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扭转文献荟萃

1.肺扭转的治疗困境:复位还是切除肺扭转罕见,但很容易漏诊,并危及生命。其主要发生于肺叶切除或肺移植后,其次是创伤或巨大胸腔积液以及各种侵入性胸部操作后。医院的姜格宁教授等对该话题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就该并发症的自然病程及患者的预后进行了汇总,文章发表在JTCVS杂志上。

研究者纳入年1月-年1月间发表的关于肺扭转的文献。主要的研究终点为肺扭转的死亡率。研究者将干预措施分为直接切除(切除不予以复位),间接切除(复位后切除)和复位。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

共91项研究的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上肺切除术后(74.4%)肺扭转占大部分,中叶是发生肺扭转的最常见部位。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38.4%),发热(3.3%),胸痛(17.4%)。

肺扭转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肺实变进行性加重和肺动脉突然截断/变细。总的死亡率为8.3%。单因素分析表明,肺扭转的程度(全肺vs肺叶扭转)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相关。研究者发现,接受直接切除和接受复位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差异;同时发现接受间接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具有预后较差的倾向。

该研究表明,全肺扭转相比肺叶扭转患者的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对于可以复位的患者而言,复位和直接手术切除的预后相似,对于无法复位的患者应直接选择手术切除。

目前,肺扭转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还不是很清楚。虽然该研究时间跨度较大,患者临床信息并不完善,并可能存在选择性发表的可能(临床医生发表预后较好,临床表现罕见的病例)。然而,作者将肺扭转相关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取出一些关键信息,为预防和治疗这种潜在的并发症给出相关的指导意见。

肺扭转最常累及右肺中叶,且多于右肺上叶切除,其它胸外科操作,或胸部外伤后发生。而自发性肺扭转则非常罕见。肺扭转可损害患者的气道通畅、动脉供血及静脉回流,并导致受累肺叶出现出血性梗死或坏疸风险。在肺叶扭转患者,其扭曲的肺叶可因为出血和梗塞等原因而迅速扩大。

因此,该病属于外科急症,需要实施紧急开胸探查术,以进行扭转肺叶复位或切除。本文研究者认为对于可以复位的患者而言,复位和直接手术切除的预后相似,对于无法复位的患者应直接选择手术切除。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保守治疗肺扭转一例

术后肺扭转是一种罕见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据报道肺切除术后发生率占0.09%-0.4%。以往报道的案例均因出血性梗死和坏疽完而进行肺叶切除。然而,除肺移植外未见保守治疗肺扭转的报道。最近,来自日本的MitsuakiSakai教授等人报道了一例电视胸腔镜手术修复右上叶切除后中叶扭转的案例。

患者,女性,65岁,接受电视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存在解剖学变异,中叶静脉(V4)侧枝返择到右上肺静脉(V)后支。术中保留V4。中叶静脉(V5)内侧部分的血流灌注正常。右肺中叶未固定到下叶。

患者术后体温稍偏高,而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然而,胸片显示右气管旁区肺不张并逐渐扩大。术后第4天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黏膜水肿,中间叶支气管气道完全阻塞。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弥漫性实变及右肺中叶小叶间隔增厚,肺动脉扭曲,V5(图1A)收缩障碍。诊断为右中肺叶扭转,同一天患者接受外科手术。

图:1

术中发现中叶向上移位,并逆时针旋转大约度(图A)。表面充血。立即予以复位,大量伴有血丝的浆液性痰分泌入气道(图B)。麻醉师连续使用支气管镜吸痰。复位1小时后,痰中带血自行消退(图B),中叶的表面颜色,弹性,顺应性改善(图C)。此外,术中确认V4和V5搏动。复位后血清钾和乳酸脱氢酶没有升高。右肺中叶未坏死。因此,决定保留。为避免反复扭转,将中叶缝合于下叶(图D)。

图:

为控制气道分泌物,患者术后机械通气1小时后拔管。再次手术后14天出院。术后1周CT检查发现中叶局部扩张,肺静脉残端附近存在血栓(图1B)。予以华法林。抗血栓治疗6个月后血栓消失(图1C)。三维CT容积测量表明,中叶体积保持在40ml,占术前容积(90毫升)的83%。肺的功能也与术前水平相似。

总之,为了保留扭转的肺叶,全面判断扭转肺的损伤情况,复位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肺功能至关重要。

3.单纯留个右中叶,如何防止肺扭转

病史概诉

患者,女性,6岁,15年前患者因肺腺癌接受右上肺叶切除术。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右侧S6原发性肺腺癌(图1)。

患者肺功能如下:用力肺活量(FVC)ml,占预测值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为ml,占FVC的70%。肺通气灌注显像提示为右侧占优势,占肺通气功能的59%。

手术过程

于是作者决定保留中叶,以避免全肺切除。上次手术切口为第五肋间后外侧切口开胸。此次作者选择第六肋床后外侧切口。术中无壁层胸膜粘连。谨慎分离严重固定的肺门结构后,切除右下肺叶。

由于患者的粘连紧密,未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中可见一根肺动脉分支供应中叶。这种动脉及右肺中叶支气管形成柄状很可能发生旋转。这表明术后可能存在中叶扭转的威胁。

作者利用肌皮瓣作为纠正措施。先前的手术并未损伤前锯肌。将前锯肌从第三分离到第七肋。然后,将肌肉从肩胛骨内缘分离,保存胸背和侧胸壁动脉分支。

随后将肌瓣移入胸膜腔,在第五肋的上缘分离第四肋间肌,大约6cm。使用3-0不可吸收线将肌瓣连接到右下叶支气管残端。中叶看起来好像放置于肌肉“吊床”上。充分膨胀时残余中叶的体积大约为ml。

患者预后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但一个月后由于胸腔积液再次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图A)。术后年肺功能:FVC为ml,占预测值的77%,FEV1为ml,占FVC的74%。患者几个月后恢复正常活动,3年后其活动能力没有下降。

注:感医院胸外科的Rock供稿!

CardiothoracicSurgery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ycjy/8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