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雁
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
病理解剖
心包分为脏层和壁层,心包膜较坚韧,不易被很快扩张。
两层心包之间有心包腔,正常时有10~30ML液体,起润滑作用。
正常时超声不能分辨出心包腔,仅显示为明亮的强回声。
分类
1.漏出液性多见于心力衰竭
2.渗出浆液性
3.脓性多见于细菌性、病毒性心包炎
4.乳糜性
5.血性多见于特发性、病毒性、结核性、创伤性、真菌性、放射性、尿毒症性和肿瘤性心包炎。
临床表现
慢性心包积液患者,包括大量心包积液但心包内压无显著升高的患者,常无明显症状。
有时患者有持续性胸部钝痛。
缓慢积聚的大量心包渗液可压迫周围组织结构,引起吞咽困难、咳嗽、呼吸困难、呃逆或声音嘶哑等。
大量心包积液可引起心浊音界增大,心音低钝。
心包积液的定性
根据液性暗区的回声特点,可初步鉴别积液的性质:
浆液性的积液:以液体渗出为主,心包腔内透性较好,随体位活动变化较大。
纤维性渗出为主的积液:液性暗区中可见纤维素细光带回声,漂浮于液性暗区内。
脓性和血性积液:心包腔液性暗区较混浊,可见较多的光点或絮状物回声。
超声解剖
左室长轴切面1:脏层心包;2:壁层心包;LA:左房;LV:左室;AO:主动脉;RV:右室;PE:心包积液
左室短轴切面1:脏层心包;2:壁层心包;LV:左室;RV:右室;PE:心包积液
心尖四腔心切面1:脏层心包;2:壁层心包;LA:左房;LV:左室;RA:右房;RV:右室;PE:心包积液
少量心包积液(<ml)
中量心包积液(-ml)
大量心包积液(>ml)
超声表现
等级ML液体宽度部位
微量30~~3MM房室沟
少量50~MM左室后壁
中量~5~10MM右室前壁
10~20MM左室后壁
大量》》15MM右室前壁
》20MM左室后壁
临床意义
一诊断迅速、动态判断积液量的变化
二引导心包穿刺,定位定深度,监测进针路径,提高穿刺成功率。
血流动力学
PE》心包腔压力上升》右心回流受阻》
心室舒张充盈受限》心充盈量急剧下降》
心排量减少》收缩压下降》休克、脉压
差缩小,奇脉(吸气时回流量少,血压明显下降)
转归
吸收
维持不变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填塞(与心包积液量不成正比)
鉴别诊断
心外脂肪垫:心脏表面脂肪呈低回声,附着于心包之外,多出现于心尖部,心室壁前外侧,心包脂肪回声无完整规则的边缘,覆盖于心包壁层表面,而非心包腔内。
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可使降主动脉与心脏的距离加大,而胸腔积液使降主动脉与心脏距离缩小,紧贴心脏,随呼吸有变化。
存在问题
一定性诊断:符合率90%以上,仍有少量假阳性和假阴性。
二定量诊断:半定量,不能达到精确程
度。
三定位穿刺:宜左不宜右,宜下不宜上,宜外不宜内,宜直不宜斜。
诊断思路
一般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心包腔内有液性暗区,首先明确是否存在病理性心包积液;如果积液量很少,仅于左室后壁后存在,深度小于3mm,舒张期消失,结合临床表现,可能基本为正常。对多于正常心包液量的积液,首先估计积液量,确定分布范围,根据超声i心动图征象并参考患者的症状、体征(如动脉血压降低、体静脉压增高、心动过速、气急、奇脉等)来推断是否存在心包填塞
正常心包腔有少量液体<50ml。
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肾病终末期、肿瘤、结核等选择性累及心包时,心包膜渗出或是漏出的液体蓄积在心包腔,导致总液体量>50ml时,为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可以是渗出液、漏出液、积血、积脓。
50-ml为少量
-ml为中量
>ml为大量
二维超声:(左室后壁后方、右室前壁等)
微量:仅收缩期可见
少量:<10mm
中量:10-20mm
大量:>20mm
少量或超大量的心包积液不会均匀分布于心包腔。
积液要注意与心外膜脂肪组织鉴别:积液多为无回声区,无运动;脂肪组织回声更高,在心动周期中与心脏同时运动。
心包积液
估计液体量(ml)
心包腔液体前后径(mm)
出现部位
少量
50--
3--5(左室后壁后方)
仅见于左心室后下壁和房室沟
中等量
--
2--5(右室前壁前方)
5--10(左室后壁后方)
心脏周围均可见液体积聚,以左心室后下壁区域为主
大量
-0
5--15(右室前壁前方)
10--25(左室后壁后方)
出现心脏摆动征
极大量
0--
15--40(右室前壁前方及左房后方)
25--60(左室后壁后方)
包绕整个心脏,明显心脏摆动征,常发生心脏压塞
超声笔记每天分享,赞赏是正能量的动力。
敬请支持
超声联盟是“超声医师集团”团队运营的另一个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