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史简介
患者
男性,64岁,浙江人,于.02.04入医院感染科。
主诉
发热1周。
现病史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自测最高体温39.1℃,伴气急,休息后可缓解,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寒战,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腹痛腹泻,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家自服消炎药后(具体治疗药物不详),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近1周来,患者间断有发热情况存在,未监测体温变化,未重视,医院就诊。
今出现胸闷气急,仍有发热,遂至我院就诊,查血常规+SCRP提示:白细胞17.29×10^9/L,高敏C反应蛋白.96mg/L。胸腹部CT提示:双肺感染性病变伴双侧胸腔积液。为进一步诊治,拟“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收住入院。
患者自起病以来,嗜睡,精神软,胃纳一般,睡眠一般,二便如常,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既往史及个人史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长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患者为工地建筑人员,已婚离异,育有1子,其他无殊。
二、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
T39.1℃,P次/分(房颤心律),R35次/分,BP/91mmHg。嗜睡状态,精神软,皮肤巩膜无黄染,口唇无紫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胸廓无畸形,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粗,双肺闻及少量散在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稍膨隆,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s征阴性,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
.02.04(我院)查血常规+SCRP:白细胞17.2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94.6%,红细胞计数5.12×10^12/L,血红蛋白g/L,红细胞压积42.9%,血小板计数×10^9/L,高敏C反应蛋白.96mg/L。血气分析提示:PaO.3mmHg;PCO.3nnHg;氧合指数55。
辅助检查
.02.04(我院)胸腹部CT:1、提示双肺感染性病变,双侧胸腔积液;心影饱满,主动脉及冠脉钙化斑,心包略增厚,请结合临床建议治疗后复查。2、提示回盲部周围少许渗出,阑尾周围脂肪间隙略模糊,少许渗出?左肾结石,双肾周少许渗出,请结合临床复查。3、脂肪肝,前列腺钙化斑。心电图提示房颤心率。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
患者老年男性,因“发热1周”入院。既往糖尿病史10余年,血糖控制情况不详。患者院外反复发热,最高体温39.1℃,伴气急。入院查体:T39.1℃,P次/分(房颤心律),R35次/分,BP/91mmHg。储氧面罩吸氧(10L/min),SPO-85%,神志清,精神软,口唇无紫绀,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粗,双肺闻及散在湿啰音。辅助检查:炎症指标高,肺部CT提示双肺感染性病变,双侧胸腔积液;心电图提示房颤心率。
目前主要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重型;2.呼吸衰竭;3.2型糖尿病;4.心房颤动。
鉴别诊断
1.自身免疫疾病:常有多系统累及,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气急,伴低热,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高热,合并有皮肤、关节等肺外病变,肺部可闻及Velcro啰音。目前患者病史、辅助检查结果暂不支持自身免疫疾病累计呼吸系统。
2.肺炎,相关的病原体诊断考虑如下:患者院外发病,无疫区接触史,首先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
患者为在建筑工地工作,可能存在条件下致病病原体感染可能:
a.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jiroveciipneumonia,PJP):常见于HIV、血液系统肿瘤、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缺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伴呼吸困难,典型胸部影像学特征为双侧弥漫性的间质浸润。传统的确诊方法主要依赖于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显微镜下形态学检查,目前更多采用包括mNGS在内的核酸检测,敏感性较高。
b.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pulmonaryfungalinfection,IPFI),是指真菌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即真菌对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侵犯,引起气道粘膜炎症和肺部炎症肉芽肿,严重者引起坏死性肺炎,甚至血行播散到其他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IPFI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引起的肺部改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指免疫功能正常、有或无临床症状的肺部真菌病;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指伴有宿主因素和(或)免疫功能受损的真菌感染,后者在临床上常见。常见的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接合菌(主要指毛霉)等。
c.病毒感染:患者发病1周,胸闷气促为主要表现,无明显鼻塞流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急性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可能性存在。确诊有赖于抗原抗体检测、病毒培养或核酸检测。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02.04
患者感染科住院,治疗上予注射用美罗培南1克q8h静滴联合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克QD静滴抗感染。入科1小时,氧合低下,HR次/分,BP/84mmHg,储氧面罩吸氧(10L/min),SPO%,R25次/分,呼吸费力明显,遂转入ICU。
入ICU诊断:1.重症肺炎呼吸衰竭;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型糖尿病;4.心房颤动。
转入后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俯卧位通气;同时送检血培养、痰培养、呼吸道相关病原学检查、结核相关检查、TORCH、G+GM试验等相关可能的病原学检查,继续予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并加强祛痰化痰及振动排痰。经过治疗,夜间患者氧合情况较前改善,SPO%左右。
.02.05
第二天行床边纤支镜及肺泡灌洗,送检肺泡灌洗液mNGS。
.02.06
mNGS结果提示嗜肺军团菌、咽峡炎链球菌,但是患者的痰培养、呼吸道病原学检查及结核等相关检查均提示阴性。继续予美罗培南及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
患者每日俯卧位通气,无创呼吸机及经鼻高流量辅助通气,SPO2基本维持在88-95%左右,大循环整体波动不大。但患者逐渐不能耐受长时间俯卧位通气;复查胸片肺部感染较前好转不明显,且有进展。
.02.07
夜间患者气促明显,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FiO%,PEEP8cmH2O,PC18cmH2O)下,氧饱和度90-92%,血气分析氧分压低,氧合指数仅70-80,口唇紫绀明显,烦躁不安,全身大汗,心率最快次/分,房颤心率,血压偏高,有发热,体温最高38.8℃,予以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充分镇静镇痛后,继续行俯卧位通气。这期间患者胸片提示肺部感染进展,炎症指标呈下降趋势,氧合改善。
.02.13
痰培养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全耐药),但患者整体感染指标较前好转,予抗生素降阶梯,停用碳氢酶烯,改舒普深2.0gq8h继续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
.02.15
整体氧合改善,循环波动不大,停止俯卧位通气。
.02.16
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成功,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改间歇无创呼吸机辅助或经鼻高流量吸氧。氧浓度40%左右,SPO%。
.02.22
患者肺炎情况明显改善,转呼吸内科进一步专科治疗。
转出诊断:
1.军团菌肺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2型糖尿病;
4.心房颤动。
五、经验与体会
本例患者在ICU获取呼吸道标本后同时送传统微生物检测与mNGS测序,mNGS大大优先于传统分离培养方式获得病原体,且传统分离培养未检出军团菌。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宏基因组的二代测序技术(mNGS)的推广应用,使得病原学结果的获得变得更加及时且准确,对于早期指导临床目标性抗感染治疗功不可没。另外,mNGS还可以同时识别多种病原体,对于混合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部分病毒如CMV和EBV。
参考文献
[1]MiaoQ,etal.MicrobiologicalDiagnosticPerformanceofMetagenomicNext-generationSequencingWhenAppliedtoClinicalPractice.ClinInfectDis.Nov13;67:S-S.
[2]宏基因组分析和诊断技术在急危重症感染应用的专家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年2月第28卷第2期.
立足分子诊断·专注感染领域
迅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年,创始团队由中美临床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机器学习专家组成,专注于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致力于用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推动临床诊疗水平发展。
公司自主研发了世界领先的临床微生物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系统,建立了包含2万余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临床微生物数据库,推出了IngeniGen?“一步法”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IngeniSeq?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系统、IngeniFast?“一步法”自动化设备及病原体耐药全基因组测序等产品系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