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一个寻常且忙碌的周一早晨,医院急诊外科接收了一名这样的患者,患者身体遭小轿车意外碾压,导致胸背部剧烈疼痛,急诊完善头胸部CT发现该患者左侧2-5肋骨骨折并血胸,左肺挫裂伤;左侧胸锁关节脱位,胸骨骨折,右侧锁骨骨折,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头部无明显外伤征象。
请胸外科医生急会诊后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暂时平稳,多处骨折合并肺挫伤,预示着伤情危重,手术指征存在,尽早行肋骨内固定,可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促进快速康复。
医院手术室快速充分准备,麻醉科、胸外科、骨科多学科合作,顺利开展了以下手术。
1.术前情况
肋骨CT三维重建示:左侧2-5肋骨骨折,肺挫伤,左侧胸腔积液;左侧胸锁关节脱位,胸骨骨折,右侧锁骨骨折,右侧多发肋骨骨折。
(可见左侧第二肋断端刺入胸大肌内,左侧第三肋断端刺入胸腔内)
2.手术开始:
(1)、双腔管全麻成功后,行胸腔镜辅助下肋骨内固定+左肺修补+左胸廓成型术
友情提示:以下图片真实感强烈,晕血人士请退场。
左侧第三肋断端刺入肺内,胸腔内可见中等量新鲜不凝血,胸外科医生在胸腔镜下完成左肺修补术。
取胸骨旁、腋前线第7肋小切口进入,可避免切断胸大肌,游离第3、4、5断端,在胸腔镜辅助下予镍钛合金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肋骨。
镍钛记忆合金抓握式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左侧第二肋近端肋软骨处断裂内嵌,解剖复位后予强生线型钢板及螺钉固定;远断端刺入胸大肌,解剖复位后予镍钛合金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
(2)、患者左侧胸锁关节脱位,右侧锁骨骨折,遂请骨科医生行“左胸锁关节切开复位术+内固定术+右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3、手术顺利完成后
术后复查见骨折脱位复位位置良好,左肺复张良好,少量胸腔积液,胸管位置可。
此次手术采取了胸腔镜辅助下肋骨内固定术,且与骨科联合手术治疗,为该患者极大减少手术损伤及术后恢复的痛苦,尽可能保护了胸壁生理结构、胸腔生理内环境,加速了术后康复过程。
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方式:
1.开放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优点:进胸迅速,对于进行性血气胸等危急情况或影像学资料提示胸膜广泛钙化黏连患者,首选此手术方式。缺点:手术创伤大,对胸膜损伤大,破坏胸腔生理内环境。此手术方式定位不准确,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延长切口,大面积破坏胸壁肌肉,会导致胸廓及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延迟术后恢复。
2.胸腔镜辅助下肋骨内固定术胸腔镜辅助技术有助于术中准确定位肋骨骨折部位,减少切口选择的盲目性,缩小手术切口长度。胸腔内微创手术,对胸内脏器影响小,最大程度保护胸腔生理内环境,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可直视下观察胸内情况,术野清晰,便于术中胸腔内探查及处理,术毕在可视下协助麻醉师有效膨肺,促进术后恢复。较少损伤胸壁及肋间肌肉,减少神经及血管损伤,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也可避免术后长期疼痛及功能障碍。手术步骤:选择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或胸腔闭式引流孔作为观察孔。视胸内情况,选取单个或多个操作孔,完成血胸清理、止血、肺破裂修补术等。胸腔镜辅助下定位需要固定的肋骨骨折部位,选取一个或多个小切口完成固定。
3.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苏志勇等年首次报道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骨板骨钉胸腔内固定3例,认为此手术方式安全可行。相较传统手术或胸腔镜辅助手术,全腔镜下胸内固定手术切口更小,无需切断胸壁肌肉,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将手术创伤降到更小。但全腔镜下手术也有缺点:手术于胸腔内操作,术野局限,手术难度大,手术及麻醉时间延长;手术适应证范围小,对于肩胛骨遮挡、靠近肋软骨及脊柱骨折,由于位置过高操作困难均无法固定;目前缺乏手术需要的专用腔镜及手术器械,各种内固定材料应用缺乏大样本、大数据循证依据。以上原因使全腔镜下内固定手术无法有效开展。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成熟,围手术期整体微创理念及快速康复理念的提出,要求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如何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