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防治知识
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宣传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主题是:Theclockisticking(分秒必争,终止结核),我国今年宣传的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连续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并与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直接接触的人应该提高警惕性,尽快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主要措施。
一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已经研制出十数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因此,“防控结核,人人有责”。
二
肺结核有哪些常见症状
肺结核病的早期与其他疾病一样,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了症状,也是一些很普通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忽略。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过3周;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咯血。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最好先到结核病防治医院检查。除了做胸部X线检查外,一定要做痰结核菌检查。因为检出结核菌就说明找到了病原体,就可以确诊了。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但是除了常见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典型肺结核病症状之外,还有几个不典型的表现:
1.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周~4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
2.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腋下、颈部有包块;
3.产后高热不退,经常规治疗无好转的月经紊乱、闭经;
4.大咳血且不易停止;
5.大量胸腔积液、脓气胸,特别是以前曾患过肺结核又出现上述症状。
三
肺结核的危害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您个人而言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您的工作、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您的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您的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四
结核病是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五
学生被诊断为肺结核该怎样办
学生一旦被诊断为肺结核,要主动向学校校医和班主任报告,不要隐瞒病情、不要带病上课。传染性的病人应该住院隔离治疗,居家治疗的病人最好在治疗的第个月单独居住。治疗期间,应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如必须去,需佩戴口罩。治疗期间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服药和复查,直到治愈复学。
六
在学校如何预防肺结核
预防结核病最重要的是避免飞沫扩散;不随地吐痰,保持通风,佩戴口罩,勤洗手都是有效的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1.积极发现并治愈在校学生中的肺结核病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教育部共同发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版)》,其中明确要求学校将结核病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对发现的疑似肺结核病例,体检机构要及时反馈给学校,由学校告知学生(或家长)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确诊并跟踪了解诊断结果。
2.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杆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加强体育锻炼,规律生活,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总结一下:
①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②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③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④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