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者或家属咨询血液科相关问题,今天我就把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总结一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白血病是个什么样的病?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造血系统。造血系统也是人体的一大系统,它又称为血液系统,包括骨髓、肝脏、脾脏等造血组织和全身所有的血液。血液一向被视做“生命的河流”,是由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即血浆组成,所谓有形成分就是指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统称为血细胞,三种血细胞都有一定的数量和功能,人体的正常白细胞数为4千到1万(4~10×10*9/L),它主要发挥人体抗感染的功能;红细胞数为万到万(~×10*12/L),其作用是运输氧;而血小板数则为10万至30万(~×10*9/L),起止血的作用。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当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头痛、耳鸣等),显著的出血倾向(比如牙龈、鼻出血,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等),胸骨(或其他肋骨、四肢骨)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头痛、呕吐、黑朦、视力障碍,体重减轻,或出现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均可能提示白血病,此外还要警惕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实体瘤。
白血病的分类有哪些?
白血病分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
1、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系白血病。
a急性髓系白血病又分为M0型、M1型、M2型、M3型、M4型、M5型、M6型、M7型。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型、L2型、L3型。这是按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进行的传统的、最基本的分型。随着医学发展,急性白血病分型不断完善,目前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特点、细胞遗传学特点形成了MIC分型,更能准确、深刻反映白血病的特点及预后。
2、慢性白血病在我国最常见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其次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罕见的还有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重型粒细胞白血病等。
特殊类型:有慢粒急变、低增生型急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型白血病、组织细胞肉瘤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干细胞白血病等。
白血病的发病率是多少?
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为2.76/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1位。
我国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约5.5:1),其中急粒细胞白血病最多(1.62/10万),其次为急淋白血病(0.69/10万)、慢粒白血病(0.36/10万),慢淋白血病少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1.81:1)。成人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多见。
儿童中以急淋白血病较多见。慢粒白血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升高。慢淋白血病发病在50岁以后,才明显增多。油田和污染地区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与亚洲国家相近,低于欧美国家。
白血病的病因有哪些?
“白血病发病原因未明”,历来的医学教科书都是这么开篇的,可是,这句话对某些患者来说,可能是不确切的,因为现已发现一些因素肯定能导致白血病,这在病因学上称为危险因素(riskfactor)。与白血病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遗传和免疫等。这些危险因素,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展开论述,总之,白血病是综合原因造成的,具体到每一例白血病患者,很难确定导致其发病的确切原因是什么。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各种污染如食品污染、装修污染、环境污染包括水源和大气污染,与目前白血病发病率增加不无关系,值得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