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前辈,如有疑问请联系后台!
诊断学
1、Symptom:症状症状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Sign:体征体征是患者患病时,医师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征象。
3、Physicalexamination(体格检查)的五种方法:
视诊(inspection)、触诊(palpation)、叩诊(percussion)、听诊(auscultation)、嗅诊(olfactoryexamination)
4、Deeppalpation(深部触诊法)的四种方法:
深部滑行触诊法(deepslippingpalpation)、双手触诊法(bimanualpalpation)、深压触诊法(deeppresspalpation)、冲击触诊法(ballottement)
5、呼吸频率:12~20次/分
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增多→细菌感染
1、正常值口测法:36.3~37.2℃
腋测法:36~37℃
肛测法:36.5~37.7℃
腋测法+0.5,肛测法—0.5,与口测法的范围相近
2、Passiveposition: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见于极度衰竭或意识丧失者。
3、Compulsiveposition: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的体位。见于急性腹膜炎等。
4、黄疸:由于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使皮肤黏膜发黄称为黄疸。黄疸出现顺序:巩膜、硬腭后部及软腭黏膜上→皮肤
5、皮下出血的类型:①瘀点(petechia):直径小于2mm
②紫癜(purpura):直径3~5mm
③瘀斑(ecchymosis):直径大于5mm
④血肿(hematoma):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
6、Spiderangioma: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有关。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7、水肿的类型:凹陷性水肿、黏液性水肿、象皮肿。
根据水肿轻重分为:
①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下陷,平复较快。
②中度:全身组织均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
③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等浆膜腔内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
8、头颈部淋巴结群顺序:
①耳前淋巴结
②耳后淋巴结
③枕淋巴结
④颌下淋巴结
⑤颏下淋巴结
⑥颈前淋巴结
⑦颈后淋巴结
⑧锁骨上淋巴结
9、腋窝淋巴结五个群(按顺序):
①腋尖淋巴结
②中央淋巴结群
③胸肌淋巴结群
④肩胛下淋巴结群
⑤外侧淋巴结群
10、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或腋窝淋巴结转移;
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常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11、眼球突出: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除眼球突出还有①Stellwag征②Graefe征③Mobius征④Joffroy征
即甲亢有五种眼征:①眼球突出②Stellwag征③Graefe征④Mobius征⑤Joffroy征
12、瞳孔双侧等圆、等大直径3~4mm
瞳孔扩大:外伤,颈交感受刺激,青光眼,药物(阿托品,颠茄,可卡因)
瞳孔缩小:虹膜炎,有机磷、毒蕈中毒,药物(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
Horner综合症
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
13、扁桃体增大分为三度:
Ⅰ度:不超过咽腭弓者;
Ⅱ度:超过咽腭弓者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者;
Ⅲ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
14、颈静脉怒张:正常人坐位不充盈,平卧位不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30~45°位时如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或立位与坐位时可见明显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
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15、甲状腺肿大分三度:
Ⅰ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
Ⅱ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
Ⅲ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16、将气管推向健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膈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
将气管拉向患侧: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
17、55岁左右,消瘦,就应考虑是否有肿瘤、糖尿病、甲亢等。
18、理想体重(kg)=身高(cm)—正常为理想体重±10%
19、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WHO:18.5~24.9亚洲:18.5~22.9中国:18.5~23.9
1、发热的分度以口腔为标准,分为:
⑴低热:37.3~38℃
⑵中等度热:38.1~39℃
⑶高热:39.1~41℃
⑷超高热:41℃以上。
2、Continuedfever: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3、Remittentfever: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4、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5、吸气性呼吸困难:Three—depressionsign: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升高,从而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6、呼气性呼吸困难:呼吸时间明显延长。
7、心源性呼吸困难4个特点:劳力渐进性呼吸困难、端坐体位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粉红色泡沫痰)
8、体温:凌晨最低,下午3点左右最高。24小时波动不超过1℃
9、桶状胸特点:①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几乎相等;②肋骨走向水平;③肋间隙增宽且饱满;④腹上角增大
10、库斯莫尔(Kussmaul)呼吸:深长的呼吸。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
11、语音震颤增强,主要见于:①肺组织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等;②压迫性肺不张③肺内巨大空洞
12、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乳房下部及肩胛下部肺泡呼吸音最强。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吸气相与呼气相大致相同。正常人于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又称管样呼吸音(tubularbreathsound)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
可由下列因素引起:①肺组织实变②肺内大空腔,如空洞型肺结核③压迫性肺不张
13、干、湿啰音机制与听诊特点:
啰音(crackles,rales):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湿啰音机制:
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又称水泡音;
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黏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湿啰音的特点:
①吸气时较为明显
②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
③音调不高
④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
干啰音机制: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干啰音的特点:干啰音的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改变,音调较高。呼气相时较为明显。
14、胸骨角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右心房上缘及相当于第4胸椎。
15、腹上角正常<90°
16、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肋骨水平的标志。
17、前正中线:即胸骨中线。为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即其上端位于胸骨柄上缘的中点,向下通过剑突中央的垂直线。
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
腋中线:为自腋窝顶端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向下的垂直线。
肩胛线: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后正中线:即脊柱中线。为通过椎骨棘突或沿脊柱正中下行的垂直线。
18、胛间区: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
19、成年人胸廓的前后径较左右径为短,两者的比例约为1:1.5
20、扁平胸:前后径:左右径为1:2。见于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
21、正常呼吸范围:12~20次/分。一般为16~18次/分。
男性,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22、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大脑皮质受损,脑动脉硬化之后可出现。老年人会出现潮式呼吸,因为脑动脉硬化。
间停呼吸:又称比奥呼吸。呼吸中枢(延髓)受损之后出现。
1、肺叩诊:
正常:清音;
肺气肿:过清音;
炎症:浊音;
实变:实音。
2、胸部叩诊音可分为: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和实音。
3、肺上界:宽度正常为4~6cm,又称Kronig峡。
4、肺前界:正常的肺前界相当于心脏的绝对浊音界。
5、肺下界:
5条线:右锁骨中线,左右腋中线,左右肩胛线。
肺下界上升见于肺不张、腹内压升高使膈上升,如腹水、腹腔内巨大肿瘤。
6、正常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为6~8cm。
7、肺部局限性湿啰音,仅提示该处的局部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等。
两侧肺底湿啰音,多见于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淤血和支气管肺炎等。如两肺野满布湿啰音,则多见于急性肺水肿和严重支气管肺炎。
8、发生于双侧肺部的干啰音,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源性哮喘。
局限性干啰音,是由于局部支气管狭窄所致,常见于支气管结核或肿瘤等。
sdfd
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长按白癜风能够治好的办法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