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3日,ICU入住一名患者,男,91岁,诊断1.胸部开放性损伤a左侧多发肋骨骨折b左侧液气胸c右侧肋骨骨折2.急性呼吸衰竭3.胸背部软组织损伤4.腰背部软组织损伤5.轻型颅脑损伤6.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入科时,患者神志不清,测量首次生命体征:T:36.0℃P:次/分R:18次/分BP:/60mmHg
经过11天治疗,患者神志清,病情稳定,转入外二科继续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就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排除胸腔内积气、积液、积血、积脓,从而恢复压力为负压状态,促进肺膨胀,同时还可以预防和治疗胸膜腔内的感染。
适应症:
(1)中、大量气胸、血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2)胸膜腔穿刺术治疗后气胸增加者。
(3)需要机械通气或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者。
(4)拔出胸膜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血胸复发者。
(5)开胸术后。
禁忌症:
(1)结核性脓胸。
(2)有出血倾向,未经纠正时不宜操作。
(3)不合作或有精神病病人不宜作胸膜腔穿刺。
1.病人的准备
(1)了解病人年龄、体重、一般健康情况、病人的呼吸、脉搏情况、测量病人血压;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实施胸膜腔闭式引流的重要性、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以便配合治疗;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备皮。
2.用物准备:
(1)物品准备:胸腔引流装置1套、一次性医用手套1副、启瓶器1个、利多卡因注射夜5ml、5Ml注射器1具、一次性手术帽一个。
(2)引流装置的准备。
1.穿刺部位:胸腔闭式引流的插管位置可根据病人的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确定。液体常处于低位。故引流液体一般在腋中线和腋后线第6~8肋间插管引流;气体多积聚在胸膜腔上部,引流气体常选择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插管引流;脓胸常依据B超定位选择在脓腔积聚的最低点。
2.方法
(1)病人取斜坡卧位,手术部位依据体征、X线胸片或超声检查确定,并在胸壁作标记。常规皮肤消毒,术前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
(2)首先用注射器作胸膜腔穿刺,以确定引流位置。作皮肤切口,用直止血钳分开各层肌肉(必要时切开)最后分开肋间肌进入胸膜腔(壁层胸膜应注入局部局麻药),置入引流管。引流管深入胸膜腔长度一般不超过4~5cm,以缝线固定引流管于胸壁皮肤上,末端连接无菌水封瓶。
1.保持引流管道的密闭
(水瓶中的长玻璃管应水中3-4cm,始终保持直立位)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cm)
3.保持引流管通常
(初期每30-60分钟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一次)
4.观察和记录
(正常水注波动约4-6cm,引流液第一个24小时内不超过ml,若每小时血性液体超过ml,且持续2-3小时以上,考虑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5.妥善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长约cm,应妥善固定于床旁)
6.体位与活动
(体位: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7.拔管指征和方法
(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
供稿:急诊冯婉莹
急救电话转二院或直拨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