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30日,医院内分泌肾病科针对一位反复发热病人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参加此次会诊的有:脾胃病科主任王文兰(主任中医师)、重症监护病区主任王姝莲(副主任中医师)、放射科主任马永丰(主治医师)、营养科副主任郭潇(主治医师)、检验科李丽娟(主管检验技师)、药剂科刘孟伟(药剂师)、医务科副主任刘学平(主治医师)及内分泌肾病科全体医生。
王晨露住院医师汇报病历:患者主因间断发热5天,腹痛1天入院。既往史:血小板增多症病史10年,继发骨髓纤维化化疗后1年余;脾切除术后2年;冠心病病史1年余;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1年余,现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12.5ug1/日”;胸腰椎椎体多发骨质破坏半年;中度肺动脉高压病史半年;3个月前曾患肺部感染,经治疗后好转;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病史3个月,平时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骨结核不除外病史2月余。否认其他病史。对“奥美拉唑、吗啡片、曲马多片、乳酸左氧氟沙星”过敏。查体:T38.0℃P90次/分R11次/分BP/62mmHg,神清合作,面色萎黄,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轻度充血。颈软,无抵抗;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分,心腹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03-08)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增宽V1呈QS型T波改变(IaVL,V2,V3,V4,V5,V6)。心肌标志物:B型钠尿肽前体.0pgml↑,肌钙蛋白T10.8pg/ml;D-二聚体0.mg/L↑。胸部+上、下腹CT示:1.双肺野背侧坠积性炎性改变;2.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胸膜肥厚;3.贫血;4.心包少量积液;5.脾脏切除术后;6.胆囊饱满,请结合临床;7.结肠内容物积聚,乙状结肠内积气;8.所见胸腰椎改变,结合病史符合骨髓纤维瘤表现。(-03-09)便常规示:大便潜血阳性↑,红细胞满视野个P,白细胞8-12可见少量脓球团个/HP。(-03-28)胸部CT示:1.双肺野背侧坠积性炎性改变:与前片比较,病灶范围较前略扩大;2.右肺上叶钙化灶;左侧胸腔积液,两侧胸膜肥厚;3.贫血;4.心包少量积液;5.脾脏切除术后;6.胆囊饱满;7.膀胱及尿道插管影;8.所见胸腰椎改变结合病史符合骨髓纤维瘤表现。(-03-29)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增宽,异常Q/q波(ⅢV1),r波递增不良(V3),T波倒置(V2、V3、V3、V4、V5)。心脏彩超示:二尖瓣返流(轻度)三尖瓣及主动脉瓣返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腹腔彩超示:左上腹部部分肠管稍增宽。胸腔彩超示:左侧胸腔积液。肝胆胰脾彩超示:脾脏切除术后肝、胆、胰目前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04-08)胸部CT示:考虑两肺炎性病变、增殖性病变左侧膈面升高,性质待查;胸膜心包增厚伴积液,心影及大血管增大伴钙化影。痰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核菌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阴性,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白细胞25LP,上皮细胞25/P(G+球菌成对中量G+球菌成链少量,G-杆菌少量,G-球菌成对少量,可见少量真菌孢子及假丝↑。结核抗体、血沉、血培养+药敏试验、降钙素原、便培养+药敏、淀粉酶、布氏杆菌均未见异常。诊断:1.肺炎;2.泌尿系感染;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继发骨髓纤维化化疗后;4.胸腰椎椎体多发骨质破坏;5.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6.肝功能不全;7.低蛋白血症;8.低钠血症。诊疗经过:入院后根据化验及影像结果,予以替加环素、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亚胺培南等抗感染。入院至今反复出现发热,结合-04-23日痰培养发现真菌,予氟康唑注射液0.2g1/日。给子静点复方甘草酸单铵以保肝,间断静点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氨基酸、人血白蛋白等以营养支持。口服药:芦可替尼,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12.5ug、羟基脲片0.5g、氨酚羟考酮片一次口服2片每隔8小时一次。
李丽娟主管检验技师分析:根据该患者多次血培养结果,均未培养出致病细菌。痰培养结果虽为多重耐药菌,考虑为口腔定植细菌所致,标本留取不规范,该患者多次反复更换抗生素品种及用量,存在过度用药情况,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菌群失调。建议停止使用抗生素。
刘孟伟药剂师分析: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化验指标提示患者发热与感染关系不大,不是炎性发热。医院带回的治疗方案不适用患者现在的病情,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情况。
马永丰主治医师分析:该患者现阶段发热与肺炎相关性不大,是一个并发症,并非原发病,考虑患者长期卧床,为坠积性肺炎。此外,心包、胸腔积液与此次发热无关。应积极查找感染灶,寻找原发病。
郭潇主治医师分析:该患者病情适合高蛋白、低脂类饮食、少量多餐。现有的营养液(TPF)由于脂肪含量过高,不适用于该患者,营养科可以针对性的给予该患者自制肠内营养液,以改善患者营养不足的情况。
王姝莲副主任中医师分析:患者长期不规律的发热,与其原发病骨髓纤维化有关,存在基因变异、病情进展的可能,建议患者再次骨穿检查、基因序列测定,明确病情,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王文兰主任中医师分析:1.患者反复血培养未见细菌增长、发热不规律,结合肺CT,首先除外肺部感染所致发热,而患者有骨髓纤维化基础病,长期口服芦可替尼、羟考酮等药物,有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体温升高的可能。2.不典型结核,患者长期卧床,营养差、体质虚弱,易感因素较多,不能除外结核菌感染,需进一步完善结核方面检查,如结核T细胞检测。3.患者有甲减病史,甲减、亚甲炎等亦可以导致发热,复查甲状腺功能,明确甲状腺病情。4.该患者不除外病情进展和基因变异的情况,建议患者再次行基因检测及骨穿。
贾荷花副主任中医师总结发言:患者面色苍白,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发热证型,可以适当静点参麦注射液以益气固脱、养阴生津。此外,感谢各位能参加此次多学科会诊,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能更好的调整治疗方案,完善相关检查,为患者解决问题。
图文:王晨露
编审:樊安利
签发:张海龙
温馨提示
医院
市级文明单位
医院
医院
医院
河北省中医药先进单位
医院
医院
医院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医德医风建设示范单位
城乡居民患者起付线直降元
城乡居民患者报销政策
医院级别
起付线
报销起付线直降元
医院
元
医院
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