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成功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

自发性食管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是指健康人突然发生的邻近横膈上的食管左侧壁全层纵行撕裂。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因严重坏死性纵隔炎、内毒素休克而死亡。

来自美国芝加哥医科大学的González-Haba博士等报道了成功应用OTSC(over-the-scopeclip)系统及全覆膜金属支架(FCSEMS)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发表在近期的GIE杂志上。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既往体健,以恶心、呕吐起病,随后出现剧烈的后背痛和严重的呼吸困难,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CT显示临近食管远端的后纵隔积液积气,伴左侧胸腔积液。行左侧胸腔引医院。

急诊胃镜发现长约20-25mm的食管远端穿孔(图1),应用与OTSC配套的抓持钳靠近组织并于穿孔部位放置OTSC。为确保穿孔完全闭合,荧光镜下放置23mmx15mm的FCSEMS,并行内镜下缝合以防止支架发生移位。

图1.胃镜显示9点钟方向长约20-25mm的食管穿孔

随后,放置带有胃肠减压口的鼻空肠营养管以保证营养并防止反流。患者仍需要行双侧电视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以治疗脓胸。食管造影显示无漏出,予拔除鼻空肠营养管,嘱患者出院后流质饮食。

8周后,用内镜剪去除缝合线后取出FCSEMS,并发现OTSC仍在穿孔部位,成功闭合食管穿孔(图2)。

图2.随访胃镜发现OTSC成功闭合食管穿孔

什么是Boerhaave综合征?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误诊率及病死率高的急性危重胸部疾病。一般是指健康人突然发生的食管破裂,即非直接创伤、非异物、非食管及邻近器官疾病引起的食管全层破裂,也有称呕吐性食管破裂、压力性食管破裂及非损伤性食管破裂等。

自发性食管破裂有90%以上是因剧烈呕吐时腹内压突然升高引起,由于中下段食管肌层以平滑肌为主,肌层薄,缺乏纵行肌的扩张缓冲,又处于负压的胸腔内,周围缺少包裹组织,因此最容易发生破裂。

国内有人将本病分为纵隔型、液气胸型和瘘管型三种类型。呕吐、胸痛和皮下气肿为本病三联征,但临床上有40%的患者缺乏此典型症状,约75%的患者主诉为上腹痛,并放射至胸背部,常伴腹肌紧张,酷似急腹症。呼吸困难多与疼痛同时发生,此外,食管破裂所引起的纵隔、胸膜感染,多为杂菌性,临床表现凶险,进展迅速。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出现上腹剧痛,腹肌紧张应该鉴别的疾病有消化道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肠穿孔等;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的疾病有自发性气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心肌梗死、食管黏膜撕裂症、肺栓塞等。本病病死率与发病距有效治疗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一经确诊应急诊手术,越早越好。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且无法控制病情恶化。

综上所述,当临床上遇到剧烈呕吐后突发胸背痛、呼吸困难甚至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及早治疗,而本篇病例报道成功应用内镜技术治疗Boerhaave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编辑:罗妍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jyjb/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