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做好这些,就基本不会转化为肝癌了

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居全球之首,每年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

在我国,每10万男性中约有40个肝癌患者,每10万女性中约有14个肝癌患者。世界上每发生两例肝癌,中国患者就占其之一。

我国肝癌患者中,80%-90%由肝炎导致。所谓的“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说部分得了乙肝的患者,没有经过规范治疗,有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可能。而大部分乙肝患者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为肝癌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使乙肝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这些患者就止步在了第一个阶段。所以首先不要惊慌失措,规范治疗就没问题。

那么乙肝患者应该怎么做才能防止转变为肝癌呢?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乙肝转变为肝癌的六个阶段。

01

没有临床表现,但是携带乙肝病毒状态,如果肝功检查正常,可以不用治疗。

如果肝功检查不正常且伴有一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临床表现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02

慢性轻度的乙型肝炎,症状表现不明显,但肝功检查略有异常。

03

慢性中度肝炎和慢性重度肝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出现肝掌、蜘蛛痣等明显的临床表现,化验指标中转氨酶明显升高。

04

慢性重型肝炎,出现一些并发症,肝脏已经有大部分或者是将近有大部分发生坏死。

05

肝硬化,出现下肢水肿,牙龈出血等症状,并发症会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

06

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中、晚期会有肝区疼痛,消瘦,肝脏肿大。

接下来,就来说一说该怎么做才能降低转化为肝癌的几率吧!

定时检查

1、慢性的肝病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方便医生和患者自身了解病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2、对于30岁以上的慢性肝病患者来说,应该每半年检测一次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以监测是否出现肝癌细胞。

3、对于肝硬化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食道胃底出现静脉曲张,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4、对于合并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应每日测体重。每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监测腹水的变化。

5、对于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丙肝患者,还应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规范治疗

乙肝病毒并不可怕,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只有很少部分发生原发性肝癌。

真正可怕的是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复制、慢性肝炎反复发作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促使肝硬化发生。在肝细胞加快再生的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产生肝癌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因此,恰当的治疗和控制非常重要。

药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治病,另一方面是伤身伤肝。对于本身肝不好的人,药物的伤害更加明显。所以,乙肝患者切记不可乱服药,药物的使用必须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其它疾病,能不用药就尽量避免用药。

饮食干净

霉变食物里面最易产生黄曲霉素,腌制食物里面很容易有亚硝酸盐,所以不要进食霉变食物,食用含有过多亚硝酸盐的食物,相关证据显示,黄曲霉素会诱发肝癌。

适当运动、注意休息

适当的有氧运动,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帮助肝功能恢复,改善身体机能,增强全身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抵抗癌细胞的入侵。

有规律休息,是保证肝脏不超负荷的必备条件。肝炎患者的肝脏较常人更脆弱,如果不能得到有规律的休息,就会导致肝脏超负荷工作,降低肝脏自身的免疫力,加速肝炎向肝癌方向转化。

戒酒戒烟

1、酒精需要通过肝脏代谢,会给肝脏带来伤害,所以很多不是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因为喝酒,把自己送上了肝硬化、肝癌的这条路。

2、吸烟时血液中的尼古丁浓度会增高,而尼古丁在人体主要靠肝脏和肺代谢的,这样无非是加重了肝脏负担。

3、尼古丁可以兴奋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同时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堵塞小动脉。这样会造成肝脏供血不足,影响肝脏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不利于病情恢复。

4、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红细胞和血液中的氧分子结合,将氧气输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而一氧化碳会抢夺血液中的氧分子变成二氧化碳,那么红细胞就无法为人体器官输送足够的氧分子,从而造成肝脏缺血,不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5、吸烟会诱发和加重肝肺综合症,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有可能出现气促、会困难、肺水肿、间质性肺炎、胸腔积液、低氧血症等病理和功能改变,统称为肝肺综合征。吸烟会诱发或加重这一综合症病情症状!

保持良好心态

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肝脏的疏泄和保持机体免疫力有非常大的影响。开心点、积极开朗,疾病可能不治而愈。

相反,如果整天担心,忧愁、抑郁,那么事情可能就真的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怀疑有肝癌,做AFP测定和有关影像学检查如腹部彩超,一般都可以早期诊断。一般来说大部分乙肝患者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为肝癌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使乙肝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没必要太担心,做好以上的情况下,还是跟其他人没有太大区别的。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jyzd/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