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中西医结合治疗点燃生命之光

年9月24日16点半左右,一重症患者由医院,脑病科三病区张彬主任医院门口,与济南来的救护车医护人员对接后,虽然早有预期,患者实际情况还是让她感到很大压力,患者昏睡、严重消瘦,脑梗后伴连续高烧一周不退,褥疮,身上插满各种导管(静脉置管、胃管、尿管)……

张彬主任与CT室紧急联系为其做好入院前的新冠排查后安排住院。

患者,男,62岁,周村本地人,此次是去济南女儿家探亲时发病。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年8月28日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发音,不能自行起床,送至济南市**医院,诊断为脑梗死,发病后进食呛咳,按脑梗死常规治疗处理后,因患者10余天未大便,给予清洁灌肠后突然便血,量约ml,纱布填塞效果差,患者贫血明显且住院期间反复发热,肺部CT示肺部感染,9月18日体温达40℃,因反复便医院重症监护室行介入治疗,找到出血点后明胶海绵栓塞处理,术后输血治疗,并给予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等静滴。为进一步治疗,于9月24医院脑病科三病区科治疗。

入院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志清楚,精神差,理解可,不能发音,右侧凝视,左肢失灵,发热,偶咯痰。

查体:左上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左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增高。入院后化验检查:白细胞数14.6×/L,中性粒细胞比率95.10%,红细胞2.50×/L,血红蛋白76.00g/L。白蛋白35.0g/L,前白蛋白0.05g/L,胆固醇1.48mmol/L,高密度脂蛋白0.28mmol/L,葡萄糖12.87mmol/L,钾2.90mmol/L,钠.0mmol/L。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病

西医诊断:1.脑梗死2.高血压病3.2型糖尿病4.贫血5.肺部感染6.胸腔积液7.压疮。

中医辩证明确诊疗思路

观察患者形体羸弱,面色萎黄,少气乏力,无肢体面部浮肿,舌质淡红,苔薄白,无厚腻苔。中医辨证以本虚为主,无痰饮、水湿、瘀血等实邪表现,患者生病期间失血过多,气随血脱,并高热不退,耗气伤阴,导致气血亏虚,气虚则发热,血虚则不能濡养五脏六腑,故目前发热、形体瘦弱、面色枯萎。

多科室会诊确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患者已直肠出血介入栓塞术后6日,无黑便,血红蛋白无持续下降,考虑活动性出血停止,先鼻饲流质饮食,以米汤、五谷濡养脾胃,使中焦生化有源,能化水谷精微上乘五脏。继续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静滴,至10月4日停药,共10日,使用抗生素期间患者仍反复发热、无咳嗽咯痰,体温在37.2-37.8℃。按气虚发热辩证,9月30日开始中药以补中益气汤口服,共服用10剂,患者体温正常,继以气血双补为主,方选八珍汤加减服,共服用35剂。

针刺、康复、护理三位一体,助力患者独立行走

待病情稳定后,主管医师王红霞副主任施以针法,取穴:头维、太阳、地仓、颊车、肩髃、曲池、手三里、列缺、合谷、风市、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丰隆、三阴交;施以灸法,取穴:神阙;行康复锻炼。

患者康复锻炼视频

入院以来,科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均恢复正常,褥疮10月20日好转;慢慢地,患者的精神越来越好,每次查房张彬主任和王红霞副主任都会跟他交流一会,因言语不利他就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11月3日静脉置管拔除,11月11日拔除尿管后,患者可以慢慢下床行走了,他生病卧床约3个月后终于站起来了!因吞咽反复呛咳,在康复科由康复治疗师指导着重进行吞咽训练,吃饭呛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于12月10拔除胃管。精准治疗配合康复锻炼,患者左肢活动逐渐改善,目前左上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4级,左上下肢肌张力正常,无病理模式,能独自缓慢行走,以书写表达自己的意愿,于年1月15日康复出院。

患者独立行走视频

出院时,家属及患者均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感谢全科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特别感谢张彬主任、王红霞副主任的精湛医术,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给了全家生活的希望!

(供稿:脑病科三病区)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jyhy/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