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廖大爷因为咳嗽、医院就诊,不料患上的是少见的肺脓肿。由于肺部脓肿多且大,一般需进行外科手术处理;但廖大爷无法达到手术条件,只能另寻他法。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文建彬结合理论及多年临床经验,完成了萍乡地区第一例多发性肺脓肿体外穿刺引流术,帮助廖大爷重返健康。
廖大爷有40余年的吸烟史,每天要抽20-30支,目前已戒烟5年,反复咳嗽、咳痰4年多。7月8日,廖大爷因天气变化出现咳嗽加剧,伴明显气促,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便立即来到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经检查,廖大爷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型加重、胸腔积液,医护人员对其予以传统抗生素等治疗。经过几天的治疗,廖大爷的症状缓解不明显,7月16日便再次对患者进行胸部CT平扫,并发现了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右肺多个液气平形成,这便意味着廖大爷患上的是多发肺脓肿。
据文建彬介绍,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现在肺脓肿病例较为少见。肺脓肿可分为吸入性、继发性、血源性三中类型,廖大爷所患的便是继发性肺脓肿。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肺部脓肿共有5处,其中2处脓肿直径超5厘米,一般是通过外科手术摘除。
患者心肺功能极差,且脓腔大又多,恐不能耐受手术,再加上患者家中经济条件不佳,也不愿转科手术。经呼吸内科医生讨论并经过家属同意,决定对患者予以经皮肺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排脓并每日至少2次冲洗,脓腔内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全身使用抗生素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案。
文建彬介绍道,为使患者获得更好预后,此次使用的引流管道直径约2毫米,在便于患者创口愈合的同时,更是加大了医生的操作难度。“就像水管一样,同样多的水,管道越细越难排出,像脓肿这样的粘稠的液体,操作起来更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力气。”
7月19日—27日,医生每天2次为患者穿刺引流,抽取脓水约ml。随着脓液的不断抽出,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现象较前渐有好转,拔管后无明显的气胸及胸膜瘘并发症。8月12日,患者复查胸部CT,肺部脓肿已排除干净,病情缓解较快,且比较于手术治疗能减少不少的医疗费用。8月13日,患者转至当地卫生院继续给予抗感染治疗,经过近期电话随访得知,廖大爷现已顺利出院。
据了解,医院呼吸科已有70余年历史,常年开设呼吸专科、哮喘专科和专家(湘雅教授)门诊。科室有内窥镜室、肺功能室、血气分析检测室;拥有支气管镜、肺功能仪、BIPAP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仪及高频通气简易呼吸机等现代设备。
呼吸科开展的内科胸腔镜、支气管镜下淋巴结针吸活检,透支气管壁肺活检术,支气管支架植入术,光动力治疗肺恶性肿瘤,支气管镜下肺减容术等新技术,可开展无痛苦支气管镜检查,经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取气道异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经皮置管肺脓肿引流术等处于市内领先水平。
他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想方设法让每一位患者满意”的服务理念,“仁心仁术”的医学态度,创建优质的学科品牌,形成优势的特色技术,不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特色。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本报记者王嘉妮)编辑、制作:尹国颖
精彩回顾
萍乡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考核中名列前茅即将成为历史的萍乡飞行山萍乡就业形势稳定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愈多例三叉神经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