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贵州男孩小伟在经历了2个多月的治疗后,顺利出院。住院期间,小男孩的家人不在他的身边,为此医护人员轮流排班,照顾男孩的饮食起居,叔叔阿姨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小伟觉着病房里像个“家。
两个多月前,小伟因持续高烧、咳嗽被送医院。刚入院时,患儿高烧不退,病情非常危急,被诊断为儿童重症结核、合并结核性膈下脓肿及结核性胸腔积液。医院紧急组织介入科、肝病科、儿科专家进行了多学科会诊,最终为他进行了脓肿引流、抗病毒等精准治疗。
小伟的母亲是精神病患者,爷爷奶奶都在贵州老家。入院半个多月后,小伟的病情逐渐稳定,小伟的父亲因为要务工挣钱,于医院,导致小伟无人陪护。医院肺科一病区的医护人员得知情况后,纷纷自愿排班轮流照顾小伟。
“小伟有一部手机,为了不让他经常玩手机,我们经常带他到楼下散散步、晒晒太阳。”病区副主任虞忻介绍。每天一到饭点,护士们便主动帮小伟热好饭,放到小桌子上方便他就餐。由于贵州与苏州的菜式不同,医护人员主动联系食堂,为他准备儿童营养餐,隔三差五,医护人员轮流买上他爱吃的食物。
在一次交谈中得知小伟爱看书。医护人员问他最喜欢看什么书的时候,他腼腆地回答道:“我喜欢看名侦探柯南的书”,得知他的心愿后,护士长隔天便给他买了一套名侦探柯南的书,科室里热心的医生护士也给他带了好几本名著。小朋友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连声道谢。
“在住院期间医生和护士阿姨对我太好了,让我感觉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小伟说。在医务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下,小伟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出院前,小伟拉住医护人员,与他们合影留念,并向他们表达了感谢。
病区主任叶志坚说“为患者提供暖心的服务是我们的责任,孩子能够好起来是对我们医务人员最好的褒奖和鼓舞。”
链接年全球新发结核病共有万,儿童占8%。所以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虞忻副主任提醒大家,儿童尽量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逗留,应当佩戴口罩。密切接触肺结核患医院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发育不良、发热、咳嗽、胸痛等结核病疑似症状时应去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进行诊疗。
医院肺科设立儿童结核病床6张,年8月引进上海公共卫生临川中心小儿结核科卢水华主任作为名医工作室专家,解决苏州疑难及危重患儿的诊疗。同时开展儿童气管镜、儿童胃液的结核相关检查、卡介苗局部反应治疗等新技术。提高儿童结核的整体治疗水平,推动苏州地区结核病学科全面发展。
苏州五院医路同行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地当成了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