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六医middot微生活恩爱老

 情人节特辑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医院里,住着十余对老年夫妻。他们中,有的已经90多岁高龄,一起携手走过60多年的风风雨雨。他们中,子女都很孝顺,绝大部分是因为一方患病住院,另一方舍不得而相随陪伴,疾病并未能将他们分开,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日子。

他们,有着那个年代专属的含蓄质朴,很多不过情人节,甚至不知道情人节,但他们的不离不弃、相依相伴,对婚姻的坚守与承诺,对彼此的珍惜与扶持,平静温馨,弥足珍贵,也许是对这个节日最美好、最浪漫的诠释。今天,我们从中选出了其中的6对,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故事。也借此机会,祝天下父母情人节快乐!

执手夕阳下相伴以终老

  “想要给你一个简单的幸福,就是牵手陪你看日落、看日出;想要给你一个简单的幸福,可以和你在天地间自由漫步……让我们每一天都充满那欢笑和幸福”,采访完张爷爷和李奶奶,望着二老手挽手在走廊上散着步,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这首歌词。

  张爷爷92岁,是一名离休干部,李奶奶89岁,是一名退休教师。他们于年结婚,至今已携手走过65年的风风雨雨。

  走进病房时,张爷爷和李奶奶正坐在一起看歌舞小品节目,伴随着新春的喜庆气息,两位老人脸上时不时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二老虽已高龄,却精神矍铄,逻辑清晰,尤其是李奶奶,很是健谈。

  去年3月,张爷爷不慎摔倒,导致骨折,术后住进七病室,李奶奶放心不下,也陪着住在一起,“(我们一起生活)65年了,不容易,舍不得他一个人”。   经过10个多月的康复治疗,现在张爷爷恢复很好,已能独自一人平稳走路。但李奶奶时常还是不放心,每次都手拉着手陪着他一起走,或是张爷爷推着轮椅走,李奶奶在一旁跟着。这份只属于他俩之间的小浪漫,让人羡慕。   “她一直照顾我,我这一辈子生活上基本都靠她,没有她,不可能有这么好”,望着一起生活了64年的老伴,张爷爷眼神坚定而又饱含柔情,用最简单、直白、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对她的依恋和感激。   “他20多岁时得过肺结核,那时医疗条件差,不好治;30多岁时得了胃溃疡,切掉了三分之二的胃;40多岁时,得过胸膜炎,导致胸腔积液,曾高烧39度多,三个月不退;60多岁时得了声带癌,治疗了两年多才好转”,李奶奶回忆着往事,跨越时间的距离,仍能感受到她当年的担心和关切。张爷爷在旁边安静地听着,时不时默契补充着。

  也许是一起经历过那么多的病痛,张爷爷、李奶奶对现在的生活格外珍惜。因张爷爷还患有胰腺炎,说发病就发病,医院里有医疗保障,将会继续住下去,“他每一次得的病都很危险,都是要命的病,活到现在不容易,我们很珍惜现在的每一天。我会在这里陪着他住下去,希望他好好活着,活着的每一天都感到快乐幸福”。

  采访结束后,张爷爷、李奶奶默契地同时起身到走廊上散步。张爷爷习惯性地将李奶奶的手握着。他俩手牵着手,夕阳余晖透过走廊玻璃门,映照在他们身上,温馨与幸福在黄昏中久久定格。

即使你已不认得我我仍要陪着你

  病魔面前见真情。

  在七病室,不离不弃、呵护照顾因患阿尔兹海默症已不认得自己的妻子8年多的黄爷爷,几乎人人皆知。他用时间和行动诠释和证明了执指之手与子偕老、不离不弃白首相依。

  年,彭奶奶患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开始是记忆不好,后来越来越严重,连家人都不认识,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彭奶奶住院后,子女考虑黄爷爷也上了年纪,不想让他来,但黄爷爷放心不下彭奶奶一个人,也跟着住了进来。

  在病房,摆放着三张普通病床,黄爷爷和彭奶奶的床紧紧相邻,靠近房屋里面,两床中间摆放着一张已经磨旧的靠椅。83岁的彭奶奶躺在病床上,身体不停移动,双手不停拉扯可以够得到的东西,嘴里说着只有黄爷爷才能听得懂的话。为了彭奶奶能舒服的躺着,黄爷爷差不多每隔5分钟就要从座椅上起身帮她移动身体。这样的动作,黄爷爷每天默默重复着。为了照顾好彭奶奶,黄爷爷基本不出病房,每天都待在病床旁。

  下午5点,黄爷爷才舍得离开床旁来到阳台,将彭奶奶喜欢吃的东西打成流质,盛好,端到彭奶奶病床边的床头柜上,然后轻轻扶起她,再端起碗,一勺一勺喂给她吃。而这时,彭奶奶也会及时中止别人听不懂的话语,停下一直活动的双手,像个小女孩一样乖巧地张开嘴吃饭。吃完饭后,彭奶奶会像往常一样说声“谢谢”。

  彭奶奶已无法和人正常交流,也不怎么认得张爷爷。但这并不影响张爷爷对她的呵护。彭奶奶患病后,之前不会做家务、不会做饭的黄爷爷,很快学会了做饭,还掌握了做针线活的技巧。去年11月开始,彭奶奶开始不喜欢吃饭菜,彭爷爷就耐心将食物打成流质,一口一口喂给彭奶奶吃。除此之外,黄爷爷每天还会耐心地给老伴擦身、清理大小便。

  “我以前是单位的中层管理干部,工作特别忙,家里的事情很少管,都是她一个人忙里忙外”,黄爷爷说,“我们年2月结的婚,感情一直都很好,她现在这样了,我不能丢下她一个人,即使她不认得我,我也要好好照顾她,陪她走下去”。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但再深的感情,又有多少能抵得住床前久病和记忆缺失。

  眼前这份长久的守候和呵护,不禁令人动容。

什么是陪伴,什么是心安,你是答案

  “老伴”,是个令人动容的字眼。

  在七病室病房里,87岁的黄爷爷拿着放大镜看着报纸,80岁的老伴戴奶奶坐在一旁,时不时帮着老伴整理下报纸。他们就这么坐着,很少说话。60年相依相伴,让他们无论怎样都有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旁边的花架上,一盆绿萝长得郁郁葱葱。整个房间,温馨安静。

  年,黄爷爷因中风导致偏瘫,医院。戴奶奶首日并未陪着一起,一整天都感到心神不宁,放心不下。次日,医院陪住。“我们两个人从没有分开过,突然一下子不在一起,感觉整个人都不踏实。所以,我要陪着他,不想离开他”,戴奶奶说。

  每天,戴奶奶5点多钟就起床,自己收拾好后,才轻轻把老伴唤醒,协助老伴洗漱后,又会帮他做20多分钟的按摩,然后,再一起去散步,陪伴着他去做康复治疗,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经过治疗,目前,黄爷爷身体恢复的不错,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他有糖尿病,喜欢吃汤菜,又有点贪吃,血糖高是不能多吃这些的,所以嘛,我每天得监督着”,戴奶奶略似责怪但又幸福地说着,“我每天啊,都给他调配好饭菜,尤其注意弄些青菜”。“她菜做得好,多亏了她”,听到这,黄爷爷移开手中的报纸,略带夸赞地回应着。

  “老伴老伴,人老了,就得有个伴。我身体好,就要陪着他、照顾他,不陪着,不安心”,戴奶奶望着在一旁读报的黄爷爷,安静地微笑着。

  柴米油盐,执手相伴,其乐融融,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画面。

  爱到最后是陪伴,陪到最后是心安。他们那一辈人,有着特有的含蓄与矜持,不会很外露地表达感情。但心里有爱,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流露爱。白首之时,有一个知冷知热懂你的人陪伴,话说家常,言笑晏晏,这不就是很多人期待的幸福吗?

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

  72岁的刘爷爷因患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卧床三年,生活不能自理,住在五病室。70岁的廖奶奶一直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呵护着。

  “老公啊,你以前总是跟我讲,你要坚强地活着,跟病魔作斗争,现在,你也要这样好好地活下去,我需要你,你不是还说要陪我去公园散步吗”,走进病房时,廖奶奶正温柔地陪着刘爷爷聊着天,尽管刘爷爷已无法说话回应。

  上个世纪60年代,刘爷爷、廖奶奶是一同从湘潭去平江的知青,后来相知相恋,于年结婚,相濡以沫了50年。刘爷爷没有生病前,老两口每天上午一起送完孙女上学后,都会去公园散散步,下午廖奶奶会打打麻将,而刘爷爷则会看看报纸,生活平淡而幸福。年,刘爷爷不幸罹患脑梗,平淡幸福的生活戛然而止。年,刘爷爷又突发脑溢血,处于昏迷无意识状态。

  “看着昏迷状态的他,我感觉天塌了”,廖奶奶说,“想着以前他对我的好,我告诉他,‘以前我身体不好,都是你体贴我、照顾我,现在你病了,我一定会照顾好你,让你醒过来’”。从此,廖奶奶每天拉着老伴的手,凑在耳边拉着家常,说着他们最疼爱的孙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不时还亲吻他的额头。刘爷爷以前爱听音乐、爱唱歌,廖奶奶就每天放着他喜欢的音乐,他的床头一直挂着一个红色的收音机。廖奶奶自己的身体也不怎么好,年纪也大了,但每天坚持定时为刘爷爷翻身、按摩、擦澡……也许是被廖奶奶的深情打动,刘爷爷后来渐渐有了知觉和反应。现在每当刘爷爷有一会儿没看到廖奶奶时,眼睛就会四处张望寻找,仿佛一刻也离不开廖奶奶。

  “我身体不怎么好,有很严重的心脏病,他以前就一直鼓励、安慰我,‘老婆,我们要坚强地生活着,跟病魔作斗争’、‘你不要着急,我是家里的男人,不管遇到什么有我呢’。有时,年幼的儿子调皮,为了不让我操心,他就悄悄把他们喊到公园去谈心,让他们要懂事听话,不要淘气……他一直对我好”,廖奶奶一边握着刘爷爷的手,一边述说着,说着说着,忍不住眼眶湿润。而躺在床上的刘爷爷听到那句“他一直对我好”时,就望向了廖奶奶,眼角留下了泪水,似乎这正是他想对她说的。

  当我们走出病房,转身关门时,看见廖奶奶又一次深情亲吻老伴的额头。

  虽然现在刘爷爷还是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但每天能看着他、陪着她、照顾他,对于廖奶奶来说,无疑也是幸福的。

  在平淡中相濡以沫,在患难中相扶相持,这才是爱情婚姻的应有的模样。

你病了,我更得陪着你、珍惜你

  87岁的齐爷爷和83岁的老伴周奶奶住在五病室同一间病房,病床紧挨着。3年前,周奶奶因骨折、中风后瘫痪,住进五病室。一起生活了一辈子,齐爷爷舍不得老伴,跟着住进来。

  齐爷爷年轻时,在部队从事情报工作,曾参加过平定59年的西藏叛乱工作。周奶奶是齐爷爷接的兵,两人因此相识,并于年结婚,从此两人相依相伴、相濡以沫。年,他们离开部队时,出于对周奶奶的依恋,原本老家在山西的齐爷爷,跟着周奶奶来到了她的老家湘潭。

  周奶奶现在卧床,手脚不能动弹。齐爷爷每天陪着她、看着他,陪她说话、散步。周奶奶看到齐爷爷时,会流露出开心的眼神,而每当隔断时间没看到齐爷爷时,就会四处寻找。

  医护人员以及照顾周奶奶的养老护理员都说,齐爷爷对待周奶奶特别体贴、耐心,每当医生告知哪些东西吃了对周奶奶好或者周奶奶想吃、喜欢吃的,齐爷爷都会捡最好的买来。周奶奶喜欢吃苹果,齐爷爷就每天请护理员将苹果打成流质,喂周奶奶吃。

  “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感情,感情就是要相互关爱、相互扶持、相互珍惜,她病了,我更得陪着她、珍惜她”,齐爷爷推着周奶奶,在走廊上慢慢散着步。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齐爷爷无疑在说着最动人的情话。

你病了这么多年,希望能好起来,晚年我们一起幸福生活

  西方的结婚誓词中写道:“我愿意她(他)成为我的妻子(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65岁的张阿姨结婚时虽没说过这句誓词,却是它的忠实践行者。

  在四病室,69岁的段伯伯躺在病床上。段伯伯系负伤退伍军人,身体一直不太好。年,突发脑溢血,生活不能自理。张阿姨一直不离不弃,医院求医,十几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年,段伯伯开始卧床,大小便失禁,遂住进四病室。住院后,每天张阿姨都会早早处理好家里事情,然后准时赶到病床前,陪段伯伯说话,给他擦澡、按摩、清理大小便。

  “我和他结婚41年了,他22岁负伤,身体一直不太好。以前,我们的经济条件也不行,八几年的时候,他的单位效益开始不好,年破产,我在97年下岗。所以年他脑溢血后,我们的生活是很困难的,但总算熬过来了”,张阿姨轻描淡写地说着,但我们能体会到,既要照顾患病的丈夫,又要赚钱养家,对于一个女人来讲,是多么的不容易。

  “儿子在外地工作,老段他不能没有我,我必须把他照顾好”,张阿姨一边说着,一边给老伴按摩手部。

  也许是久病之故,段伯伯脾气不好,但从不会对张阿姨发脾气,“他脾气不好,得由我来哄着,一般我一哄就好了,他不对我发脾气”。

  “老段啊,我每天给你按摩,你病了这么多年,多么希望能好起来,晚年我们一起幸福生活”,张阿姨握着段伯伯的手,期盼着。

声明

本号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等公开渠道,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jyjb/6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