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8内科呼吸系统8

胸腔积液: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仅有微量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

病因:

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产生漏出液。

2.胸膜通透性增加:产生渗出液。

3.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漏出液。

4.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5.损伤6.医源性

症状:取决于积液量和原发疾病。

1.呼吸困难最常见,>ml时可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

2.病因相伴的伴随症状。

体征:小量积液体征不明显,中至大量积液时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饱满,语颤减弱或消失,可伴有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

辅检:X线或CT检查:少量胸腔积液时患侧肋膈角变钝或消失;中量呈内低外高的弧形积液影;大量积液整个患侧胸部成致密阴影

B超检查用于估计胸腔积液的量和深度协助胸腔穿刺定位。

胸腔积液检查:对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和病因至关重要,如存在漏出液病因应避免胸腔穿刺。

外观:漏出液透明清亮,静置后不凝;渗出液颜色不一,以草黄色多见,可有凝块。血性胸液呈程度不等的洗肉水样或静脉血样;乳糜胸的胸腔积液呈乳状。

pH:正常胸液pH7.6左右,pH降低见于脓胸、食管破裂、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葡萄糖<3.3mmol/L,可能为脓胸、类风湿关节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pH和葡萄糖均低提示肿瘤广泛浸润。

治疗要点: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一)结核性胸膜炎:休息、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

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胸腔积液中的蛋白含量高,易引起胸膜粘连,故应尽早抽尽胸腔内积液防止或减轻黏连。大量胸腔积液者首次抽液量不超过ml,每周抽液2到3次,每次抽液量不超ml,直至胸腔积液完全消失;可注入链激酶预防胸膜粘连。

(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胸腔积液pH<7.2行胸腔闭式引流。抗生素需使用至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两周以上,引流为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可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

护理:1.吸氧;2.休息:卧床休息,一般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胸腔积液消失后,还需继续休养2-3个月,避免疲劳。

3.缓解胸痛:必要时用宽胶布固定胸壁以减少胸廓活动幅度减轻疼痛,或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胸腔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抽液速度、抽液量及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剧咳、大量泡沫状痰、双肺布满湿罗音,可能是胸腔抽液过快、过多、胸腔压力骤降,出现复张后肺水肿或循环衰竭,应立即停止抽液并给氧,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利尿药等。

气胸: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继发性自发性气胸:肺结核、慢阻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感染等,引起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形成肺大疱破裂。

2.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航空、潜水作业时无适当的防护措施,或从高压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抬举重物、用力过猛、剧咳、屏气等。

临床类型

1.闭合性气胸(单纯性)

2.交通性气胸(开放性)

3.张力性气胸(高压性):胸膜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腔扩大,胸膜腔内压力变小而开启,空气进入胸膜腔,不断积累可高达10—20cmH2O。

症状

1.疼痛:病人突感一侧针刺样或刀割样胸痛,持续时间较短,继而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2.呼吸困难:严重程度与有无肺部基础疾病及肺功能状态,气胸发生速度,胸膜腔内积气量及压力三个因素有关。

体征:呼吸增快,呼吸运动减弱,发绀,患侧胸部膨隆,气管向健侧移位,肋间隙增宽,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或鼓音。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降。左侧气胸并发纵隔气肿时,可在左心缘处听到与心脏搏动一致的气泡破裂音称为Hamman征。

如自发性气胸病人的呼吸频率<24次/分,心率60—次/分,血压正常,呼吸室内空气时血氧饱和度>90%,两次呼吸间说话成句,称为稳定性型气胸,否则为不稳定型。

辅检: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气胸容量的大小可依据后前位胸片上气胸线到侧胸壁的距离近似判断,距离1cm和2cm气胸容量分别占单侧胸腔容量的25%和50%,气胸线到侧胸壁的距离<2厘米时为小量气胸,>2厘米时为大量气胸。

治疗:

1、保守治疗:高浓度吸(面罩吸入10L/分)

2、排气疗法:①胸腔穿刺排气:适用于少量气胸20%以下,选择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二肋间为穿刺点,气体较多时每次抽气不超过ml,每天或隔天抽取一次。②胸腔闭式引流:对于呼吸困难、肺压缩程度较大的不稳定型气胸病人,包括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和气胸反复发作的病人,无论气胸容量多少,均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取锁骨中线外缘第二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③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对于气胸反复发作肺功能欠佳不宜手术的病人,胸腔内注入硬化剂如多西环素、无菌滑石粉等,产生无菌性胸膜炎,使两层胸膜粘连胸膜腔闭合达到预防气胸复发的目的。

并发症:包括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血气胸、脓气胸等。

护理:急性自发性气胸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等增加胸腔内压力的活动。血压平稳者取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保证病人血氧饱和度>90%,保守治疗的病人给予10L/分的高浓度吸氧。在气胸痊愈后的一个月内不进行剧烈活动,如打球跑步等。

***排气治疗病人的护理:三腔引流装置:积液腔,水封瓶和调压腔。连接胸腔引流管的玻璃管一端置于水面下1—2cm,排气管下端距离液面5cm以上,负压引流装置注意保持负压在-10到-20cmH2O之间,负压管保持在水面下10—20cm处。所有接口的地方都要用胶带加固,防止脱开。任何时候其液平面都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面60厘米。确保水封瓶中的长管末端始终在液面下1—2cm。密切观察引流管内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及有无气体自水封瓶液面逸出,若水柱波动不明显,液面未见气泡冒出,病人无胸闷呼吸困难,可能肺组织已复张,若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绀,大汗胸闷气管偏向健侧等症状体征可能引流管不畅或部分滑出胸膜腔,应立即通知医生。如出现引流液浑浊或超过70ml/h,及时通知医生。根据病情定时挤压引流管,由胸腔端向引流瓶方向挤压。搬动病人时需要用两把血管钳将引流管双重夹闭。如出现引流管不慎滑出胸腔嘱病人呼气,同时迅速用凡士林纱布及胶布封闭引流口,引流瓶上的排气管外端应用一到两层纱布包裹避免空气中尘埃或赃物进入引流瓶内。一次性引流装置可每周更换一次,非一次性引流系统需要每天更换引流瓶,更换时注意连接管和接头处的消毒,更换前用双钳夹闭引流管近心端。肺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深呼吸、咳嗽,(但应避免剧烈的咳嗽)和吹气球练习,协助病人经常变换体位,床上坐起和下地走路,以促进萎陷的肺扩张。

微语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jyjb/2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