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X线检查第二节呼吸系统的

第二节呼吸系统的X线检查

一、检查方法

胸部的X线检查主要是摄影,有右侧卧位、左侧卧位、腹背位或背腹位。采用高千伏(kVp)、低毫安秒(mAs)技术,可获得有更高的灰度差(层次)的X线照片。高毫安(mA)与短时间(s),有利于减少因为呼吸运动所带来的模糊,从而最终提高X照片的清晰度。胸部X线摄片最佳曝光时机为吸气顶点。

二、正常X线表现

胸椎、肋骨和胸骨可较清楚显示。两侧的肋骨重叠,靠近胶片或荧光屏一侧肋骨影像较小而且清晰,远离胶片的对侧肋骨影像放大且较模糊。

前至第一对肋骨,后至向前倾斜隆突的横膈,胸椎和胸骨之间的广大透明区域为肺野。肺野中部呈斜置的类圆锥形软组织密度的阴影为心脏。心基部向前的一条带状透明阴影为气管。胸主动脉是一由心基部上方升起、弯向背、与胸椎平行的较粗宽的带状软组织阴影。心基部后方有一向后的较窄短的带状软组织密度阴影,为后腔静脉。在主动脉与后腔静脉之间的肺野,由心基部向后上方发出的树状分支的阴影,为肺门和肺纹理阴影。心脏后缘与膈肌前下方构成锐角三角区,为心膈三角区。

三、常见疾病X线诊断

1.支气管肺炎又称卡他性肺炎,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个别肺小叶或几个肺小叶的炎症。其病理学特征为肺泡内充满了由上皮细胞、血浆和白细胞组成的卡他性炎性渗出物,最常见于幼龄动物。X线摄影检查显示,在透亮的肺野中可见多发的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不清、大小不一的点状、片状或云絮状渗出性阴影,多发于肺心叶和膈叶,呈弥漫性分布,或沿肺纹理的走向散在于肺野,肺纹理增多、增粗和模糊。病变可侵犯一个或多个肺叶,并以肺的腹侧部最为严重。

2.大叶性肺炎又称纤维素性肺炎,是肺泡内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多个大叶。大叶性肺炎充血期无明显的X线特征,仅可见病变部肺纹理增粗增浓。肝变期比较典型,肺野中下部呈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上界呈弧形隆起,与临床叩诊时弧形浊音区一致,但目前多在病初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典型大叶性肺炎已不常见。消散期表现为大片密实阴影逐渐缩小、稀疏变淡,肺透亮度逐渐增加,病变呈不规则、大小不一的斑片状模糊阴影。经治疗痊愈的病例,病变全部被吸收消散,肺组织恢复正常。

3.胸腔积液指液体潴留于胸膜腔内。它可发生于心脏功能不全、肝肾疾病和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时的漏出液,胸导管受压破裂的淋巴液,胸外伤、恶性肿瘤的血液,胸膜炎时的渗出液,化脓性炎症的脓液等。视胸腔积液量而异,患畜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

X线检查仅可证实胸腔积液,但不能区别其液体性质。胸腔积液包括游离性、包囊性和叶间积液。胸腔积液多为双侧发生。极少量的游离性胸腔积液,在X线上不易发现。

游离性胸腔积液量较多时,站立侧位水平投照显示胸腔下部均匀致密的阴影,其上缘呈凹面弧线。这是由于胸腔负压、肺组织弹性和液体重力及表面张力所致。大量游离性胸腔积液时,心脏、大血管和中下部的膈影均不可显示。当液体被纤维结缔组织包围并因粘连而固定于某一部位、形成包囊性胸腔积液时,X线表现为圆形、半圆形、梭形、三角形、密度均匀的密影。如发生于肺叶之间的叶间积液,X线显示梭形、卵圆形、密度均匀的密影。

4.膈疝指腹腔内器官因横膈破裂而进入胸腔中。膈疝多见于犬、猫,多因外伤而使横膈在肋弓的附着处撕裂引起。先天性膈疝极少见,临床可无明显异常,但当剧烈运动时,则表现气喘、窒息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X线检查,膈肌的部分或大部分不能显示,肺野中下部密度增加,胸、腹的界限模糊不清。因常并发血胸或胸腔积液而在肺野中下部出现广泛性密影,胸腔内的正常器官影像不能辨认。如胃肠疝,在胸腔内可显示胃的气泡和液平面、软组织密度的肠曲影和其中的气影。

免责申明:

本内容不是原创,供大家学习。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往期回顾----------------

第十二单元X线检查第一节X线成像

第十一单元动物排泄物、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检验

第十单元兽医临床常用生化检验

第九单元血液的一般检验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及运动机能检查

第七单元生殖系统检查

第六单元泌尿系统检查

第五单元腹壁、腹腔及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单元胸廓、胸壁及呼吸系统的检查

第三单元心血管系统检查

第二单元整体及一般状态的检查

第一单元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年1月22日)-电脑端-阅读原文-语音

科普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xqjy/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