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肝癌斗争近十载领略国医大师的魅力
——论一位肝癌病人的“持久战”
患者,男,44岁。病人因右上腹胀痛不适5天,于年7月23日在湖南省医院行CT检查发现右肝占位,考虑肝癌可能性大。AFP5.8μg/L。8月4日行右肝肿块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肝细胞性肝癌Ⅱ级。术后于8月21日行肝脏介入治疗1次,为求巩固治疗于8月24日求潘老中药治疗。现症见:上腹部、右胁下间有隐痛,乏力,倦怠,食纳、夜寐可,二便调,神疲,面色萎黄,舌红有瘀斑,苔厚,脉弦细。中医诊断:肝积,肝郁脾虚、瘀毒内结证;西医诊断:肝细胞性肝癌。治以健脾疏肝、化瘀解毒为法,予以香砂六君子汤合肝复方加减:黄芪20g,党参15g,茯苓10g,白术10g,香附10g,郁金15g,陈皮10g,醋鳖甲10g,土鳖虫6g,炒麦芽20g,炒谷芽20g,重楼15g,白花蛇舌草20g,甘草5g。30剂,每日1剂,水煎服。
之后未随诊用药,直至年4月12日二诊:病人上腹隐痛,腹胀,餐后饱胀尤甚。舌红有瘀斑,苔厚,脉弦细。CT示:肝右叶结节0.6cm,考虑复发。治宜疏肝健脾,化瘀解毒,予以肝复方加减:黄芪20g,党参15g,茯苓10g,白术10g,香附10g,郁金10g,柴胡10g,醋鳖甲15g,土鳖虫10g,莪术10g,广藿香10g,炒麦芽20g,炒谷芽20g,白花蛇舌草20g,重楼15g,石见穿20g,甘草5g。15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病人坚持服用中药,并定期门诊调整处方。中药治疗直至年12月23日。
年12月27日复查B超:右肝内非均质肿块较前增大(2.7cm×1.8cm×1.9cm×1.9cm)。同日肝磁共振示:肝右后叶结节(2.1cm×2.8cm),考虑肝癌术后复发。遂于年1月6日在全麻下行右肝后叶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肝细胞性肝癌Ⅱ级。年1月16日三诊:术后病人感上痛不适,乏力,餐后饱胀,食纳差。舌淡红,边有瘀斑,苔白,脉弦细。中药以香砂六君子汤合肝复方加减。处方:黄芪30g,党参15g,茯苓10g,白术10g,三七粉5g,法半夏9g,香附10g,郁金15g,陈皮10g,醋鳖甲10g,土鳖虫6g,炒麦芽20g,炒谷芽20g,重楼15g,白花蛇舌草20g,海螵蛸15g,鸡内金15g,甘草5g。30剂,每日1剂,水煎服。
年2月20日四诊:病人上腹隐痛缓解,偶有不适,餐后稍饱胀,乏力,食纳差较前改善。舌淡红、边有瘀斑,苔白,脉弦细。B超:右肝内近胆囊区可见一稍强回声区,范围约2.7cm×1.8cm,肝癌术后改变,肝弥漫性病变,右肝内非均质回声区,建议追踪复查。CT提示:肝癌术后改变,右胸腔积液并右下肺压缩性肺部张。上方加大腹皮20g以增强理气之功。30剂,每日1剂,水煎服。后病人继续坚持门诊随诊,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处方。
年4月27日五诊:病人上腹偶有不适。舌淡红、边有瘀斑,苔白,脉弦细。复查CT提示:肝癌术后改变,右胸腔少量积液。继续以肝复方加减,坚持服用。
年1月电话随访,病人仍健在,自发病治疗,生存期近10年。
肝复方为潘老治疗肝癌的经验方,其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柴胡、香附、陈皮、醋鳖甲、桃仁、大黄、三七、生牡蛎、土鳖虫、全蝎、重楼、半枝莲等组成。临床研究显示,肝复方能缓解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症状,保护肝肾功能,抑制瘤体,延缓病情恶化,提高生存质量,可达到增效减毒、带瘤生存的目的。潘老亦基于瘀毒虚论研制出治疗肝癌的新药肝复乐。肝复乐的基本药物有:党参、醋鳖甲、蚤休、白术、黄芪、土鳖虫、大黄、桃仁、半枝莲、茯苓、三七、生牡蛎、香附、陈皮、柴胡。本方与肝复方类似,均具有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改善症状,延缓复发转移,疗效颇佳。
此病人手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近十年。潘老始终以肝复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而该病人遵从治疗方案,术后复发后仍始终坚持中医药治疗。在潘老的悉心诊治下,病人病灶稳定达2年7个月。直至年1月病灶略增大,遂将复发的病灶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肝细胞性肝癌Ⅱ级,继续肝复方加减,收到较好疗效,病人存活近10年。这足以说明,坚定不移的治疗信心对于肝癌的治疗多么重要,只有坚持治疗,才能成为人生的赢家!
肝癌的诊治过程是一个持久的战争,不仅需要医生的治疗方案,病人及家属的心态与思想也是至关重要的。病人及家属要始终保持思想放松,意志坚强,心态平和,精神愉快,只有高筑墙、广积粮,缓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就能预防癌细胞的扩散、转移。这是一场持久战,要在战略上蔑视癌细胞,但是要在战术上重视它,直至战胜它。
(本病案资料来源于湖南省医院肿瘤二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