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男性患者近两个月反复胸闷、气促,近日病情加重于4月1日由急诊入院。检查后发现患者心电图呈心房颤动,st-t改变。胸部CT提示心影增大,两侧胸腔积液。射血分数41%,左心增大伴左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提示扩张性心肌病。右房增大,二尖瓣重度返流,三尖瓣中度返流,轻度肺动脉高压,冠脉造影:未见血管明显狭窄。经过我院心内科会诊考虑“原发扩张性心肌病”,给予慢性心衰、房颤标准化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
术前胸片
术后胸片
我院心内科赵秀娣专家团队针对患者情况,考虑单纯房颤射频消融对该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符合房室结消融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适应症,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医院专家指导下,于4月11日成功为该患者实施“房室结消融+希浦系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无胸闷气促,自我感觉良好。
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人类的心脏能够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离不开正常运行的心脏兴奋传导系统。这个系统的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心跳节律和频率,威胁生命。
近年来,以电流刺激心脏的人工心脏起搏技术,让很多心律失常患者“起死回生”。其中,通过直接刺激希氏束使心脏电活动主要通过希氏-浦肯野纤维系统(希浦系统)传导来同步激动心室,真正实现了生理性起搏,希氏束起搏(HBP)成为当前起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通过起搏希氏束或左束支,使电激动沿心脏传导系统下传,最大限度地维持正常心脏传导顺序,保证双室室内室间同步收缩,是理论上最符合生理的起搏方式。
相比较传统的心尖部起搏、双心室同步起搏相比,HBP可获得更好的电学同步性,并有获得更好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升趋势,即更好的改善心衰。
这种手术方式目医院完成,此例手术在我院成功实施,标志着上虞房颤合并心衰患者治疗新时代的到来,相信我院心内科团队能为上虞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手术中的赵秀娣主任
赵秀娣,心内科主任医师。上虞区百名青年英才,上虞房颤中心主任。年至年先后至浙大一院、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现任绍兴市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委员、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委委员、绍兴市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擅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冠脉介入以及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冠心病等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四全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