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物获批,安可达

本文转载自"医药经济报"。

1月9日,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安可达?)上市注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该药是国内首家以原研贝伐珠单抗为参照药、按照生物类似药途径研发和申报生产的产品,是国内获批的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主要用于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   安可达获批,意味着齐鲁制药历时近10年科研攻关的重磅产品——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商品名:安可达)即将进入临床使用,将提高该类药品的可及性,为国内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惠及众多患者!

     

抗肿瘤血管生成,贝伐珠单抗应用广泛   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血管新生“形影不离”,血管的新生可为肿瘤的快速生长和转移提供补给。在此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这一信号通路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的上游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而调节血管生成,是肿瘤血管新生的关键调节因素。随后,在大量学者、研究者的努力下,经过漫长的研发过程,可阻断VEGF与其受体结合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贝伐珠单抗问世,打开了肿瘤靶向治疗的“大门”、开启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   贝伐珠单抗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制备的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IgG1,通过与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并阻断其生物活性;抑制VEGF与其受体结合,阻断血管生成的信号传导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贝伐珠单抗主要通过三大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即现有的血管系统退化、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抗血管通透性。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贝伐珠单抗不仅联合化疗药物提高疗效,还可以与多种分子靶向药物、生物免疫药物联合应用。   作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药物之一,贝伐珠单抗被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截至今日,贝伐珠单抗在世界范围内被批准用于包括转移性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胶质母细胞瘤、肾细胞癌、宫颈癌、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是全球首个可广泛用于多种瘤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贝伐珠单抗“中国版”获批,安可达?更具经济学优势   目前,由于肿瘤属于高负担疾病,我国政府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使抗肿瘤药从完全自费到部分品种地方医保覆盖、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医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然而,对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经济负担仍较沉重。   作为罗氏单抗三巨头之一,贝伐珠单抗称霸销售榜多年,年全球市场销售额约为68.49亿瑞士法郎。Insight销售数据库显示,国内贝伐珠单抗年销售额约为15亿元。据PDB数据库显示,医院贝伐珠单抗用量不足10万支。年底,随着专利保护期将至、国内生物类似药即将上市,进口贝伐珠单抗在通过国家谈判大幅降价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贝伐珠单抗的价格明显下调,从每瓶(mg/4ml)元降为元。   在国家鼓励药械创新、鼓励生物类似物研发等政策支持下,尤其是明确提出“药物审批时应当重点      安可达与原研药等效,结构、质量、活性、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原研一致   安可达的效果如何?   首先,齐鲁制药严把质量关:由齐鲁制药集团研发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物(代号:QL;商品名:安可达?)严格按照我国NMPA颁发的生物类似药标准进行研究、申报和审评审批。近百项药学研究与评价表明,QL各项药学分析结果与原研药贝伐珠单抗高度相似。而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显示,QL具有与原研贝伐珠单抗相似的药效动力学结果;同样地,QL的药代动力学曲线也与原研贝伐珠单抗高度吻合。其次,研究证实与原研药等效:上海医院韩宝惠教授牵头的QL-00随机、双盲、多中心、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在(ESMOAsia)上发布。研究发现,QL与原研药贝伐珠单抗在疗效、安全性、免疫原性等方面具有等效性。   最后,疗效和安全获得专业认可:QL经过药品注册申请表新版报盘程序(NMPA)严格的评估程序及严谨的临床研究证实,在结构、质量、活性、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具有与原研药贝伐珠单抗的一致性,上市即享有等同原研药在我国获批的全部适应症。      贝伐珠单抗被多个指南纳入,一二线治疗延缓疾病进展   鉴于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贝伐珠单抗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截至今日,贝伐珠单抗在世界范围内被批准用于包括转移性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胶质母细胞瘤、肾细胞癌、宫颈癌、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   在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治疗方面,贝伐珠单抗的应用已是“老生常谈”。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传统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显著延缓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是目前晚期结直肠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更为重要的是,血管新生是伴随肿瘤生长持续存在的,因此,一线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二线继续使用贝伐珠单抗联合交替化疗方案进行跨线治疗,有相关研究表明,可使患者持续获益。   

而在肺癌治疗方面,同济大医院周彩存教授牵头开展的BEYOND研究,首次证实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中国非鳞NSCLC患者可带来具有临床意义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总生存期(OS)延长。该结果发表于JCO杂志,奠定了贝伐珠单抗在中国晚期或复发的非鳞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且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在EGFR突变人群中同样具有治疗优势。

  

如今,贝伐珠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大量临床研究的证实,在多个瘤种中的应用,被国内外众多指南、诊疗规范纳入,并依据临床研究证据级别进行相应等级的推荐。可以说,贝伐珠单抗的出现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开创了肿瘤治疗的全新格局。

End

往期精选

围观

专访

田烨博士:线粒体真的是导致衰老的小捣蛋?有待商榷

热文

管不住嘴怎么办?口服液体盐有助于防止脂肪吸收并减缓体重增加

热文

Cell:让细菌变成自养生物!靠消耗二氧化碳生长

热文

PNAS:肠道菌群失衡促进大肠癌发作

热文

年国家医保药品名单正式发布:药品新增70个,续约7个

医药

免疫疗法

生物仿制药

疫苗

耐药性

药物靶点

健康生活

药企新闻

药物盘点

制药技术

药物副作用

基础研究/转化医学

白血病

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乳腺癌

胰腺癌

心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肠道微生物

医疗器械/生物技术

体外诊断

医疗器械

生物纳米

3D打印

基因检测

单细胞测序

基因编辑

辅助生殖

人工智能

精准医学

政策

抗癌药

4+7带量采购

耗材

备案制

注册人制度

健康中国

新版基药目录

AI医疗器械

远程医疗

同股不同权

市场/资本

IPO

融资

合作

基金

港交所

科创板

创业板

研发投入

收购

市场消费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jyhy/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