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南院区呼吸二科完成我院首例内科胸腔检查
4月25日,南院区呼吸科(呼吸二科)团队完成我院第一例内科胸腔镜检查,该检查的开展填补了我院内科胸腔镜检查上的空白。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66岁,主因“间断胸闷、气短1月,加重伴咳嗽、咳痰2天”入院。
查体:体温:36.6℃心率: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78mmHg血压饱和度:90%。口唇轻度发绀,右侧胸腔饱满,胸壁静脉无曲张。右侧触诊语颤减弱,叩诊浊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左肺查体正常。
入院后辅助检查:
1.胸腔彩超:右侧胸腔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最大深度约99mm。
2.胸部CT:影像学
经科室谈论患者有内科胸腔镜检查适应症,遂于4月25日于气管镜室行内科胸腔镜检查。
术前准备:
1.仔细再次询问病史,全面查体;
2.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凝血等;
3.超声下胸腔积液探查定位;
4.术前30min给予磷酸可待因片15mg口服,以减轻患者术中咳嗽;
5.术前30min给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omg肌肉注射以减轻术中患者疼痛及焦虑紧张。
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选定穿刺点,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横向切开皮肤,切口长约1cm,钝性分离至肋骨,套管针沿肋骨上缘垂直进入胸腔,拔出针芯,接通胸腔镜,全面观察胸膜腔并吸尽视野所及处胸腔积液。术闭拔出胸腔镜及套管,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并缝合皮肤,弹力绷带环形加压包扎手术切口;打开胸腔引流管可见引流瓶中气泡冒出。
内科胸腔镜
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过程中常用的内镜技术,作为一项有创的操作技术,主要应用于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和胸膜疾病,在某些疾病的诊疗方面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内科胸腔镜在局麻下(或加用静脉镇静)即可进行,一般不需要全身麻醉。前端可弯曲的内科胸腔镜可在直视下进行活检及治疗。
与外科胸腔镜相比,创伤更小,医疗费用更低,并且诊断和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少,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适应症:
不明原因胸腔积液
胸膜占位
难治性复发性气胸
慢性脓胸
弥漫性肺病变
肺外周病变
肺癌分期
我院南院区呼吸内科
我院南院呼吸内科成立于年2月,是我院集科研、教学、临床为一体的重点学科,设标准化病床30张,病房设计科学、人性化,住院环境温馨舒适。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人员结构分配合理,现有医护人员2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多位医师先后至省内、医院进修学习。
科室设有普通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拥有呼吸内镜中心、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呼吸门诊。拥有进口呼吸机3台、电子支气管镜2台、超声支气管镜1台、电子胸腔镜1台、高频电刀1台、氩气刀1台、冷冻治疗仪1台、中心监护仪6台。
科室诊疗项目
1.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结核、重症肺炎、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纵膈疾病、呼吸衰竭、胸膜疾病、肺栓塞等疾病的规范化诊疗。
2.气管镜诊疗:支气管镜下活检、刷检、异物钳取、TBLB、超声支气管镜(EBUS-TBNA)、EBUS-GS、球囊导管扩张、气道支架植入、电凝电切、冷冻等技术操作。
3.肺功能检查。
4.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5.内科胸腔镜:胸膜及外周疾病的诊断治疗。
6.呼吸睡眠障碍疾病的诊疗。
科主任简历
赵森林,男,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医院南院呼吸二科副主任、科室负责人,甘肃省哮喘委员会委员。毕业后一直从事呼吸内科疾病的诊疗工作,师从第四军医大学欧阳海峰博士。年2月至年3月至医院呼吸内科进修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年9月至年2医院进修支气管镜下介入学。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结核、重症肺炎、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纵膈疾病、呼吸衰竭、胸膜疾病、肺栓塞等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熟练掌握支气管镜下肺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超声支气管镜(EBUS-TBNA)、EBUS-GS、电凝电切、冷冻等技术操作。对胸部CT诊断有深入的研究,主持完成金昌市青年基金1项,先后发表论文5篇。
呼吸内科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精堪的医护团队,医院及专家的密切联系,可解决各种疑难复杂及危重呼吸道疾病。科室是一个团结、勤奋、充满朝气的集体,全科医护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办科宗旨。开拓进取,谨遵“博爱、和谐、健康”的院训,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科室-6985514-6986
供稿:南院区心血管专科呼吸二科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