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实践技能考试时间为年6月17日
没有时间了!!!
同学们,请大家每日自查,不会的赶紧补上
每日学习内容,必须会说会做!
除非你不想考过!不要医师证!
19号题:腹部
(方法、内容,并需在腹部指出体表标志与分区)
(1)考生口述并在人体上指出腹部体检时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及分区:4区法、9区法、7区法。
(2)视诊方法正确;
①被检查者仰卧,正确暴露腹部,双腿屈曲,告之被检查者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自上而下视诊全腹。
②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自侧面切线方向观察。
(3)能表述视诊主要内容
①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正常不可见)。
②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
③皮疹、瘢痕、疝等。
20号题:腹围测量
全腹部膨隆需测量腹围。
排尿后,取平卧位,用软尺经脐绕一周,以CM为单位。
21号题: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
(1)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检查者将手示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放松手指,另一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再用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
(2)口述:正常时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自下向上经胸壁静脉和腋静脉而进入上腔静脉。脐水平以下的腹壁静脉自上向下经大隐静脉而流入下腔静脉。肝门静脉阻塞有门脉高压时
,腹壁曲张静脉常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血液经脐静脉脐孔而入腹壁浅静脉流向四方。
22号题:腹部触诊
(浅部触诊手法,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反跳痛)
(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
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并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
②检查者手法正确:检查者应手温暖、指甲剪短,右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检查顺序正确: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
(2)腹壁紧张度
①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正常(柔软):按压时腹部有一定弹性,但无肌紧张或抵抗,亦不饱满。
②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触诊时腹壁有明显紧张强直呈木板状,使检查者手指不易下压,有明显抵抗感觉。或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减低:当手指按压时腹壁软弱无力,失去弹性。
(3)压痛及反跳痛
检查者用手触诊腹部各处,特别是与各脏器有关的部位(如上腹部、脐部、右肋下、左腹下、麦氏点等),观察压痛。
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称为反跳痛。
23号题:肝脾、胆囊触诊
1.肝脏触诊;
①告之患者体位正确:被检查者仰卧,两膝关节屈曲,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
②单手触诊: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
③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使肝下缘紧贴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可提高触诊的效果。
2.脾脏触诊(双手触诊)(须报告检查结果)
①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告知被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暴露腹部,腹部放松,做腹式呼吸,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告知被检者取右侧卧位时,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
②检查方法正确,动作规范
1.仰卧位触诊: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9-11肋处,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右手置于脐部,右手三指(示、中、环指)伸直并拢,与肋缘大致呈垂直方向。从脐水平开始,配合被检者腹式呼吸,用示、中指末端桡侧进行触诊,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
2.侧卧位触诊:嘱被检者右侧卧位,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9-11肋处,将其脾脏从腰背部向腹部推,右手三指(示、中、环指)伸直并拢,与肋缘大致呈垂直,配合被检者腹式呼吸,用示、中指末端桡侧进行触诊,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
③检查结果正确:报告检查结果:脾脏肋下是否触及。(轻度肿大肋下2cm,中度肿大不过脐;重度过脐或腹中线)
3.胆囊触诊;
①单手触诊法: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然后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在胆囊点下方稍左右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
②勾指触诊手法(Murphy征检查):左手拇指指腹勾压于胆囊点,告之被检查者缓慢作深吸气,判断Murphy征阳性标准(突然因疼痛而摒住呼吸)。
24号题:腹部包块、液波震颤、振水音
1.腹部包块:方法同腹部触诊,注意包块描述;
2.液波震颤:检查时患者平卧,医师以一手掌面贴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以指端冲击式触诊),如有大量的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即波动感。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将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即可阻止,如图。此法检查腹水,需有至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
3.振水音:病人仰卧,然后用稍弯曲的手指,连续冲击病人的腹部,如听到胃内气体和液体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就称为振水音.
25号题:腹部叩诊
(胃泡鼓音区叩诊、移动性浊音叩诊、肋脊角叩诊)
1.胃泡鼓音区(Traube区);左前胸下部肋缘上鼓音区方法正确,能叩出其大致范围。能说出其如何形成。
2.肝脏叩诊:自上至下沿右锁骨中线叩诊,叩诊呈浊音的肋间为肝上界。肝下界:自下至上沿右锁骨中线及正中线叩诊至出现浊音或肋下缘。正常上界为肝肺相对浊音界,下界不如触诊准确。肝浊音界扩大的意义同触诊。肝界明显缩小或消失见于胃肠穿孔(膈下积气)、人工气腹、全内脏转位。同时检查肝区叩痛,叩痛阳性提示炎症或者肝脏急剧增大。
3.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开始,向两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开腹壁,令被检查者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4.脊肋角(肾区)叩击痛检查方法正确;检查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患者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
5.膀胱叩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
(2)自脐部开始,沿腹中线向下叩诊,扳指与腹中线垂直,鼓音变为浊音为膀胱上界。下腹部左右依同法叩诊。
试题编号26:腹部听诊
(操作方法,描述肠鸣音、血管杂音)
(1)听诊操作方法正确并能指出主要听诊部位;
①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脐周部或右下腹壁,全面地听诊各区。
②能注意在上腹部、脐部、右下腹部及肝、脾区听诊。
(2)会听并能表述何谓肠鸣音正常(4-5次/分)、亢进(10次以上/分)、减弱(连续3-5分种才听到一次)、消失(无肠鸣音又称静腹);在脐周或右下腹听诊;
①能描述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
②能描述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亮、高亢。
③能描述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
(3)会听腹部血管杂音(动脉性和静脉性)。
①动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侧。
②静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脐周或上腹部。
③能说出腹部血管杂音的形成。(说未闻及腹主动脉、肾动脉、静脉血管杂音就行)
十六、胸腔穿刺术
真题:胸膜腔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患者体位正确(2分);
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
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波定位确定。
(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2分);
常规消毒皮肤,消毒直经约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4)穿刺操作正确(5分);
①考生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ml以后每次不超过ml(2分)。
②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1分)。
③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1分)。
④抽液结束时,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固定(1分)。
(5)术后处理及正确(1分)。
术后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考纲要求十七:腹腔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术前嘱排尿、模拟人体位正确(1分);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让模拟人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2)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
选择适宜的穿刺点:(任选1个,位置正确可得2分)
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3)消毒、局麻操作正确(3分);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①操作流畅正确(3分)。
②操作流畅基本正确(2分)。
③操作错误(0分)。
(4)穿刺操作正确(6分)。
①考生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剌入腹肌,再垂直剌入腹腔(2分)。
②也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诊断性穿刺。大量放液时,可选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肝硬化腹水病人一次放液不超过ml(2分)。
③穿刺结束后,消毒针孔部位,并按住针孔3分钟,以防止渗漏,加蝶形胶布固定,纱布覆盖。大量放液者需加用腹带加压包扎(2分)。
患者男性,54岁,经体检及X线透视诊断为左侧胸膜腔积液。(经超声波定位穿刺点为:左腋后线第七.八肋间)现请你实施胸膜腔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20分)
(1)患者体位正确(3分);
穿刺前先测量血压。(1分)
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2分)
(2)穿刺点选择正确(3分);
穿刺点选在左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
(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8分);
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经约15厘米。(1分)
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5分)
覆盖消毒洞巾。抽取2%利多卡因5毫升在穿刺点的下—肋骨上缘模拟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分)
(4)模拟穿刺操作正确(4分)
考生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遗括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刺,转动三通活拴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毫升,以后每次不超过l毫升。(1分)
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1分)
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1分)
抽液结束时,按压、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按压后固定。(1分)
(5)术后处理正确(1分)
术后再次测血压。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6)提问:胸膜腔穿刺术临床意义?(1分)
答: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