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肝博士
“肝穿”是用肝活检针,从患者体内获取肝脏组织,并将由穿刺所得组织块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等检查,从而直接了解肝脏病理变化,常用于明确肝脏疾病诊断及发病机制、监测肝脏病情变化或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的重要检查方法。
除了“肝穿”,临床上常用的穿刺手段还有“胸穿”“肾穿”“骨穿”等等,想必大家也是听说过的。肝穿刺虽为有创检查,但痛苦极小,患者基本能够耐受,且观察肝组织细胞清晰直观,是诊断、鉴别各类肝脏病变的“金标准”。
一、为什么要进行肝穿刺检查?
①明确肝脏病变的性质、程度和活动性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能直接了解肝组织病理变化,并可以做出较客观、精确诊断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对于通过其他方法不能确定肿瘤性质的患者,取得病理是做出诊断的金标准。
②有利于多种肝病的鉴别诊断
许多临床诊断比较困难的慢性肝病,如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结核、肝肉芽肿、血吸虫病、肝肿瘤、脂肪肝、肝脓肿、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及各种代谢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肝糖原累积病、肝脏淀粉样变性)等,往往需要通过肝穿刺来了解病人的肝脏病变,为明确诊断提供重要的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依据。
③鉴别黄疸的性质和原因
临床上有些黄疸往往难以确定病因,这就需要进行肝活检。它可以确定黄疸是胆红素代谢障碍,或是肝细胞性黄疸,还是胆汁淤积所致,是病毒性还是药物引起。不同的病因,预后和治疗是完全不同的,只有诊断清楚,才能制定正确的诊疗方案。
④可以进行诊断性治疗
在B超或CT引导下,有目的性地肝穿刺,可开展肝脓肿穿刺排脓、注射药物,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等。
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一般有哪些?
①穿刺部位疼痛,一般可以忍受,无需特殊处理;
②穿刺部位出血,出血量一般都很少,很快会停止;
③穿刺后气(血)胸,常见于严重肺气肿病人,B超引导下肝穿基本可以避免;
④穿刺后胆漏,常见于肝内外胆道梗阻,较为罕见;
⑤穿刺后死亡,多为穿刺后出血或继发严重感染而未得到及时准确治疗,极其罕见。
三、哪些人群不适合做肝活检?
1.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血友病、海绵状肝血管病、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明显减少者;
2.大量腹水或者黄疸患者;
3.严重贫血或者一般情况差的患者;
4.肝昏迷患者;
5.严重肝外阻塞性黄疸伴肝囊肿大患者;
6.肝缩小或者肝浊音界叩不清患者;
7.疑为肝包虫病或肝血管瘤患者;
8.严重心、肺、肾疾病或其功能衰竭患者;
9.右侧脓胸、膈下脓肿、胸腔积液或其他脏器有急性疾病者,穿刺处局部感染者;
10.严重高血压(收缩压24kPa)患者;
11.儿童、老年人等不能合作的患者。
四、肝穿刺术前要做哪些准备?
1.患者要了解穿刺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患者要保持好心情,不要紧张以便配合和医生进行穿刺;
3.医生要为患者做好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酶原时间、胸部X线、心电图等各项化验检查;
4.医生要在穿刺前为患者测量血压、脉搏;
5.患者要排空小便、放松心情。
五、肝穿刺术后注意事项
①为了尽量避免上述并发症,做完肝穿回病房后,应右侧卧位或者仰卧位至少6h;②并在穿刺后的最初24h内(可予以心电监护),每15~30min测脉搏、血压1次,如无明显变化,可改为每小时1次,共6次;③如果出现脉搏增快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应立即紧急处理(如有出血征象,应考虑输血,如有气血胸征象,应考虑胸腔穿刺),必要时,可请外科紧急会诊;在肝穿术后一周之内,都应该避免重体力劳动、大力咳嗽、便秘和剧烈活动如长跑、骑自行车、体操等。
肝穿刺用于临床已有余年的历史,穿刺器械和操作方法都在不断改进,现在普遍采用的一秒钟肝穿刺法,方便安全,成功率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只要作好肝穿前的各项检查工作及术后护理,患者配合度高,医生技术操作熟练,肝穿刺一般来讲没有危险性,并且没有明显的痛感。*文章系本平台转载,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推荐阅读
1、新冠后遗症大量涌现!重要器官严重损伤,揭开残忍真相……
2、活久见!医院医院:在住院部5个楼层纵火
3、中医对肝纤维化逆转的认识与治疗
4、逆转肝纤维化,9kPa是否为抗纤起点的关键时机?
5、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年)
小伙伴们好,跟大家说句悄悄话。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