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年12月起,已造成中国7万余人确诊感染,2千多人死亡。
前线医生焦急等待的解剖结果终于出炉。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刘良教授在《法医学杂志》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
这份尸解报告提供了直观的病变情况,或将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研究者指出,从此例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来看,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SARS导致的病变严重,而渗出性反应较SARS明显,对于心肌及心外膜、肾脏、脾脏、消化道器官、脑部是否存在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损害表现有待进一步确认。
该病例因“多发性脑梗死”入院后第13天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入院后第20天复查CT显示:双肺散在斑片状感染病灶,较前进展,考虑“病毒性肺炎”,原气管腔内分泌物已消失。入院后28天死亡,临床死亡原因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衰竭”。
研究者发现,死者肺部损伤明显,肺肉眼观呈斑片状,可见灰白色病灶及暗红色出血,切面可见大量黏稠的分泌物从肺泡内溢出,提示新冠病毒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
研究者还发现,死者胸腔积液量不多,淡黄色清亮液体,未见大量胸水产生,提示胸腔病变并非浆液性炎症为主。
此外,解剖见心包腔内中等量淡黄色清亮液体,心外膜轻度水肿,心肌切面呈灰红色鱼肉状。因患者临床资料显示存在冠心病、心绞痛病史,心肌及心外膜是否存在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损害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例消化系统损伤情况肉眼观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小肠呈节段性扩张与狭窄相间(类似串珠状),为个例或普遍表现需结合更多尸体检验情况。
脾肉眼观未见明显异常,是否存在病变需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肾呈颗粒性固缩肾外观,考虑与基础疾病有关。
关于神经系统,肉眼观见脑水肿,大脑皮质轻度萎缩。结合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大,有多发性脑梗死及脑血管病后遗症,脑肉眼观未见感染特异性表现,病毒是否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有待组织病理学验证。
刘茜,王荣帅,屈国强,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法医学杂志.,36(1):1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30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长按图片,显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