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
本文试图通过最简单的方式
告诉你
什么是“新冠病毒”
什么是“流感病毒”
首先说说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它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目前不把它归于五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之中。什么是“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它分为甲(A)、乙(B)、丙(C)三型,近年来才发现的流感病毒将归为丁(D)型。
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禽、猪、马、蝙蝠等多种动物感染和发病,是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人与动物疫病的病原。
流感病毒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纳米(nm),一些丝状病毒的长度可达nm,但其宽度却只有约80nm。大多数的病毒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而扫描或透射电子显微镜是观察病毒颗粒形态的主要工具。这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nm(纳米)。那么纳米是多长的单位呢?1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一根头发有多粗呢?普通的头发在60微米到90微米,那么微米是多长呢,1微米=10^-6米,是一米的一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普通的头发有6万到9万纳米那么粗。那么我们常说的PM2.5是多大尺寸呢?是2.5微米。即便我们选取病毒中较大的纳米(0.3微米)的尺寸,也比口罩能够过滤掉的颗粒尺寸大了一个数量级。年以来,几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的特点是经常性的,不可预测的局部流行和罕见的全球大流行。在某些年份中流感的局部流行是由于抗原漂移导致不断有新的流感病毒株产生,同时部分人群缺少或根本无防护措施而造成的。年以来已出现几次由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导致的世界性大流行。1.~年大流行年5月从俄国发现,当年10月传到西欧,1年内席卷全球,某些城市记载发病率40%~50%。大多数地区流行呈3个波,第1波死亡率最低,第3波死亡率最高,死亡者大多数为老年人。据血清学追溯认为,甲3型是当时大流行的最可能的病原体。2.~年大流行此次流行的首发于年1月美国东部,年4月在法国军队中流行,以后迅速蔓延,波及全球。此次大流行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瘟疫,造成的死亡总数估计约万人。关于这次大流行的病原,据血清学溯源,认为是由猪型Hsw1N1(H1N1)流感病毒引起。3.~年大流行年2月首发于我国贵州西部,2月中旬在贵阳分离出病毒为H2N2(称为甲2型),3月传播到全国,4月在香港流行,以后经东南亚和日本传播到全世界。H2N2型病毒出现后,H1N1型病毒即在人群中消失。4.~年大流行年7月我国广东和香港地区新亚型流感流行,新分离病毒抗原为H3N2(称为甲3型)。传播路线与H2N2型相似,~年波及全球,低于H2N2型。H3N2病毒出现后,H2N2病毒在人群中消失。5.年美国发生猪型流感小爆发年1月在美国一兵营中有流感爆发,分离毒株中,6株属于甲3型,但有5株与猪型病毒Hsw1N1(H1N1)非常相似,实际上该兵营发生了一次甲3型和猪型的混合流行。猪型流感病例均较甲3型为轻。6.年新甲1型(H1N1)的出现和流行年5月在我国丹东、鞍山和天津的流感流行中,分离到新甲1型,年7月以后从北向南扩散,随后遍及全国,但未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流行主要发生在8~20岁青少年中,隐性和轻型感染较多。新甲1型出现后,甲3型并未消失,出现甲1和甲3在人群中并存的局面。开始的美国流感从年9月29日开始至今,已经有超过万美国民众感染流感病毒,超过25万人因为流感和并发症而入院治疗,因流感致死的人数已经超过1.4万,为什么美国人还是不重视?美国休斯顿洛克菲勒大学贝勒医学院教授、儿科和传染病专家霍特斯(PeterHotez)说:“我们正在面对一个真正的杀手,这个杀手就是流感。”
那么,这个“杀手”有多可怕?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最新数据,从年9月29日开始至今,也就是被称为~年“流感季”期间,已经有超过万美国民众感染流感病毒,超过25万人因为流感和并发症而入院治疗,因流感致死的人数已经超过1.4万人,其中包括92名儿童。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健康中心医疗小组组长考顿(AdrianCotton)颇为担忧地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目前全球的焦点议题,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完全了解这个病毒。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对美国来说,流感的危害性比新冠肺炎要严重得多。”目前,医疗专家还给出了个“坏消息”,3月份美国流感可能会迎来新一波感染高峰,由于这次流感病毒种类的特殊性,流感季甚至有可能会延长到初夏的5月,而以往一样,3月过后流感病毒通常就会逐渐减弱。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最先是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毒颗粒的直径60~nm(纳米),平均直径为nm(纳米),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
年,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首先从鸡身上分离出来。年,分离出第一株人的冠状病毒。由于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粒子突起,使其形态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因此命名为“冠状病毒”。年,国家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人们目前对冠状病毒的认识相当有限。
5~9岁儿童有50%可检出中和抗体,成人中70%中和抗体阳性。鼻病毒是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的。人们首先发现鼻病毒与感冒有关,但是只有大约50%的感冒由鼻病毒引起。
年,科学家Tyrrell,用人胚气管培养方法,从普通感冒病人鼻洗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B病毒。随后,Hamre等用人胚肾细胞分离到类似病毒,代表株命名为E病毒。
年,科学家Mclntosh等用人胚气管培养从感冒病人中分离到一批病毒,其代表株是OC43株。
年,Al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为冠状病毒。
到目前为止,大约有15种不同冠状病毒株被发现,能够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有些可使人发病。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显微镜下的SARS病毒)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在33℃时生长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于这个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该病毒疾病的流行季节。冠状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儿童感染率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另外,还可引起婴儿和新生儿急性肠胃炎,主要症状是水样大便、发热、呕吐,每天可拉10余次,严重者甚至出现血水样便,极少数情况下也引起神经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也是成人慢性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原。研究表明,这次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引发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并不是人们已知的两类,一如外界的猜测,它是人类未曾接触过的新品种病毒。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
(新冠病毒)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或只有冰山一角许多复杂的新情况正在不断挑战人们对新冠肺炎的已有认识。比如,钟南山等人最新的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病人的中位潜伏期为3天,然而亦发现有个别病例最长可达24天;
再比如,2月10日,广西与河南披露了两例无症状感染者病例,无症状表现分别达到16天和17天。
第一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解剖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