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
大纲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和分类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01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发病机制为脏层胸膜破裂。气胸分为自发性气胸和创伤性气胸。其中以自发性气胸最为常见,根据既往有无基础肺病,又可分为特发性气胸和创伤性气胸。
特发性气胸:见于无基础肺病患者,常发生于体型瘦长的青年人。主要发生机制为肺脏发育异常形成肺尖部胸膜下肺大疱,破裂后发生气胸。
继发性气胸:①COPD、支气管哮喘,多数COPD患者存在肺大疱,是发生气胸的病理基础。合并肺部感染时,由于肺组织破坏,气胸的发生率增加;②肺化脓性病变:由于肺组织坏死,造成细支气营和胸膜腔相通,形成支气管胸膜痿,往往出现液气胸;③机械通气所致气压伤(容积伤);④其他疾病:如肺纤维化、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等。
创伤性气胸:不同因素直接损伤胸膜。
02临床表现和分类(一)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患者突感侧胸痛,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短暂,继之胸闷和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咳嗽。张力性气胸时患者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甚至意识不清、呼吸衰竭。典型体征为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向健侧移位。
(二)分类
1.闭合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陷而关闭,空气不能继续进入胸膜腔。
2.交通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破裂口不能关闭,呼吸时气体自由进出胸膜腔。当破裂口气体通过量较大时,可出现患侧胸膜腔压力明显波动,严重时引起纵隔摆动,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
3.张力性气胸: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气体在吸气时进人胸膜腔,呼气时气体陷闭在胸膜腔内。造成胸膜腔内气体迅速增加,胸腔内呈正压,压迫肺脏、纵隔、心脏和大血管,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0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X线检查:见气胸线,气胸线以外无肺纹理。还可了解肺脏的萎陷程度、有无胸膜粘连和胸腔积液、纵隔移位的情况。
2.CT: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肺组织不同程度的萎缩改变。
04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气胸的诊断并不困难。X线或CT显示气胸线是确诊依据,若病情十分危重无法搬动做X线检查时,应当机立断在患侧胸腔体征最明显处试验穿刺,如抽出气体,可证实气胸的诊断。
气胸需与COPD、支气管哮喘、肺大疱、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胸膜炎等相鉴别。
05治疗(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吸氧、止痛。
(二)保守治疗
对无基础肺病,症状轻,肺压缩20%的无须穿刺、排气。
(三)排气治疗
1.闭合性气胸:气胸量20%时可穿刺排气,一般每次抽气量在ml以内。
2.张力性气胸:必须尽快排气。紧急情况下可用大号针头进行胸腔穿刺直接排气,然后采用闭式引流排气。
3.交通性气胸:应采用闭式引流排气。
4.复发性气胸和难治性气胸的处理:肺大疱所致反复气胸者,可手术或经胸腔镜结扎肺大疱或切除病变肺组织。无法进行肺组织切除术的复发惠者或难治性气胸患者,可采用胸膜粘连术。
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