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啦~
在没有特别的期待和关切天气的时候
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就这样白了路
迎来鼠年首场雪有不少市民关心“下雪低温能杀死病毒吗?”
“下雪能吸附病毒吗?”
“下雪天气能对缓解疫情带来帮助吗?”
很多网友纷纷发出疑问
专家认为
天气与疫情的关联非常复杂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仍需时间
公众不应贸然增加外出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教授2月5日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论上来讲,下雪天气对疫情的缓解帮助不大,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是飞沫、接触等近距离传播;对于下雪能“吸附病毒”等说法,王贵强教授表示,这些都是误解。此前,在2月2日下午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下雪肯定不是坏事情,对传染病防控能带来好处,但对疫情防控能起到多大作用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无论天气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很重要,科学应对、理性对待,比一场雪、任何天气变化更重要。王贵强教授也建议大家坚持采取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科学的自身防护方法,更有效。医院感染病急诊科主任王凌航认为,市民对于疫情的认识,不应因天气的变化而转向。“以流感为例,冬春季天气寒冷,但正是流感病毒活跃期,而新型冠状病毒是变异后的新病毒,什么条件下能够杀死,现在的认识仍是不够成熟的,对它的研究需要时间来深入。”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医师张黎明也认为,不能因气温降低而盲目乐观。“不是低温就能杀死病毒。一些实验室病毒标本正是在低温环境下保存,有一些能存活很久。”
对于雪天对疫情整体的影响,两位专家认为要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因果关系较为复杂。张黎明介绍,一方面,下雪天的确会降低气溶胶传播,空气中的带菌颗粒能够沉积到地面;另一方面,病毒并未因此而消灭。王凌航则认为,下雪当时的局部气温、空气潮湿度、持续时间,都是影响因子,应进行综合分析。
天气的变化,带来一个心理信号,让大家对疫情控制产生向往,但目前仍应以居家、减少聚集为主,如果外出聚会、打雪仗,呼吸道传播的风险增加,不利于自我防护和疫情控制。现在到了减少病毒进一步传播的关键时期,公众尽量不要外出。除了呼吸道传播,病毒还可能接触传播,在公共区域,如果触碰了有病毒附着的物体,再触碰眼睛、鼻子,也可能因此感染。
小伙伴们可不要着急外出呀如要外出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护想要了解更多的防护知识那赶紧拿上小板凳准时收看山东教育卫视今晚(2月6日)新闻联播结束后播出的新课堂──同心战“疫”第四期《预防新冠病毒——中医来支招》排除新冠肺炎一般要做哪些检测?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肺部CT: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早期呈现多发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其他鉴别诊断辅助检查:肌酸激酶、肝酶、呼吸道八项、甲流乙流等。
中医如何预防感冒和流感?
生活起居应对: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冬季风寒之邪当令,天气寒冷干燥,应注意保暖并适时增减衣物。减少外出次数及到人员密场所逗留时间;外出带口罩;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衣。
(二)、“食饮有节”。饮食清淡、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注意适当锻炼身体。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做到心神安宁,情志舒畅,切忌悲忧伤感。“恐则气下,惊者气乱”。避免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易导致气机逆乱,或致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或致卫气亏虚,外邪乘虚而入。要相信科学,克服恐惧心理,保持平和心态,积极学习流感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医院?
出现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如何进行中药防护?疫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结合发病季节为冬季,当属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可根据病情选用连花清瘟颗粒、清开灵颗粒、银翘解毒颗粒等药物。应当注意体质,年龄,基础病不同,感染戾气之轻重之分进行调理防护。
因该病为寒湿之病邪,所以慎用苦寒药物,患者饮食要避免寒凉,食用温热饮食。除了服用中药,还可以应用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吃大蒜,大蒜有抗菌作用,也是非典积累的经验。还可以选用一些中药代茶饮:苏叶、藿香叶、陈皮、煨草果、生姜。预防可用玉屏风散等药物加减。
什么是流行病学史?
(一)、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二)、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三)、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宅在家不运动,是否会引起其他疾病?
目前是疫情的高发期,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建议大家居家,减少外出。请大家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膳食,进行适当的室内活动,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