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
预防传染性疾病
这一次是要讲解哪些病毒来着?
上次我们已经详细说明了“核心疫苗”: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V)、猫疱疹病毒(FHV-1)和猫杯状病毒感染(FCV)的疫苗。今天我们来说“非核心疫苗”针对的猫白血病病毒(FelineLeukemiaVirus简称FeLV)、猫衣原体感染(旧称猫亲衣原体感染Chlamydophilafelis)、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immunoddefliciencyvirus,简称FIV)
“非核心疫苗”针对的传染病是不是不怎么严重?
传染病哪里有什么严重不严重一说,一旦感染上都是让猫痛苦铲屎官难过的事情。只不过把这些定义为“非核心疫苗”使用,也是因为这几种传染病有需要在特殊情况或者在感染高发区推荐使用。铲屎官为了保险起见可以根据猫咪自身情况、所处环境进行选择打或者不打。“非核心疫苗”针对病症所提供的免疫力也是有效的,还有不推荐接种的疫苗:猫传腹(FIP),这样不推荐的才是真的还属于有争议的疫苗。
猫亲衣原体感染
(猫衣原体感染)
猫衣原体感染(旧称猫亲衣原体感染Chlamydophilafelis)以前也叫做鹦鹉热衣原体猫变种,它是一种细胞内革兰氏阴性菌(细菌),主要引起眼睛感染,也可引起猫的上呼吸道感染。血清型研究表明猫亲衣原体存在多个株,它们之间的毒力明显不同;并且病原体在体外相对不稳定,在常温下生存不超过48小时,脂溶类剂以及洗涤剂容易让它没活!
听起来比前面说的病毒“脆弱”呀
猫亲衣原体感染的高发猫群为5周龄-9月龄的猫咪,依然是常见于多猫聚集接触的环境(就像灰指甲,一个传染俩ORZ),尤其是在猫配种以及动物庇护所时发病率最高。一项研究表明,公猫和缅甸猫易于感染。
在临床上健康的猫,猫亲衣原体的流行率据报道可高达13%,而眼睛和上呼吸道感染猫亲衣原体的发病率为11%~32%。同时猫可成为无感染症状的带菌者(潜伏期),但由于应激或者免疫抑制,潜伏感染可被激活从而发病。5%~10%的免疫接种猫可产生抗猫亲衣原体抗体。感染的途径依然是要与感染此病症的猫咪接触,其感染猫的眼分泌物、喷嚏、唾液、鼻涕等排出的气雾都是传染途径;其中眼睛分泌物是引起感染最重要的体液:结膜排菌通常在感染后约60天停止,而持续感染猫可排除具有感染力的病菌长达8个月。
猫亲衣原体Chlamydophilafelis
图片来自网络
猫亲衣原体可与其他上呼吸道病原(如猫疱疹病毒、猫杯状病毒)感染同时发生。同时猫支原体(Mycoplasmafelis)和支气管炎博得特杆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感染会让猫亲衣原体感染更加复杂。此外猫亲衣原体不是唯一感染眼睛和呼吸道的病原,已经从猫的直肠和生殖道分离出这种病原,它是能成为感染全身的病原。
猫感染后,免疫力通常微弱且持续时间短,猫对亲衣原体感染的抵抗力与年龄相关,也许会出现某种形式的保护免疫力(幼猫真是很脆弱啊)。另外猫在1~2年内容易复发感染,2岁以上的猫对复发感染抵抗力更强(复发感染很少能与初次感染一样严重,持续时间通常在5-10天)。复发感染可能由于无症状持续感染被激活发病或再次感染。
临床上常见不到1岁的猫以及成群饲养的猫感染,潜伏期往往在5-10天。原发病的病程幼猫为2-6周,老龄猫在2周以下。眼睛症状为明显症状,呼吸道症状则表现较为温和,除开鼻炎和喷嚏都不太明显。
图片来自书本《猫病学》
眼部症状通常先从一只眼睛开始,约一周后另一只眼睛也开始出现症状。眼内分泌物一开始成水样,后慢慢变成黏液或者化脓,感染后会很快出现暂时性发热,食欲不振及失重,但通常情况下猫体况良好并且还能继续饮食。
图片来自书本《猫病学》
慢性感染时临床症状可持续长达2个月,通常在单眼或双眼表现出温和感染症状:结膜充血,眼睛浆性分泌物以及轻微眼脸痉挛,有些猫会在发生这些症状后出现跛行。猫亲衣原体感染也与生殖疾病(流产、不育)新生猫的死亡有关,以及它可感染刚出生的幼猫,在关闭的眼脸下引起结膜炎。(感染的新生猫其他方面表现正常,生长速度也无异)
需要注意的是角膜炎和角膜溃疡往往与猫亲衣原体无关,但常见于猫疱疹病毒(FHV-1)感染;眼睛溃疡是猫杯状病毒(FCV)的感染典型症状。因此判断是否为猫亲衣原体感染仅仅依靠临床症状并不能确诊,主要确诊手段是依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在结膜囊采集样品进行PCR实验,在发生明显结膜炎的情况只需要采集感染发病眼睛的即可,在慢性感染时需要采集双眼。
另外还有二种辅助诊断手法:①病原分离(细胞培养法):此方式相比PCR时间长、成本高,因此细胞培养使用很少。②血清学:未免疫接种的猫的抗体检测可证实。抗体效价低一般可认为是阴性,主动免疫或新近发生感染会导致抗体效价提高;此方法缺点只能说明发现有猫亲衣原体不能说明它是否正在进行感染。
主要治疗方案的首选药物是强力霉素,反应快但有可能引起食道狭窄及食道炎,为了降低风险可选用强力霉素悬浮液或者片剂,强力霉素和其他四环素一样会让牙齿变色(和人使用四环素一样的后遗症)。
强力霉素与其他四环素区别
强力霉素相比四环素安全,4-5月幼猫使用并未发现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强力霉素治疗过程中,猫仍然会有10天继续排出病原,因此对多猫家庭来说猫咪在治疗前期依然是需要隔离,另外由于猫亲衣原体无症状带菌率特别高,多猫环境下一猫出问题,医院。
笔者再次罗嗦强调,猫咪出现病症,一定选择第医院检查确诊就医,不要网上问诊。
猫亲衣原体有疫苗,“非核心疫苗”推荐使用情况往往是处于感染风险的猫,比如多猫家庭、猫舍、猫庇护所。如果猫在这些情况下感染了猫亲衣原体,应该在病症治疗后4周进行免疫接种。如果猫未感染且处于多猫环境,可采用改良活疫苗及灭活细胞培养疫苗进行接种。
世界小动物兽医师学会(WSAVA)免疫指导
疫苗种类幼猫初次疫苗成猫初次
加强免疫建议WSAVA评价
图片来自《犬猫免疫指导手册》
猫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猫艾滋)
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immunodeficicencyvirus,FIV)为逆转录病毒的慢病毒属成员,对6个亚型(A-F)研究较多;在新西兰又发现了第七个亚型(U)。虽然最近有二十多年猫白血病病毒感染有所降低,但FIV的流行率一直没发生明显变化。FIV病毒与其他慢病毒一样具有特异性,不具明显公共卫生伤害,此病毒最早于年加利福尼亚北部的猫舍分离到。
FIV病毒
图片来自网络
FIV传播方式依然有待研究,咬伤可能是本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妊娠期感染的母猫可能会在子宫内传播病毒或者之后哺乳、舔舐的唾液中传播病毒,自然发生此病毒的感染并不常见;老年的性机能完整且户外活动的公猫,会因为斗争行为而感染的风险最高;通常情况下,仔猫的感染率与其他传染病不同,它们对FIV的易感性不比成猫高。
一山不容二猫
图片来自网络
感染FIV后的临床阶段分类在不同研究者眼中有些差别,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急性期:维持时间长短不等的无症状期及末期。此阶段症状无特异性持续数天或数周,主要症状为发热、沉郁、肠胃机能异常及肠炎、胃炎、呼吸道疾病及外周淋巴结病;少部分猫会在此阶段发现感染FIV,由于这一阶段猫常常不表现明显,此阶段已知可持续存在很多年(20%的猫会在此阶段死亡)。②后期阶段:症状常常为机会性感染(伺机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肿瘤、神经机能反应异常或表现为全身衰竭综合症。在此阶段常见严重的口腔与牙齿疾病。③末期阶段:症状有失重、持续性腹泻、齿龈炎/胃炎、慢性性呼吸疾病、慢性皮肤病。末期的许多猫咪就诊时会发现肿瘤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
感染FIV时可并发各种传染性疾病,目前对于这些流行情况的原因并不清楚。有研究发现慢性感染FIV引起的免疫机制可增加肠道冠状病毒的复制,因选择突变而形成毒力更强的冠状病毒,这就是——猫传染性腹膜炎,简称猫传腹(FIP)
主要确诊方式可以依据临床症状判断:慢性病状态、齿龈炎或者胃炎以及对治疗反应不好的类似的微小感染(上呼吸道),应提示可能感染FIV。还有一种方式是抗体检测:商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可检测出是否有FIV特异性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采用抗体检测方法均不能区分FIV免疫接种诱导的抗体与自然感染形成的抗体。PCR也可检测,但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抗体效价为阳性的猫,灵敏度%特异性80%。另外医生也可以参考血常规观察血象进行诊断,以及生化检查会发现高丙球蛋白血症,FIV在肾脏疾病的影响还不清楚,但可见到氮血症。
比较不幸的是目前还没有对FIV的特异性抗病毒疗法,因此猫咪感染后,主要疗法是针对猫咪的病症进行治疗。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经过同业专家评审的资料表明,该药物的专利产品可引起免疫刺激作用,对治疗猫的FIV有一定作用(缺点贵。)
好消息是目前已经有灭活全细胞双型疫苗(inactivated,whole-celldualstubtypevaccine),其中含有A亚型和D亚型的FIV毒株,大量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疫苗也对B亚型产生交叉保护作用。该疫苗批准用于8周及以上的仔猫,开始免疫时间隔2~3周进行三次注射,建议每年进行强化免疫。
世界小动物兽医师学会(WSAVA)免疫指导
疫苗种类幼猫初次疫苗成猫初次
加强免疫建议WSAVA评价
猫白血病病毒感染
猫白血病病毒(felineleukemiavirus,简称FeLV)为逆转录病毒致肿瘤RNA病毒亚科(oncornavirussubfamily)成员之一,含有单股RNA,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转录为DNA,这种DNA为一种前病毒,可整合到猫的细胞基因中。
felineleukemiavirus
图片来自网络
FeLV可分为四个亚组:FeLV-A、FeLV-B、FeLV-C、FeLV-T,只有FeLV-A具有传染性和传播性。虽然后三种不传播,但在感染FeLV-A的猫可通过突变与重组组合。FeLV-B常与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肿瘤和白血病相关;FeLV-C通常引起非再生性贫血;FeLV-T对T细胞具有高度的细胞毒性,可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图片来自网络
FeLV的流行率在流浪猫为5%,在非流浪猫中,由于采取从封闭群中清除感染猫和FeLV免疫接种,总的流行率会降低。虽然本病毒可用过血液、鼻腔分泌物、粪便、乳汁传播,但通过唾液的传播最有效。目前大多数猫会通过社会活动,共享食物饮水、相互梳理或共用猫沙盆发生感染,也会通过咬伤、跨胎盘、护理仔猫发生传播。母猫妊娠期可激活潜伏感染而导致繁殖失败导致仔猫死亡。
干燥条件下,猫白血病病毒在宿主外生存不超过数小时,并且病毒包膜对消毒剂、肥皂、加热干燥十分敏感。
因此病毒在潮湿环境的室温下可保持感染力达数十天,并且可通过污染的针头等发生医源性传播。
FeLV感染后的后果取决于猫自身的年龄与免疫状态、病毒浓度、病毒的致命性和感染压力。如下图。
猫白血病病毒感染的可能后果
图片来自书本《猫病学》
仔猫对FeLV的敏感性很高,随着年龄增加,逐渐获得对该病毒的抵抗力,但超过半数以上的成年敏感猫在接触病毒后,仍旧会被感染。FeLV经过口鼻途径发生感染后病毒在口咽部的局部淋巴组织中复制。在许多具有免疫机能的猫,由于有效的细胞介导免疫反应[cell-mediatedimmune(CMI)response]病毒的复制被终止,病毒可从体内完全被排出,这些猫可康复。在康复猫,通过抗原试验不能检测到感染,是因为它们具有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无病毒血症。
如果免疫反应不能有效干预病毒,则可发生FeLV感染,在1~3天内发生病毒血症,因此在血浆抗原检测中可检测到p27抗原。
最初发生病毒血症后,病毒扩散到靶器官,包括胸腺、淋巴结及脾脏。猫表现发热及淋
巴结病变的症状。如果猫能建立有效的免疫反应,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最初出现的病毒血症会被终止,导致暂时性病毒血症,这种情况持续3~16周,在此期间,猫排出病毒,可感染其他易感猫。
FeLV感染过程示意图
在大约3周的病毒血症后,骨髓前体细胞受到感染,病毒在粒细胞和血小板内开始体内循环。这些猫不能从体内排出病毒,直接免疫荧光(IFA)可检测到细胞内抗原。有些猫在病毒血症发生后可清除,但原病毒DNA已经插人到骨髓干细胞,这类感染称为潜伏性感染。在这些情况下,可能有部分免疫反应,随着抗体浓度增加,病毒的产生减少。在不主动产生病毒时,潜伏感染的猫在检测FeLV抗原时表现为阴性结果。潜伏感染的猫可发生肿瘤或脊髓发育不良(myelodysplasias),存在的原病毒可通过骨髓PCR试验检测。
在采用免疫抑制治疗、母猫妊娠及泌乳后,潜伏感染可被激活,此时抗原检测会检查出病毒血症。随着时间的进展,潜伏感染更难被再次激活,即使采用大剂量的皮质激素也是如此。在发生病毒血症后3年,只有8%的猫仍在骨髓中有潜伏感染。
确诊FeLV主要方法依然有①临床症状判断,尽管症状差别很大,但常包括呼吸困难、嗜睡、厌食、失重、发热、齿龈炎/口腔炎及难以愈合的脓肿。②查体检查:常见检查结果包括有胸腔积液的迹象,黏膜苍白、眼内异常及皮肤发生异常、可触及的腹腔内脓肿及脏器肿大(即淋巴结、脾脏、肝脏和肾脏)。③血常规(CBC)及生化检查:常见结果包括非再生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氮血症及肝脏酶活性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④FeLV抗原检测(ELISA及lFA):检测方法对阳性的检出率因感染阶段、疾病的形式以及受影响的器官而
不同。ELISA可检出血浆中的游离FeLV抗原,直接IFA可检出粒细胞和血小板内的抗原,说明可能发生骨髓抑制。
可自行购买的检测试剂
图片来自网络
猫感染FeLV后,首要任务是隔离,同时良好的营养及管理对良好的健康状况极为重要。应避免食用生肉、蛋(生骨肉喂养注意)及未进行巴氏消毒的羊奶。每半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确定是否患有齿龈及牙齿疾病、失重、淋巴结病、眼及皮肤损伤及骨髓疾病以及也要为猫咪定期驱虫。建议将猫去势及免疫接种,以防止由于采用未灭活苗而引起严重的传染病,但对这些情况下免疫力的产生及维持时间还不清楚。
图片来自网络
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应对猫咪的淋巴瘤;此外还可以采用输血法,由于许多FeLV相关疾病均伴有非再生性贫血,因此有必要输入全血来稳定病情,以便进行诊断或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方法。被动抗体转移可降低有些猫的FeLV抗原血症(antigenemia)的水平。对这种辅助疗法应以免疫接种过的猫为血液供体。(所有的病症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的诊断建议下进行。)
关于猫白血病病毒(FeLV)疫苗也是专家们争论的热点。世界小动物兽医师学会(WSAVA)免疫指导小组(VGG)将FeLV认为“非核心疫苗”,但是赞成在充分考虑每只猫的生活方式和其暴露风险以及感染在当地的流行率之后,再做决定是否接种这个疫苗。
VGG建议在那些FeLV感染仍然流行的地区,任何1岁龄以下的猫咪只要有少量的户外生活(即使是和一只有户外活动的猫生活在一起)就应在大于8周龄时连续接种两次疫苗,两次间隔2-4周。并且只有FeLV血清抗体阴性的猫才应接种FeLV疫苗。
世界小动物兽医师学会(WSAVA)免疫指导
疫苗种类幼猫初次疫苗成猫初次
猫白血病病毒(金丝雀痘病毒重组疫苗,不含佐剂
加强免疫建议WSAVA评价
FeLV(灭活含佐剂疫苗),FeLV(蛋白质押及重组疫苗,含佐剂)
加强免疫建议WSAVA评价
这些病毒看起来也是十分危险呀!不过我国国内似乎还没有正规渠道购买上述的“非核心疫苗”是吗?
是的,国内目前并没有“非核心疫苗”购买接种(在医院了解到没有),不管是“核心疫苗”还是“非核心疫苗”接种都会存在不同的免疫反应,因此建议还是不要盲目从非正规渠道购买疫苗私自接种,暂不说疫苗的保存运输要求高,万一猫咪接种后引起了无法预测的免疫反应,铲屎官难过猫难受。并且上述也详细说明了这些疾病如何传染,传播途径,只要日常做好预防消毒避免接触流浪猫、有感染可能的猫咪,问题都不大!
另外如果需要详细疫苗接种指导,请自行查阅《犬猫免疫指导手册》,由世界小动物兽医师学会(WSAVA)免疫指导小组(VGG)编写。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