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正是是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极易在人群中传播。所以在此整理出几种秋冬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请及时转发并告知身边的人~
流感(流行性感冒)(一)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二)潜伏期1—3日,以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其带*时间不长,但传播力较强。
(三)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病*存在于病人或带*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可通过咳嗽、喷嚏、说话喷出的飞沫经空气而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且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四)患病后应当清淡饮食,多饮水,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牛奶、鸡蛋等;忌甜腻食物、煎炸食物;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同时室内加强通风。遇到晴好天气,可将衣物被褥暴晒2个小时,消除部分细菌。且一起生活的同学应避免与病人同用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避免传染。
肺结核
学校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密度大,相互接触密切,流动性强等特点,一旦出现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易造成肺结核病的传播流行。
肺结核病的早期与其他疾病一样,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了症状,也是一些很普通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忽略。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过3周;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咯血。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但是除了常见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典型肺结核病症状之外,还有几个不典型的表现:
※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周~4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
※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腋下、颈部有包块;
※大咳血且不易停止;
※大量胸腔积液、脓气胸,特别是以前曾患过肺结核又出现上述症状
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或体重减轻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预防1、及时发现疫情:若发现同宿舍或同班同学有出现上诉肺结核病可疑症状,应立即向班主任报告,医院做出明确诊断。
2、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不要随地吐痰。
3、勤通风:在校期间要勤开窗户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4、锻炼身体:每天保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流行性腮腺炎
(一)由腮腺炎病*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痄腮或痄耳寒,冬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它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二)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主要症状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
(三)传播途径由患者和健康带*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四)预防与应对
1、接种疫苗:预防重点。
2、戴口罩:防止传染给他人。
3、勤通风:托幼机构、学校教室经常开窗通风。
4、勤观察:出现发热、头痛、腮腺肿痛等,医院诊治。
腹泻
诺如病*的英文名是Norovirus,又叫做诺瓦克病*,它是一种常见病*。
可以导致急性胃肠炎,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都是诺如病*暴发的高峰期。最常见的病症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孩子感染后,大多会呕吐、恶心,大人则以腹泻为主,病程一般是两到三天,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后遗症。
并且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秋冬季节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容易乘虚而入。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其次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再次就是多喝白开水,少喝冷饮和纯净水。特别是运动过后,喝冰冻的饮料,由于体内温差变化很大,极易导致胃肠痉挛。
一定按时吃饭,吃早饭,早睡早起,尽量坚持锻炼身体,
多喝热水!
供稿
张坤浩
编辑
张坤浩
责任编辑
赵滋恒冯绪峰
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