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病例资料
杜**,男,59岁。主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半年,加重20余天。胸部CT提示为右侧胸腔积液:↓胸水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
曾做过多次胸水的相关检查,如:胸水常规、生化、细胞学、微生物学等(不详细列举),未能明确诊断。经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行内科胸腔镜检查。↓镜下表现:胸膜凸凹不平,伴有粘连。↓
胸膜活检,实时伴随ROSE:↓
ROSE:可见腺癌细胞团↑,评价取材尚可,标本送组织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肺腺癌。
划重点
“内科胸腔镜”操作的特点:
1.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医生、护士局麻下于呼吸内镜中心操作,也可于手术室局麻/全麻下操作。
2.通常采用胸壁单个小切口,切长度约1.5~2.0cm(个例除外,必要时2个小切口)。
3.严重并发症少(安全),收费低。
4.通常可获得满意的组织病理学标本。根据本团队的经验,同时可进行细胞学快速现场评价(ROSE)。
操作前准备:
血常规、凝血6项、输血前4项。
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增强CT。
停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5天或更长,改善循环类中成药也建议停用。
维持血钾、血钠等电解质在正常范围。
一般无需禁食,但建议避免饱餐。腹胀患者请禁食。
可常规口服止咳药物,如“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等。
操作前是否应用镇静、镇痛药物,由呼吸内镜中心的医生决定,请提前联系呼吸内镜中心是否需要备镇静、镇痛药物。
其它未尽事宜,请至少提前1天与呼吸内镜中心的医护人员联系。
操作后注意事项
1、操作后对体位、饮食没有特殊要求;
2、定时进行切口消毒、换药;
3、一般7-9日切口拆线。营养不良、年老、糖尿病患者、有慢性疾病者可延迟拆线。
总结“内科胸腔镜”相关的诊治技术是安全性好、诊断率高、花费低的诊疗方法,可明显提高各科胸膜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的阳性率及治疗的成功率,降低胸膜疾病患者的整体住院支出,缩短住院日,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应用,降低科室抗菌药物的DDD值。
END编审:连晓峰
图片版权所有:医院PCC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