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49568.html

一.概述

尘肺(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职业病之一。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两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尘肺结节融合团块、胸膜病变等。

二.临床表现

早期尘肺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或有轻微症状,往往被患者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尘肺病的症状逐渐加重,主要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全身症状。

三.影像学表现

CT影像学表现为:肺野内可见圆形或不规则的阴影,位置多在两上肺后段和两肺下叶背段及后基底段,常对称出现,密度较高,可见多发砂粒样钙化影;病灶边界清楚,周围有明显的肺气肿;大阴影的长轴常与后肋垂直,不受叶间裂的限制,大阴影常呈“八字形”或“腊肠状”,长径多与肋骨走形垂直,外缘部分光滑,内缘靠近肺门及上纵隔。呈镰刀形或不规则团块状,后缘较光滑与后胸壁平行,前缘形态不规则;如为团块状可有分叶或粗大毛刺。胸膜病变表现为局限性的胸膜增厚、弥漫性的胸膜增厚和胸腔积液,可以有钙化。

ab:肺小叶间隔增厚(黑色细箭示串珠状粟粒结节);c:尘肺全肺磨玻璃影和胸膜增厚(黑色燕尾箭),白色粗箭示牵拉支气管扩张;d:矽肺全肺结节影(白色燕尾箭示矽肺团块影)

两肺弥漫性分布类圆形小结节,阴影边缘较为模糊且密度低,阴影边缘锋利且密度高,少量结节存在钙化现象。

CT胸片可见,大阴影主要在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两侧大致对称分布,与后胸壁平行,由密集小阴影聚集形成。

此病例为尘肺并机化性肺炎,A、B为入院时胸部CT示左上肺实变、磨玻璃影;C、D为抗感染治疗12d后左上肺病灶明显吸收,右上中叶新增大片实变影;E、F为激素治疗10d后双肺病变明显吸收

四.鉴别诊断:

(1)尘肺与特发性肺纤维化鉴别:常发生于中年人群体,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影像学图像表现为存在模糊状小斑片影、条索影或网状影,病变部位多为下肺区,晚期纤维化会加重且范围变广,存在肺动脉高压,病程进展快;尘肺其病因明确,与接触尘史有关,肺门淋巴结钙化呈现蛋壳样,特异性高,肺内存在团块型变化,常会并发肺动脉高压、支气管炎等,病程进展较慢且持续时间较长。

(2)尘肺与肺结节鉴别:结节病多见于年青人,常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影像学可见粟粒状或结节状影,散在分布,以肺门或两中下为多,晚期呈肺弥漫性纤维化改变,可见广泛网状、点片状或结节状阴影,结节病可侵犯骨骼。尘肺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无全身淋巴结肿大,无骨骼表现

(3)尘肺与栗粒型肺转移瘤鉴别:均匀分布于全肺野且大小相同,小结节边缘清晰,多发生在中肺野与下肺野,常见有磨玻璃征,病变分布在小叶实质和肺中外带;尘肺主要病变部位为中上肺野,分布在小叶中心与内中带背侧,少见有磨玻璃征。

(4)尘肺与粟粒性肺结核结节鉴别:粟粒性肺结核主要CT表现为全肺野均匀分布,大小一致,磨玻璃征常见,边缘清楚的小结节,病变多位于中下肺野,以肺中外带及小叶实质分布。而尘肺患者病变位于中上肺野,以内中带背侧及小叶中心分布为主,磨玻璃征少见。

参考文献:

[1]戚晓晖.尘肺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3(15):66-67.

[2]王成霞,柳澄,仇路,邱菊,闫成凤,王宁宁,王焕强.铝尘肺与矽肺患者胸部CT影像特征的对照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39(7):-.DOI:10./cma.j.cn--.

[3]张宏英,钟艳芬,毛雅云,张秀娟,刘加夫,翁恒,林清.尘肺并机化性肺炎5例临床诊治及影像特点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37(22):-.DOI:10./cma.j.issn.-X..22..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jyzd/9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