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年来看霉菌毒素普遍存在于饲料之中。霉菌它不仅是破坏谷物的营养成分,更为关键的是对动物、人类具有较大毒性。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可以导致饲料营养价值下降,这些低价值的饲料被动物食用后可以间接的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力,从而直接对养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现在环境的变化和生产习惯的转变不同的霉菌毒素混合出现在同一种饲料和养殖场中增强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引起猪群严重健康问题以及生产性能的降低,而特别是种猪群对霉菌毒素更敏感,严重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因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控制至关重要。
一、霉菌毒素的来源
霉菌毒素来源多,大致可以分为2种:田间毒素和贮藏毒素。
1、田间霉菌主要是:干旱、洪水、土地不肥沃、高密度种植、昆虫或机械损伤、收获期晚。
2、贮藏毒素主要是:储藏条件中的温度、湿度不合适,残余剩料,卫生不好等诸多因素。
二、适宜霉菌发生的条件:
1、饲料的水分含水量在11.5%-22%之间时最有利于霉菌毒素的产生2、空气湿度:最佳湿度为80%-%3、温度: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3℃-32℃4、空气:霉菌属好氧菌
5、能量:能量越高的饲料越有利于霉菌的生长6、PH值:中性环境有利于霉菌
三、霉菌毒素的主要种类和危害
四、霉菌毒素危害猪只生产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的方面:
1、皮肤苍白、被毛粗乱,生长迟缓、消瘦,不明原因的疾病频发,顽固性下痢,但是使用抗生素和疫苗时有少许效果,停药继续发生。
2、饲料转化率降低。
3、剖解有时可见肝、肾脏受损(充血出血)。4、抗体水平高低不匀。5、不孕不育,受胎率降低。6、流产和胚胎早期死亡增加。初生仔猪弱仔、八字腿数增加。7、假发情、阴户红肿,或不发情。
8、子宫脱、肛脱明显增加。
9、精子活力下降。
10、采食量下降、拒食甚至呕吐。
11、皮肤炎症(乳房、嘴鼻部和耳部边缘皮肤)、眼结膜炎。黄疸、慢性肝机能障碍。胸腔积液、急性肺水肿。12、耳尖和尾部坏死,无乳。
五、霉菌毒素的控制:1、选择好的原料,从源头把控。2、加强饲料的保管,控制水分、空气湿度、温度等适宜发霉的因素。3、注意卫生,包括工具、食槽等。4、添加脱霉剂如:净乐美每吨饲料添加1公斤,严重霉变适当加量。可有效保肝护胆、清热利湿、消疸退黄、提升免疫,修复动物受损脏器,恢复器官生理机能,防治霉菌毒素污染及引发的后遗症。
更多信息敬请白癜风资讯网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