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9日,医院/云南中医院肛肠科收入一名特殊的病患。患者肛门左侧红肿,带入引流管一根,引流液散发恶臭,左下肢高度肿胀,皮肤表面散在大量黄色大水泡。
经过询问病史得知,患者于15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臀部肿痛,医院就诊,诊断为“肛周脓肿”,予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5天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肛周肿痛加重,分泌物增多,医院建议转院寻求进一步诊治,所以由急诊以"肛周脓肿、坏死性筋膜炎”收入我院肛肠科。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而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侵犯浅深筋膜为主,并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为特征的一种复合性急性感染性疾病,是一种不常见而且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到60%。
图1:肛门左侧红肿、带入引流管一根,引流液呈灰黑色稀薄脓水散发恶臭味
图2:左下肢高度肿胀,散在大量淡黄色水泡
患者入院后,肛肠科副主任医师杨阳第一时间进行查看,凭多年经验立即给予患者下病重通知,一级护理,紧急行各项检查。
经检查后,补充了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钙血症、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性酮症、急性呼吸窘迫、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双侧胸腔积液并肺不张、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等10多个诊断。
情况危急,患者需立即手术治疗。虽然这天是周末,但丝毫不影响急诊手术工作的开展。肛肠科医护人员即刻进入“备战”状态,有条不紊地制定手术计划、联系手术室、为患者做术前准备。
年12月19日22:30,患者顺利进入手术室,在腰硬联合复合静脉麻醉下行坏死性筋膜炎清创术+肛周脓肿根治术。由于患者左下肢感染严重、切口复杂、渗液量大等问题,手术时间整整持续了近5个小时。杨阳医生和医助、麻醉师、手术室护士整个团队始终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松懈。
凌晨5:30手术成功结束,患者被安全送入肛肠科病区。考虑到患者感染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可能危及生命,术后第三天转入我院ICU监护治疗,经ICU积极给予抗感染、控制血糖、抽胸腔积液等治疗后患者病情基本稳定。
年12月31日,患者再次由ICU转回肛肠科,继续给予抗感染、护胃、控制血糖、补液消酮、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治疗措施,同时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使用院内四黄软膏、院内紫连膏等中药制剂行特大换药,给予局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收敛消肿治疗。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创面较大,为了能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肛肠科护士针对该患者开展护理查房,并请主管医生为我们详细分析病情。
图3:开展学习讨论
大家一起针对该患者病情探讨护理对策、集思广益,提出大量改进措施:
1.切口渗液较多,前期每日渗液可达ml:定时评估渗液量、渗液溢出立即更换敷料。
2.患肢渗液污染床单元且异味明显:床单元污染立马更换,安排患者住单人间,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3.血糖不稳定:改变单板执行医嘱的护理模式,加强医护联系,采用动态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方式,血糖控制效果显著。
4.输液量大,药物种类多:严格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及用药后反应;刺激性药物前后冲管;输液管路及输血管道、切口冲洗管路分别使用显眼的标注区分,且单独使用不同的输液架以避免差错;输血、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5.换药面积较大,时间长,患者疼痛不耐受:换药前遵医嘱注射止痛剂,并根据血药浓度峰值及半衰期协助医生掌控换药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
图4:冲洗
图5:排脓引流
最终,在医护团队的团结协作下,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护理,患者左下肢及肛周疼痛减轻,肛周及左下肢腹股沟至左小腿肿胀基本消退,切口引流通畅,术口有新生肉芽生长,病情日趋稳定。
年1月16日,患者顺利出院,转回医院继续康复治疗。杨阳医生一直与其保持密切联系,近日,我们通过杨医生了解到患者创口大部分已长好、并且能下地走路,现已从医院出院,只需每1-2医院换一次药,相信患者很快就能康复。
图6:术后3天,切口发黑、未见肉芽组织、每日渗液约ml,气味腥臭
图7:术后6天,切口呈暗红色、少许肉芽组织覆盖、每日渗液约ml,腥臭味较前减轻
图8:术后11天,切口呈暗红色、可见肉芽组织覆盖、每日渗液约ml,腥臭味较前减轻
图9:术后16天,切口呈淡红色、可见新鲜肉芽组织覆盖、每日渗液约ml,淡腥臭味
图10:术后25天,切口红润、可见新鲜肉芽组织覆盖、每日渗液约ml,淡腥、无明显臭味
图11:术后62天,切口已结痂、渗液较少,无异味
病魔固然可怕,遇到强大的团队它也会望而生畏。患者的康复离不开肛肠科医生精湛的技术、护士悉心的护理,也离不开患者的积极配合以及手术室、ICU等科室之间的默契协作。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医院团队在与病魔的战役中“越战越勇、旗开得胜”!
文/肛肠科:平洁洁、王睿鹏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