体抗体:1:;呼吸道病毒系列:肺炎支原体阳性。细菌培养未见异常。胸部CT:双肺炎症,左肺下叶实变,肺不张,双侧胸腔积液,

入院第二天

治疗第10天

治疗第23天

诊疗过程及转归:

患儿学龄期儿童,病情进展快,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均高,考虑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阿奇霉素抗感染,溴己新化痰,多种维生素补充能量,蟾酥注射液清热解毒,乙酰半胱氨酸雾化以化痰。

9月6日(入院第2天)体温最高38.5℃,给退热药后可降至正常,化验回报LDH:u/L,PCT:0.ug/L,ESR:64mm/h。肺炎支原体抗体:1:;考虑重症支原体感染,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次,Q12抗炎治疗,

9月8日(入院第4天)患儿晨起未发热,12:30突然烦躁,呼吸监测心率次/分,R:40-45次/分,SaO2:95%:-97%,Bp/50mm/Hg,查体: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向左凝视,呼吸促,鼻翼煽动,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齐,心脏各瓣膜未及病理性杂音。左上肢皮肤苍白,皮温较低,未触及挠动脉搏动,左上肢活动受限。考虑可能存在肢体血栓栓塞及脑栓塞可能,且呼吸增快呼吸发憋注意肺栓塞可能,立即加大氧流量,急查凝血功能、血常规、血脂、头颅CT、心脏彩超、颈部及上肢血管彩超。

9.8(入院第4天)14:02血常规:白细胞26.2*/L,中性粒细胞82.4%,淋巴细胞8.1%,血小板*/L,CRP29.14mg/L,14:03:D-2聚体:0.94mg/L,PT:11.7sec,INR:1.02,TT:16.9sec,APTT:23.8sec,FIB:2.66g/L,14:41铁蛋白:.6ug/L,心脏彩超提示:右心房顶部可见一9.1*4.3mm强回声带,可见飘动,左侧肱动脉彩超:左侧肱动脉局部管腔内絮状回声(血栓形成?)。胸部CT及头颅CT提示:双肺炎症,左肺下叶实变,肺不张,双侧胸腔积液,脑沟增宽,右额局部皮下稍高密度影,考虑软组织肿胀,请结合临床。

心脏彩超

左肱动脉彩超

分别请重症、神内、神外、心外科会诊,皆考虑栓塞可能,外科无法实行体循环下手术取栓,建议内科治疗。即给予尿激酶10万单位静点,完毕,左上肢可小幅度活动,口服阿司匹林25mg,Tid。先后予万古霉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共使用尿激酶3天,肝素14天,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5天,头颅核磁回报:颅内多发异常信号伴弥散受限,头颅MRA示多发血管壁毛糙、粗细不均,结合临床考虑病毒性脑炎,灶性脑梗塞不除外。

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复查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微量),左上肢浅表彩超示左上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复查胸部CT示左侧肺炎、实变,坏死性肺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6.6*/L,中性粒细胞85.7%,CRP35.7mg/L,共治疗26天,患儿无发热,偶咳,肢体活动正常,院外继续口服阿奇霉素抗感染,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泼尼松抗炎。

讨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年龄3-15岁,MP感染合并肺外表现临床并不少见,但合并血栓较为罕见,可发生于心、脑、肺等重要器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案栓塞部位为左上肢肱动脉。

支原体感染引起血栓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MP可产生多聚糖,可通过人体单核细胞诱导促凝血的发生导致一种高凝状态;MP感染后自身兔疫功能紊乱:体内出现一过性的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凝集物、抗B2糖蛋白。抗磷脂抗体可与自身组织起兔疫反应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绶慢及高凝状态等其同作用下,导致血栓形成。

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生血栓多在发热及咳嗽病程缓解后,即病程的2~3周,在支原体肺炎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好转后,如果患儿再次发生呼吸、心率增快,胸痛甚至咳血痰的症状,需要高度警惕肺栓塞发生的可能性。肺动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除了临床表现以外,D-二聚体是肺栓塞重要的初筛试验,阴性结果可以%排除肺栓塞,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包括肺栓塞在内的各种疾病。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尤其是大面积实变合并胸腔积液时,D-二聚体是必须完善的一项检查。发生肺栓塞的患者抗磷脂抗体均为阳性,部分患者有获得性的蛋白C或蛋白S抵抗,这些均为发生肺栓塞的易感因素。持续高热不退的大面积支原体肺炎患儿均应完善此项检查,如果抗磷脂抗体阳性和(或)蛋白C、蛋白S的活性受到抑制,高度警惕栓塞发生。健康的儿童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尤其是大面积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有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在患儿体温好转期,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痛以及咳血性痰液等症状,警惕肺栓塞发生的可能性,监测D-二聚体,完善抗磷脂抗体、蛋白C、蛋白S等检查,避免漏诊与延误诊治[1]。

支原体肺炎形成血栓比较少见,临床交代病情及完善检查方面易忽视,所以对支原体肺炎患儿一定要定期监测D-2聚体,D-2聚体大于正常值的3倍,有发生肺栓塞的潜在风险。入院后应每隔3-5天行D2动态监测,高于正常上限时,给与低分子肝素(50u/kg/d),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可应用u/kg/d,可有效地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此外,也可以静脉应用肝素或口服华法令等。此外,一些炎性指标异常增高也提示重症支原体肺炎,比如LDH、铁蛋白,这些指标偏高时需警惕合并栓塞的可能,

栓塞的治疗主要为两方面,抗凝及溶栓。抗凝治疗是血栓性疾病最基本的治疗。但存在活动性出血或具有高度出血风险的病例禁忌。按照年美国腔医学院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建议,目前以肝素类药物与维生素K拮抗剂合并使用,肝素类药物只用5-10d,给药方法为:先用负荷量S0U/kg,再于持续静脉滴注维持[10-25U/(kg·h)]。应用肝素前应测定基础APTT、PT及血常规,注意是否存在抗凝禁忌,如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码、血小板减少等。在开始治疗后的最初24h内每4-6小时测APTT,根据APTT调整剂量,尽快使APTT达到井维持在正常值的1.5-2.5倍,达到稳定水平后,改每天测APTT一次。在应用肝素治疗24-48h后,开始用维生素K括抗剂,以口服华法令最为常用,持续用药时间达3-6个月。国际标准化比值是监测口服华法令的首选指标,以2-3为宜[2]。中华医学会推荐方案溶栓常用药物尿激酶:首剂U/kg,30min内静脉注射,继以(60-)万U/d维持48~72h,必要时持续5~7d(静脉血栓溶栓方案,,指南);链激酶(SK):负荷量IUiv30min继以000IU/hivd24h,SK有抗原性故用药前应肌注恭海拉明或地塞米松防止过敏反应;重组组织型红溶酶原激活物(rtPA)50mg持续静滴2h,需同时同时应用肝素。

参考文献:

[1]魏红玲等.肺炎支原体合并肺栓塞1例[J]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jszl/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