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好病例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

肺癌仍然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癌症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据IAR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新发病例82万,死亡病例71万。目前随着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极大的延长了NSCLC患者的生存,特别是EGFR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能够从治疗中长期获益。

在精准治疗时代下,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模式在NCCNV1版指南推荐级别进一步提高,联合模式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位EGFR突变晚期NSCLC的高龄患者一线治疗接受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获益的真实病例。

患者基本信息

男,73岁,于年2月就诊,主诉反复刺激性干咳半年余,并咳血丝痰10天。

病史

患者半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刺激性干咳,未予注意,10天前出现咳血丝痰,伴有胸闷、气促,爬楼及剧烈活动时胸闷、气促加重,休息时胸闷、气促缓解,偶有刺激性咳嗽,深呼吸时自觉右下胸部疼痛,呈钝痛,无畏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肢体乏力、抽搐。我院门诊胸部CT平扫+增强:右上肺肺门旁肿物,考虑肺肿瘤并右上肺肺不张,但不排除右上肺发育不良,建议支纤镜检查。右下肺病灶,考虑:1.肺Ca;2.转移Ca。右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支气管镜检查并活检后病理提示:右肺非小细胞肺癌,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低分化腺癌。

既往史:年行冠脉介入诊治术,植入一枚支架,术后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吸烟50年余,每日20支,年7月开始戒烟。无肿瘤及其他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

PS1分,NRS0分,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正常,胸骨无叩痛。呼吸运动正常,肋间隙正常,语颤正常。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平扫+增强:右上肺肺门旁肿物,考虑肺肿瘤并右上肺肺不张,但不排除右上肺发育不良,建议支纤镜检查。右下肺病灶,考虑:1.肺Ca;2.转移Ca。右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双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散在少量感染。左下肺微小结节,考虑炎性小结节,建议随访。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

病理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并活检后病理提示:右肺非小细胞肺癌,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低分化腺癌。

免疫组化:CK(+),CK7(+),Napsin-A(+),TTF-1(+)

基因检测提示

EGFR21外显子突变。

临床诊断

右上肺低分化腺癌并淋巴结转移(cT4N2M0期Ⅲb期EGFR突变)

治疗选择

已经有研究表明,相较19del,EGFR-TKsI对LR的疗效更差;EGFR-TKIs和抗血管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理论上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强抗肿瘤活性。针对于中国人群的CTONG研究显示,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21LR突变患者mPFS达19.5个月。

厄洛替尼联合抗血管药物列入国内外指南唯一推荐EGFR-TKI,NCCN指南.V1将厄洛替尼+贝伐单抗一线治疗推荐级别由2B类提升至2A类。

治疗方案

-2月起予口服厄洛替尼mgqd靶向治疗;同时予贝伐珠单抗7.5mg/m2iv.dripD1q3w抗血管生成治疗。

治疗效果

患者服用洛瑞特2个月后右上肺占位明显缩小,效果明显,达到PR。治疗期间发生Ⅰ度皮疹,给予护肤、防晒、金银花水洗等;无高血压、蛋白尿等其它不良反应;无明显毒副反应,证实A+T治疗毒副反应轻微,适合老年患者。

年2月治疗前:右上肺明显占位(红框)

年4月治疗后:右上肺占位明显缩小(红框)

治疗心得

21外显子LR占EGFR突变的40%,且包含更高比例的合并突变。与19外显子缺失相比,EGFRTKI单药治疗LR患者的疗效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A+T模式的安全性/应用时机/TKI选择,均有大量临床研究数据佐证与19外显子缺失相比,EGFRTKI单药治疗21LR患者的疗效无法满足临床需求,A+T模式可为21LR突变人群带来19.5个月PFS,是TKI单药PFS的两倍。

厄洛替尼联合抗血管药物列入国内外指南唯一推荐EGFR-TKI,洛瑞特作为国内首仿厄洛替尼药物,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性价比高。

-END-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jszl/7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