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肺炎是一组很有特色的肺炎,很易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肺炎相鉴别。其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内,病理特点为坏死性肺炎和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的管腔内充满大量的炎症渗出物以及管腔内坏死物质阻塞。
临床表现为起病急,持续高热,39℃以上。病初即可有咳嗽,发病4~6天,病情加重,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紫绀、喘憋。发病4~6天肺内可闻及湿啰音。轻症一般在7~11日体温骤降,其他症状也较快消失。肺部阴影需2~6周才能吸收。重症于病程的5~6日以后病情加重,病程7~8天易出现合并症。肺部为大片实变影。流行时死亡大多发生在病程的10~15天。
诊断主要根据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内。发热时间长,胸片多为大片影。病程的7~8天病情最重。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多叶病灶及融合实变影。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可根据血象、CRP提供病原诊断的线索。进一步做痰的腺病毒抗原和PCR明确诊断。腺病毒肺炎的影像学具有如下的特点:四多(肺纹理多,肺气肿多,融合病灶多,大病灶多),三少(圆形病灶少,肺大泡少,胸腔积液少),两一致(影像学和临床表现一致)。
关于腺病毒肺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早期可应用抗病毒治疗,一般用病毒唑10~15mg/kg/d静脉点滴,或可滴鼻。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镇静、吸氧、呼吸支持以及强心治疗等。另外还可用免疫治疗,如α干扰素1~5岁为10ug,qd或bid。5岁20ug,qd或bid。10岁20ug,qd或bid肌内注射,疗程为7~10天。丙种球蛋白mg/kg/d,3~5天,可能起到免疫支持作用。重症腺病毒肺炎时,遇明显呼吸道梗阻、严重中毒症状(惊厥、昏迷、休克、40℃以上的持续高热等)则宜静脉短期应用激素。一般用地塞米松0.2~0.5mg/kg/d或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静脉给药,疗程为3~5天。
腺病毒肺炎常遗留的后遗症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单侧透明肺、支气管扩张、间质纤维化等。在临床工作中,还应注意腺病毒肺炎患儿的隔离。
(刘秀云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