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通过抽取少量血液,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例如,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而贫血时表现为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偏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性疾病,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等。血常规检查比较简单,一般1小时左右就能出结果。
重点观察指标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
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L;
婴儿(两周岁内)(11~12)×/L;
新生儿(15~20)×/L。
白细胞计数增多
公式生理性增高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等。
公式病理性增高
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以及一些细胞感染。
组织损伤: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肿瘤及白血病:急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尤以慢性白血病增高最多。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如肝癌、胃癌等;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某些药物中毒、烧伤等。
白细胞计数增多
公式某些感染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麻疹)。
公式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网状细胞增多症。
公式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
公式理化因素放射性物质、X线、某些抗癌药、解热镇痛药等。
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
男(4.0~5.5)×/L;
女(3.5~5.0)×/L。
红细胞计数增多
公式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增多所致。
公式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公式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计数减少
公式急性或慢性失血。
公式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公式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公式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
男~g/L;
女~g/L;
新生儿~g/L。
血红蛋白值降低
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情况,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
血红蛋白值增高
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血小板正常参考值(~)×/L。
血小板增多
公式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淋巴瘤。
公式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骨折。
公式某些恶性肿瘤、感染、缺氧。
血小板减少
公式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巨幼细胞贫血等。
公式脾功能亢进、放射病、癌的骨髓转移。
公式某些传染病或感染,如败血症、结核、伤寒等。
公式某些药物过敏,如氯霉素、抗癌药等。
血常规指标阳性怎么办危急值指标
白细胞<1.0×/L或>30×/L,血红蛋白<60g/L或>g/L,血小板<30×/L或>0×/L。
发现以上情况,医院会通知受检者马上住院,及时给予相应治疗,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重大阳性指标
白细胞<2.5×/L或>15×/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50×/L或>×/L。
发现以上情况,需在48医院做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