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维明生中医馆恶性胸腔积液的中医认识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m.360xh.com/202109/23/66346.html

  胸腔积液归属于中医“悬饮"的范畴,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其条文中指出了四饮各自的不同特点。而其中的恶性胸腔积液相当于中医所说的“肺积”、“癖饮”、“息贡”、“肺奎”、“悬饮"、“息积”等。古人对于肺积的不同认识,如《素问奇病论》中:“病邪下满气上逆……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难经论五脏积病》说“肺之积名曰息贡。……久不已,令人洒浙寒热,喘热,发肺奎。”而《济生方》卷四中:“息赏之状,在右胁下,大如覆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又有《难经五十四难》:“肺之积,名曰息责。”《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肺积脉浮而毛,按之辟易,胁下气逆,背相引痛,少气,善忘,目螟,皮肤寒,秋差夏利,主皮中时痛,如虱咏之状,甚者如针刺,时痒,其色白"。

 

  关于悬饮的解释,在《素问玉机真藏论篇》:“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中说明了晩期肺癌发热、胸痛引肩背的症状。明朝张景岳:“劳嗽、声亚,声不能出或喘息气促者,此肺脏败也,必死。”这即是说癌肿由局部扩展所引起,并指出其“必死”预后不良。古人对于悬饮的论述说明就更是不胜枚举了,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湿淫所盛……民病积饮……”《金匾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依据以上的理论,可知恶性肿瘤的胸水是由于正气内虚,脏腑失调,导致邪毒乘机而入,邪滞于肺,肺失宣降,肺气责郁,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津液失于输布,津聚则为痰,痰气互结,癖阻络脉,日久发为肺积。积块癖于胸胁,三焦不利,水道闭塞,发为胸水。其病位、病征均与悬饮符合。加之癌症日久失治,正气大耗,肺脾肾三脏受损,上焦肺失通调水液,中焦脾失运化水谷,下焦肾失分清泌浊,因虚致实,故成悬饮⑸。恶性肿瘤所致的悬饮是因癌瘤而起,因此与普通的外邪入侵并阻于三焦所致的悬饮有所不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xqjy/10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