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医院是什么样子吗?此刻的你可能正躺在温度适中的空调房中安然入睡,却不知奉贤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在“安稳”和“兵荒马乱”之间快速切换。这个名为“医院”的地方,没有白天黑夜,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高度浓缩……记得有人说过:“医院,这里汇聚了你所能想象的所有疼痛、爱、坚守和希望。”
它就像一座城,里面发生了太多你不知道的故事。这次,微奉贤带你走近21:00-次日2:00的医院,还原最真实的人性,还原白色空间里的人生百态。
“医生你们救救我”,被救护车送来的老人不断重复这句话丨急救车推得太快,画面直接拍糊了。
一辆急救车的出现打破了夜的平静,一位老人被送了过来,随行的家人紧紧跟在后面。
听急救人员说老人的症状是头晕恶心,右侧胸腔积液,血压高,还有一些很严重的病症,本来想在家休养,但是好几天无法进食了。
陪着他来的妻儿,带着洗漱盆和一些衣物,已经做好了住院的准备。
儿女去办手续的时候,老奶奶就这样一直站在床边,双唇紧紧地抿着,神色担忧,一边看着老爷爷,一边回答着医生的问题。
病床上的老爷爷,不断用颤抖的声音重复着:医生你们救救我,本来打算在家待着,但是已经好几天没办法吃下东西了,我想好起来,我想吃得下东西,你们救救我。
一切忙完的时候,已经凌晨十二点多了,老爷爷的眉头自始至终紧锁着,连呻吟都显得费劲。此时儿女已经离开,只剩下瘦弱的老奶奶陪着。老奶奶刚坐下一会儿,又站起来帮老爷爷盖好被子,调整一下枕头,老奶奶不会医术,只是用陪伴这种最朴实的方式,给相濡以沫多年的老伴一些安慰。
人都会渐渐老去,生病无法避免,好在身旁那个白发苍苍的身影一直伴随着,在凌晨十二点,这个万籁俱寂的深夜……
睡在走廊上的人,“我哪里都不去,就在外面守着你”离开急诊室往楼上走,医院的走廊应该是上图这样静悄悄的,空无一人。但事实上走廊躺着人,人还不少!在ICU外面的走廊上,看到横七竖八躺倒了一地的人时,一开始被吓一跳,到后来也就见惯不怪了。ICU晚上只能有医护人员守着,家人估计离开也无法安心,就打个地铺在外边守护着里面关心的人吧……
丨其实院方并医院地板,医院都有类似情况。只是因为重病家属心切不愿离去,院方虽不允许,但也不强制撵走,看起来有点糟糕,也是人性的体现。
ICU病房内,每块区域都有负责的医护人员,认真记录病人的情况,定时的巡查一番。
丨外面的纷扰,里面安静的忙碌。
深夜里,医护人员给病人们盖好被子,代替家人关心着每一位病人。
如果你觉得34℃的夏天走廊很阴凉就错了,经过的时候我们只感觉闷热,还时不时有蚊子飞舞。挺佩服躺在外边陪护的人,颇有些“荒野求生”的意味。
世上可能有这样一种爱:虽然没法在身边时刻陪伴,但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一直都在。
新生——“一眨眼,我女儿也当妈妈了”穿过走廊,我们来到产房外。几位家属焦急的等待着,不时拿出手机看看时间,或者接个电话,医院的其他家人汇报着情况。
家属们的目光始终没离开过产房的门,偶尔走到产房门口想看看,又走回来。我问了下家属,他们说,产妇下午六点进的产房,是顺产。家属也站了几个小时,换做是谁腰都受不了吧。
产房外他们一直枯等着,生孩子真的是一家人的大事。产妇的母亲,她边等边拿手机翻出老照片,对亲家母说,你看这是我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好像昨天还是个小姑娘,今天她也要做妈妈了,边说着边泛红了眼眶。
我们等的也有些累了,坐下一起等待。产房的门毫无预兆的开了,等待了将近五个小时(应该更久)的家属,此刻像是被重新注入生命力一般,和刚才的无神茫然判若两人。
正寻思着,耳边就传来护士的声音:“XXX的家属在哪里?”就看到家属风一般的冲过去,新生儿被推了出来,大家喜笑颜开,纷纷拿出手机,小心翼翼的拍下宝宝的第一张照片。
随后看到产妇,刚生完孩子,特别累,但是她看着怀里的孩子时,那样干净又充满慈爱的笑容,我突然想起那句话:一个女人,最美的时候不是披上婚纱,而是辛苦十月怀胎,孩子终于平安出生的那一刻。
欢迎这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宝贝,相信家人长辈一定倾注给她所有的爱和呵护。
这里有眼泪有欢笑,也有落寞和愤怒急诊室的故事总是扎堆发生,刚刚包扎完上一位病人,这位大叔就满身是血的被送了进来,身旁一个看上去年纪稍小的男生,趿着拖鞋一路小跑,急得满头大汗,拖鞋都要跑断掉。
他们等待拍片的间隙问了下那个男生,他说自己是这位大叔的侄子,大叔是晚上下了夜班,开电瓶车经过小路,周围太暗,人又很疲劳,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子受的伤。
终于检查完了,大叔坚持让侄子先回家休息,他倔强地说他可以自己一个人拿着盐水袋上楼输液,不麻烦别人。大叔说,老婆和孩子不在身边,自己一个人出来打工,想多赚点钱给他们寄回去,所以工作时间久一点累一点都没事,没想到今晚太累没看清路,一下子撞伤了,如果自己再小心点,这些医药费就可以省下来给孩子了。
丨大叔坚持要一个人,让侄子先回去休息。
看着大叔一个人蹒跚离开的背影,显得有些落寞。在医院,除了这些,你还能感受到愤怒。
这位姑娘是被几个人搀扶进来的,家属们愤怒的告诉我们,姑娘下夜班回家,开电瓶车在大叶公路被逆向行驶的车辆撞倒,撞到人的车连停留都没有,就迅速离开了现场,周围的热心群众帮忙报了警,叫了救护车。
姑娘在检查的时候,家属在外等待,她的妈妈说,被撞的路段可能没有被监控拍到,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肇事司机,手和腿都有伤,如果留下什么后遗症,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好像在这家人的身上看到了很多家庭的影子,普普通通老实巴交的一家人,也没那么多“靠山”,过着原本平静无波的生活,但是突然有一天生活被打乱,这样的飞来横祸,谁能真正帮到他们?
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半。夜已深,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医院等待……
结束拍摄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00,医院的门口乃至外边的街道都已人烟稀少。只有“急诊”两个大字,依然在夜幕下发着有力的红光。
输液室还有许多身影,其中不乏深夜独自一人来打吊水的人。比如这位青年,也许是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不时看会手机。
除了个别的形单影只,大部分都是有人陪着的:比如陪着妹妹打吊瓶的,一边闲聊一边打趣“快感谢我,除了我谁还会陪你出来”;陪着妻子输液的,妻子似乎有点不舒服,对着垃圾桶吐个不停,丈夫一直拍着她后背安抚;陪着男朋友输液的,男朋友的手机开着视频,两个人一边看一边乐得呵呵直笑;陪着妈妈打吊瓶的,女儿贴心的和妈妈闲话家常……
深夜里,医护人员也在坚守着每一位病人,便民服务中心的阿姨们也依然在岗位上,只要你们需要,医护人员一直都在。
医院,和外面的世界像是一个平行世界。这里有无数生病的人,在浓重的夜色下放大了那些名为无助、孤单和脆弱的东西。或许在白天,在健康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无所畏惧的面对这个坚硬的世界。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因为病痛卸下一切防备,依偎在家人朋友旁边脆弱的一个个灵魂。以前有个人问过:“一个愿意给你所有钱的人和一个愿意深夜陪你看急诊的人,你会选谁?”其实,问题的答案就在每个人心里吧。
如果说,人什么时候最脆弱,深夜一个人去看急诊,应该算是一个。那些脆弱、疼痛、苍白无力,医院无所遁形。那些压抑、崩溃还有对未知的恐惧绝望,在闻到反胃的消毒水味道里四下逃窜。或许,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愿意深夜陪你看急诊的人,TA可以化解那些你不得不一个人承受的辛酸和被迫咽下的委屈。
如果你也有一个愿意深夜陪你看病的人,记得珍惜。
▍图文编辑:微奉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