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说健康
医院肿瘤一科主任谭松
普及医学健康知识,了解中医药诊疗
一病一效方
肺癌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严重的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各类恶性肿瘤的前列,并且肺癌在中国是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虽然目前可通过手术、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手段治疗肺癌,但手术后的肿瘤复发问题、化疗药物的有效性、放化疗导致的毒副反应及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成为制约肺癌疗效提高的重要原因。
针对晚期肺癌治疗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医院肿瘤一科通过系统梳理,传承改良和临床经验总结,运用矾贝散结胶囊和运气针法等中医药疗法,全程参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各个阶段的治疗,已取得确切疗效,为广大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肿瘤一科主任谭松为患者诊病
谭松主任及其团队查房
中药抗肿瘤:扶正驱邪并重效强力宏
当前,肺癌治疗普遍存在预后不佳的情况,而医院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力状况及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赵先生时值古稀之年确诊为“肺腺癌”,行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1年发现双肺多发转移,到医院就诊。“入院后,按照肺癌诊治规范进行化疗,诱导化疗后均使用中药、中成药维持治疗,自术后复发通过姑息化疗联合中医药维持治疗达2年生存期。两年后,病情再次进展,由于患者拒绝使用化疗、再次基因检测及靶向治疗,治疗方案改为单纯中医药治疗。时至今日,3年的中药和中成药治疗,虽然期间肿瘤有缓慢进展,但生活质量很好。”医院肿瘤一科主任谭松告诉记者,正常肺癌晚期不适合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平均的生存时间就只有13个月左右,而这名患者自复发转移至今已经5年了,生活状态良好,饮食起居几乎不受影响。
“正虚邪滞”是医院肿瘤一科通过多年的研究分析逐渐形成的肺癌病机观点,在病机的基础上,形成了“扶正驱邪并重”的治疗理论。“矾贝散结胶囊则是在治疗理论的指导下,结合20年其前期平安散结方的临床使用经验形成的,具有效强力宏、驱邪不伤正的优势,能够有效达到扶正补虚、使人强壮的功效,兼有抗菌杀虫止泻作用。”谭松介绍道。
矾贝散结胶囊主要成分是白矾、贝母、郁金、醋莪术、蜂房、仙鹤草、枳壳、猫爪草等。不仅能够实现化痰祛瘀、解毒消肿、理气止痛、消炎化积等抗肿瘤作用,还能有效延长靶向药物耐药性的发生周期,减缓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55岁的孙女士因肺癌癌细胞多发转移,突发癫痫入院治疗,病情严重,生命危在旦夕。“入院时,患者有明显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查发现,除肺部外,脑、骨都出现癌细胞的转移,诊断为晚期肺癌,予以口服靶向联合中医药治疗方案,治疗后肿瘤缩小,症状明显减轻。一年后,患者出现新发骨转移病灶、腹腔淋巴结转移,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化疗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方案,并中成药、中药维持治疗,以巩固化疗疗效,延长化疗至进展的时间,治疗期间虽有肿瘤缓慢增大,但治疗无痛苦,无明显不适症状,能够正常生活,”谭松说。
年,医院医院肿瘤学科带头人侯爱画带领下,开展的“矾贝散结联合靶向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项目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矾贝散结胶囊联合靶向相比单纯靶向治疗可以延长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良好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谭松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中医药联合免疫治疗、中医药联合微创治疗,在临床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肿瘤一科中医临床护理
铜砭刮痧治疗
揿针
扶正散穴位贴敷
中医综合治疗提高肺癌患者生存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当前,晚期肺癌的生存时间已由之前的2—3个月,增长至30个月甚至以上。中医药参与肺癌治疗对早期肺癌患者而言,可以通过中医药调整体质,进一步预防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晚期患者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外治法,通过中医药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55岁的张女士确诊肺癌,手术完全切除的情况下,出现两次复发,口服靶向药物无效,同时出现了胸腔积液,来到医院寻求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前期确定了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化疗期间,患者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同时,还进行了中医外治法,艾灸和穴位贴敷,帮助患者体质及胸水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化疗后,患者始终坚持中医药综合治疗,包括静脉滴注抗肿瘤中成药,口服中药汤剂联合中医外治法,基本无明显不良反应,体力一天天好转,病情持续平稳,至今已经带瘤生存5年多,患者已恢复正常生活,回归家庭和社会。”谭松告诉记者。
大多数肺癌患者都会伴有胸腔积液、咳、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医院肿瘤一科通过中医外治法,在肺癌并发症和症状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帮助患者进一步减轻疾病的痛苦。“中药封包可减轻患者胸腔积液,穴位贴敷可改善肺癌的咳喘的症状,六气针法则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喘、胸闷、头晕等类似的症状。”谭松介绍道。
谭松主任为患者行六气针法治疗
其中,六气针法是谭松师从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并在科室广泛开展,逐渐发展为科室特色疗法。“六气针法是在人体三阴三阳六气盛衰运行节律的理论指导下,发现在全身随处可作为开阖枢太极图,在相应部位进行针灸,有针对性的治疗相应症状。
丛女士肺癌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每日咳喘剧烈,夜不得卧,在外院服用激素,憋喘稍好转,但咳嗽不减。特别在凌晨2点到4点咳嗽剧烈不断。同时还有口苦、怕冷、自汗出,眠差等症状。“针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发病时间,给予患者六气针法治疗,当晚即安睡,联合运气汤药口服,针药联合应用3天不再咳嗽。”
许多肺癌患者在复查时发现肿瘤缩小,觉得稳定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谭松指出,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消瘤不是最终目的,活得久、活得好才是关键。“肿瘤的发生就像杂草和土壤一样,肿瘤就是杂草,体质就是土壤,西医的治疗只是单纯的把杂草拔除,看似已经根治,实则还是给杂草的生长保留了适合的土壤条件,然而通过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可以逐渐改善土壤,即使不能全面改变,但可以减少或者推迟甚至不再生长这种杂草。”
每年的11月是全球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