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星
河医院《中国临床医生》年第5期
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对40例恶性胸水采用硅胶管置入胸腔引流并腔内化疗,另以38例恶性胸水采用传统胸穿反复穿刺抽液并腔内化疗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32例(80%),有效率95%,对照组:完全缓解18例(47.4%),有效率73.7%。统计学处理分别为P<0.01,P<0.05,差异显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导管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患者易耐受,不影响日常活动和休息同时减少了并发症。
关键词:硅胶管;恶性胸水;引流治疗
我院自年开展以套管针留置硅胶管持续引流胸水并做腔内化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年4月1日~年6月30日问,我科收治恶性胸水78例,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32~70岁,平均56岁,原发病肺癌30例,乳腺癌5例,肝癌2例,恶性淋巴瘤2例,胸膜间皮瘤1例,胸水中找到恶性肿瘤细胞4例。对照组38例,男31例,女7例,年龄30~70岁,平均55岁。肺癌29例,乳腺癌4例,肝癌2例,恶性淋巴瘤2例,胸膜间皮瘤1例,胸水中找到恶性肿瘤细胞4例。二组患者积液均经x线胸片、B超和(或)CT检查证实,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及临床分型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生活质量评分按Kamofsky计分:治疗组30~85分,平均51分,对照组30~90分,平均52分,P0.05,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均给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积极采取对症及支持治疗。腔内化疗均使用顺铂(DDP)60mg+地塞米松10mg+0.9%氯化钠注射液60ml于拔管前注入。治疗组:经B超或x线定位后,按常规胸穿抽液操作,先用无菌方法使导管前端剪成2~4个侧孔,然后用套针胸穿后置入细硅胶管作持续引流,导管出皮肤处用6cm×7cm的自粘敷帖盖在侧胸壁处,导管末端外接带有开关的一次性输液器接头,再与一次性引流尿袋连接,松开开关首次放出胸水ml后,根据病人体质情况以低流量50ml/min,缓慢持续引流,至无胸水流出且经x线或B超证实无积液后,以上述药物注入胸腔内,引流1~4天,然后拔管。对照组:采用胸穿反复抽液,至无积液抽出时,实施同样药物腔内化疗。
疗效判定标准
胸水变化参照WHO规定标准。完全缓解(CR):积液消失,症状缓解,B超证实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积液显著减少(50%以上)或消失,症状好转,并维持4周以上;无效(NC):症状无好转,胸水无减少或4周内复发。活动状况按Kamofsky评分:升高20分为显效;升高10分为有效;无变化或下降10分为无效。
结果
疗效比较
治疗组:CR32例(80%),PR6例,NC2例。总有效率(CR+PR/40)95%。对照组:CR:18例(47.4%),PR:10例,NC:10例,总有效率(CR+PR/38)73.7%。统计学处理:二组完全缓解率X2=7.66,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X2=5.26,P0.05有显著性差异。
生活质量
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下降分别是30例、8例、1例、1例,上升率98%;对照组:分别是:20例、8例、5例、5例,上升率73.7%,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的比率优,P0.05。
不良反应
治疗组均一次置管成功,仅有少数患者管外少量胸水渗漏,但无脱管、堵塞、感染、复张性肺水肿和纵隔摆动及胸壁针道移植等;对照组共穿刺次,平均每例3.3次,有60例次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及胸闷气短等,其中8例次症状较重,而须马上停止抽液。其发生不良反应次数及程度均较治疗组显著,二组腔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轻微,不需特殊处理。
讨论
恶性胸水采取单纯抽液治疗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反复多次胸穿,往往造成患者痛苦大和血胸、气胸等并发症,况且胸水常不能抽净,故影响腔内化疗药物的疗效。笔者通过胸内置管引流可解决此困难,且取得良效。一次性尿袋系密闭式无菌包装袋,袋内负压与引流管连接后形成虹吸作用,可以避免注射器大力抽吸无液体抽出的假象;引流开关可以调节引流速度和流出量,并防止更换引流袋时胸腔被污染和空气进入的危险。通过观察,引流量5Oml/min,为低流量,患者可以耐受,由于胸腔压力不是骤降,而是缓降,有一个逐渐适应过程,从而避免发生纵隔摆动、肺水肿及循环障碍。因此,该措施具有以下优点[1、2]:①损伤少,仅需要1次胸穿,导管质地柔软与组织相容性好,留置体内无异物感,可减少继发性感染和血胸、气胸并发症;②可使患者免受反复穿刺之痛苦,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引流效果佳;③迅速彻底的引流能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发挥最佳疗效,又可减少胸膜肥厚粘连,提高生活质量;④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不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和休息,便于门诊开展;⑤该方法较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造价低,取材方便,引流量大,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了重复定位检查。
参考文献[1]陈群.王有玲.苏学玲.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胸腔埋管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2(10):
[2]王立法,霍勤.程永明.留置式套管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2(11):
广州市凌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