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腹部视触叩听执业医师执业助

总原则

1、按顺序

大顺序:一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神经四肢

小顺序:每一个板块,通常都是视触叩听的顺序哦

2、按步骤

准备(病人+医生)-操作(边操作适当解说)-报告结果与致谢

体格检查腹部

执业医师和助理考试

参考视频两部

第一部

是美女表演者

经典、专业、准确

因为还有很多女同学

希望是帅哥来表演操作

好不容易又找了一个帅哥老师

来表演腹部体格检查

第二部参考视频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这里主要分享第三部分体格检查

三、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1.全身状况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

2.皮肤

3.淋巴结

(二)头颈部

1.眼

外眼检查(包括眼睑、巩膜、结膜、眼球运动)、瞳孔的大小与形状、对光反射(直、间接)、集合反射。

2.口、咽部、扁桃体。

3.颈部

甲状腺、气管、血管。

(三)胸部

1.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胸围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2.胸部触诊

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3.胸部叩诊

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4.胸部听诊

听诊方法、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5.乳房检查(视诊、触诊)

6.心脏视诊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7.心脏触诊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8.心脏叩诊

心界叩诊及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距离的测量。

9.心脏听诊

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10.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脉率、脉律。

(2)血管杂音

静脉杂音、动脉杂音。

(3)周围血管征

(四)腹部

1.腹部视诊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外形、腹围

(3)呼吸运动

(4)腹壁静脉

(5)胃肠型和蠕动波

2.腹部触诊

(1)腹壁紧张度

(2)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

(4)腹部包块

(5)液波震颤

(6)振水音

3.腹部叩诊

(1)腹部叩诊音

(2)肝浊音界

(3)移动性浊音

(4)肋脊角叩击痛

(5)膀胱叩诊

4.腹部听诊

(1)肠鸣音

(2)血管杂音

(五)脊柱、四肢、肛门

1.脊柱检查

(1)脊柱弯曲度

(2)脊柱活动度

(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2.四肢、关节检查

3.直肠指检

(六)神经

1.神经反射

(1)深反射

跟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膝反射。

(2)浅反射(腹壁反射)

2.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3.病理反射(Babinski征)

腹部检查参考资料

1.腹部视诊

·腹部外形:正常人腹部外形平坦对称;弥漫性全腹膨隆见于腹水、胃肠胀气或巨大卵巢囊肿等;局部膨隆见于肿块或肿大的脏器等;腹部凹陷如舟状者见于恶病质及严重脱水;局限性凹陷见于手术瘢痕收缩。

·腹部呼吸运动:男性和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正常人腹式呼吸运动自如;腹式呼吸运动减弱见于腹膜炎症、腹水、急性腹痛、腹腔内巨大肿物或妊娠,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膈麻痹。

·腹壁静脉:正常人一般不显露,腹壁静脉怒张见于肝硬化及上、下腔静脉梗阻,通过血流方向鉴别。

·胃肠型和胃肠蠕动波:正常人一般看不到胃肠蠕动波;幽门梗阻者上腹部可见胃型或胃蠕动波;肠梗阻可见肠型或肠蠕动波

·上腹部搏动:可见于正常较瘦者;病理情况见于腹主动脉瘤、右室肥大、肝血管瘤

·腹壁其它情况:皮疹、色素、腹纹、瘢痕、疝、脐部和腹部体毛

2.腹部听诊

·听诊

·肠鸣音:正常人为4-5次/分钟;超过10次/分钟为肠鸣音活跃,同时伴响亮、高亢、金属音为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少于正常为肠鸣音减弱;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且刺激腹部仍无肠鸣音,为肠鸣音消失;故要求听诊至少3-5分钟

·血管杂音:腹主动脉瘤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肾动脉狭窄可于脐左右处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癌肿块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壁怒张静脉可听到连续的静脉嗡鸣音。

3.腹部叩诊

·叩诊

·腹部叩诊音分布

·肝叩诊:(1)肝上界叩诊:由右锁骨中线各肋间从上至下叩诊,叩诊音由清音转为浊音即肝上界。正常人位于第5肋间,正常肝浊音区(右锁骨中线)为9-11cm。当触及肝下缘时,应叩肝上界明确肝脏是否真正肿大。(2)肝下界叩诊:肝下界与结肠、胃等空腔脏器重叠,叩诊准确性差。

·胃泡鼓音区叩诊:位于左前胸下部,呈半圆形的鼓音区,为胃内含气所致;此区缩小或消失见于脾肿大、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左叶肿大及急性胃扩张或溺水患者

·肾叩诊:正常无肾叩击痛,当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及肾周围炎时,可有不同程度叩击痛。

·膀胱叩诊:一般从脐下叩至耻骨联合上方,了解膀胱充盈度。

·移动性浊音叩诊:根据游离腹水随体位转换而发生浊音区的改变,用来检查有无腹水的存在,一般在ml以上才能扣出。

3.腹部触诊

·触诊

·触诊方法:(1)浅触诊法:用以检查腹壁的紧张度及有无压痛、肿块、搏动感;(2)深部滑行触诊法:用以检查腹腔脏器或肿块,触诊肝脾时尤其注意与呼吸运动的配合;(3)双手触诊法:主要用于肾的触诊,也可用于脾触诊;(4)深压触诊法:用于检查压痛及反跳痛;(5)冲击触诊法:用于有腹水的病人检查腹腔内肿大的脏器或肿块;(6)钩指触诊法:适于腹壁薄软者和儿童

·触诊内容:

(1)腹壁紧张度:正常腹壁柔软,紧张度增加见于腹膜炎、血腹、大量腹水;

(2)压痛及反跳痛:正常人无压痛及反跳痛,当腹腔脏器炎症未累及壁层腹膜时仅有压痛,若累及壁层腹膜即可引起反跳痛,腹膜炎三联征包括腹肌紧张度增加、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

(4)腹部包块

(5)液波震颤

(6)振水音

资料都来自于网络

给同学们参考

最后祝同学们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jszl/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