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很阳光,性格外向,老是爱说爱笑的,上课听课也很认真,只是一放学就回家,还利用业余时间给班级、系里的黑板报画插图,是个热心人。”直到当年11月27日,赵瑞向同学求助,称自己父亲摔倒了。刘苗老师不放心,家访时才发现了真相。
渐渐明白,长大了懂了,你确老了,小时候就很崇拜你,从出生到你的怀里,到上学你都为我遮风挡雨。现在我可以了,我想凭自己本事保护你为你遮风挡雨,每次在自己最委屈最害怕最无助的时候就想你想听听你的声音爸爸,每次喜欢给你打电话,在女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会想我身体里面留着你的血,没有什么打不到的。
世界上最疼我的人走了
年1月15日,冰雪交融的寒冷天气在汉中市开始转暖,这天上午,天上下起了小雨。再有一个整月时间,就是传统的春节,距离市区10公里的宗营镇已经开始有了年味的讯息。
傍晚时分,汉中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14级10班学生赵瑞,照顾父亲赵秋种吃过晚饭后,在出租屋内复习功课。再过三天时间就是期末考试,她已经给自己和父亲订好了24日返回老家宝鸡市扶风县王家台村的长途汽车票。
这天一大早,久病卧床的赵秋种醒来后感觉精神特别好,脸上有了久违的红润,连声音也洪亮了许多。饭口时他两次提到,过年时多割几斤肉,炒了年后带过来改善伙食。在他看来,女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把好吃的都让给了父亲,这些年没少受苦。
正准备到学校上晚自习的赵瑞,看到父亲的双手比以往抖动得更厉害了,她心头一紧,鼓动父亲“到镇上的卫生院打些营养针,不然,6个小时的返乡路,身体会吃不消的。”赵秋种却一再强调,自己还能扛得住。
赵瑞连忙到街上的药店给父亲买补充体能的营养药品,回到出租屋时,发现父亲裹着被子全身抽动,已经不会说话了。这是赵秋种3年前被查出重症肺结核后,最严重的一次发病表现。
19岁的赵瑞一下子懵了,医院和学校求救,然后抱紧父亲,希望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父亲逐渐变冷的身体。她不住鼓励道:爸爸,你可要挺住,你会没事的。我们还要回家过年,我还要带你一起上学、上班、看世界。
等到医生和老师、同学赶来后,赵秋种已经喝不进去水了。“爸爸就这样在我怀里走了。他虚弱的像个孩子。我两次用手帮他闭上眼睛,发现一松手,他又睁开眼看着我。”
19年前,出生6天的赵瑞被人发现遗弃在野外。30出头的赵秋种闻讯后跑了过去,解开棉袄把孩子揣到怀里,此后一直当亲闺女一样收养。
爷爷买来奶羊,奶奶亲手侍养,赵秋种早出晚归揽活,为了不让女儿赵瑞受后妈的欺负,他选择了终身不娶。
赵瑞的爷爷在年因病去世,年奶奶也与世长辞,年父亲的去世让赵瑞至今也想不通:我一辈子就这一个爸爸,他多坚强呀,我们父女相依为命,他怎么能变卦,抛下我一个人?
“这个世界上最疼我的人都走了。”赵瑞红着眼圈,摩挲着手腕上奶奶留给自己的银手镯和父亲遗留下的一串佛珠,喃喃自语:父亲走后,医生告诉她肺部有一个结核病灶钙化点。对于父亲留给自己的这个遗物,学医出身的赵瑞称,自己一点也不后悔。
在女儿说笑的时候,你说你在怎么厉害是什么人走到哪里都是我的女儿,当我生病的时候你开车晚上急急慌慌带我去找医生,当下雨天别的同样爸妈来接,我看见那背影难受想你怎么不接我,其实我都知道你不方便,我回去给你发脾气,后来天气晴朗了你会接我,虽然你每次说,但我心里有多么幸福,
15岁那年的叛逆,其实爸爸对不起,在你沉默的那一次,我恨不得打自己。
在我最困难最想哭的时候我就想你,在怎么艰难我都不怕,只要爸爸好着,天就没有塌,你就是我的一切。
你老笑,爸爸我从来不发现你老了,但现在我发现你真的老了,头发白了,爸爸等我实习工作咱们父女俩一起走。。。。。。
不要担心我,我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夸的,我会加油。
父亲的眼泪让我坚强
赵秋种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右腿跛行,上下楼梯都要紧抓扶梯,严防摔倒。28岁时给生产队铡草,右手的食指、中指被机器从根部切断。在乡亲眼里,这个残疾人不服输,憋着一股心劲,还是一个会书画的文化人,雕刻的作品在市上还获过奖。
收养赵瑞后,他为了照顾女儿,开过商店,一直耕种着4亩责任田,后来凭着心灵手巧,在砖厂做机修工,每天能有六七十元收入。“本来砖厂不想要他这个残疾人,知道他收养了一个弃婴,比亲生女儿还心疼,就照顾了一个一个额外名额。”村民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为此,赵秋种一直很感恩,不但把厂子里的活干了,还经常帮村民义务修理自行车、三轮车。
上小学时,同学中经常有人会用赵秋种的身体残疾和赵瑞的养女身份,嘲笑他们父女,赵秋种总会劝解女儿不必计较,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回答。
年爷爷去世后,赵瑞每天除了上学,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包揽了做饭、洗衣服等全部家务。“当时我处于叛逆期,心里就想不通,为什么我就要这么辛苦?我为什么没有妈妈,为什么这么小就要像大人一样做家务?我们会什么要过苦日子?”
自己的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可是想到这些就脑子里“乱糟糟地一片空白”,经常出了家门,骑着自行车到野外,不想说话,就是漫无目的地来回徘徊。
老师将她谎称家里有事逃学的事实告知给家里,父亲在路边的田头找到了赵瑞。
赵秋种面对女儿憋屈的哭诉,编撰了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你母亲是一个护士,生你时难产去世了。她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你的出生。
“那天,我爸爸在我面前哭了,这是他唯一一次在我面前流泪。”赵瑞回忆道,父亲严肃而认真地向他强调:家里虽然穷,但还没到讨饭的地步。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养大,成为一名有知识,懂感恩的坚强姑娘。
“以后我从亲戚那里知道了我的身世,了解到父亲当年住院得到了护士的悉心照料,他认为护士是最好的女人,她们的工作是最高尚的职业。”赵瑞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宝鸡市的一所护理学校。
年4月,赵秋种开始出现发烧、咳嗽,气喘等症状。医院做检查。他推脱说这是年轻时抽烟留下的后遗症。“在小诊所买药吃实在不行了,他才医院。”医生告诉赵瑞,她的父亲患上了重症肺结核,左耳也失聪了。肺部形成了大面积的空洞,胸腔里的积液已经让肺叶顶到了角落,“真不敢相信,这个病人在这么多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病情稍有好转,赵秋种就强行出院回家休养。“父亲住院花了5万元,报销医药费后,连忙把借来的两万元外债还了。”赵瑞从亲戚口中获悉,父亲一医院,结果把供给女儿上学的一万元存款也用到吃药上了。为了积攒这笔钱,他已经戒烟三年,滴酒不沾,拖着残缺的身体坚持打工,直到被病魔扑倒在床,一病不起。
人生就像过往的隧道,黑色昏暗的路,永远看不到光明的出口,跌跌撞撞的摔倒了从新爬起来走,黑暗的路灯像过往的星星照亮你不孤单的身影。走啊走,走完了童年,走完了青春,走完了青年,走完了花甲之年。也走到了出口。
忽然回头止不住的心酸一切以物是人非,随风飘散了,一生也走到了尽头,自己确已经永远的消失。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次黑暗中我寻找出路,已会坚强。
但愿一切尽在不言中。
打工养活三口人的15岁家长
“我们家里四口人,父亲、奶奶、爷爷三个都是病人。”因残因病被拖入贫穷漩涡的这个家,让少年时期的赵瑞就明白了生活的艰难。
“这孩子小时候也很少玩过,她要帮着放羊、割草、做家务。每年寒暑假都要和家人把地里的活路做完。她压菜油还是一把好手。”在村民印象里,赵瑞几乎没穿过新衣服,他和父亲的穿戴都是亲戚和村民送的。
年寒假前一个月,15岁的赵瑞和一帮同学踏上了开往苏州的列车,开始为期三个月的打工时段。按照厂里的规定,工人每月有两天的假期。除过春节期间全厂停机三天,赵瑞再也没有休过假,她说加班会拿到双倍的工资。
返校后,她要加倍努力学习,把拉下来的课程补上,并且通过考试。虽然很辛苦,但是很高兴,因为三个月的辛劳,让她拿到了大约1.2万元的薪水,除了按期缴纳学费,还能贴补家用。“我只给身上留元,用于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活开销。”
当时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月给饭卡充值元,就能在一个月内,每日三餐尽饱吃。“我经常每天只吃一顿饭,节余下来的就能在下一个月用得上。”赵瑞在学校里参加了打扫卫生,管理多媒体教室的勤工俭学活动,每月能有多元的工资。“我要用这些钱坚持5个月。每月最多花元,月也能撑下来。实在饿了,就喝水。我已经习惯了饿肚子,吃多了容易把苦日子忘了。”
三年中专求学阶段,赵瑞在寒暑假的打工收入,加上他们一家四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着这个贫病家庭的全部生活开销。赵瑞非常享受全家人把自己称作家长的这个称号,她说,爷爷奶奶非常疼爱自己,父女两人更像知心朋友,经常相互开导、鼓励,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家庭里,自己感觉很知足。
年6月,中专毕业的赵瑞要在新学期,到汉中市完成两年的大专阶段学习。这时候,父亲赵秋种的病情再次加重,生活已经不能自理。“我不能荒废学业,更不能丢下病重的父亲,孤身一人在家,无人照料。”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她这个一家之长再次拿定了主意:背起父亲去上学。
“我们父女两人在外地生活,这需要一大笔费用,这个钱还要我来赚。”7月流火季,赵瑞怀揣0元南下打工。“这次运气不好,找了三家厂子都碰了壁。”靠着45元一箱方便面,她支撑了一个月。8月底的一天,家里突然打来电话,告知赵秋种病危,赵瑞连忙返乡,医院。
我知道爸爸不放心我,他需要我的照顾。
面对每年六七千元的学费犯了难。赵秋种拍着胸脯说家里有钱赵秋种经常自豪地对乡亲们说,自己虽然家贫,但是女儿自强自立很有出息。
每次回家她都会自豪地搂着父亲的脖子说:在家里表现的不错。我带你去吃好吃的,作为奖励。
还账也是替父亲感恩社会
年9月的开学季,赵瑞向班主任刘苗老师电话请假,解释说自己父亲因病住院治疗,不能按时到校。9月15日来校报到时,她又向系里提出走读申请,方便照顾住在校外养病的父亲。
“屋子里只有两张床,连一把椅子都没有。地上放着炉子和锅、碗,生活用品简单到极致。”刘苗老师获悉赵瑞父女生活艰难的窘境后,留下自己口袋里的钱,同时发动班里的同学捐款。但是赵瑞说什么也不接受,她说马上要放假了,同学们要买车票回家,应该都不宽裕。
为了不耽误上课,赵瑞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帮助父亲上厕所、洗嗽、吃过早饭后,她小跑着赶往学校上7点钟的早读课。
中午下课后,她又要小跑着回家帮父亲翻身,还要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下午放学必须先赶到菜市场,采买第二天三餐必须的蔬菜。晚上临睡前,赵瑞都要帮父亲擦澡,她说父亲一再强调,做人就要干净、精神。
同桌屈紫晨每次听到赵瑞“肚子里咕咕叫个不停,”都会不由分说去食堂买来一份吃的。“我知道她又舍不得吃饭,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给父亲买鸡蛋牛奶等营养品了。”
赵秋种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坚决反对晚上关灯。赵瑞在父亲睡着后,就把灯关了,然后一个小时后让手机振动叫醒自己,开灯观察父亲有无异常变化。
赵秋医院,一下子花了元,这笔开销让他和女儿赵瑞的生活再次陷入捉襟见肘。
为了给父亲加强营养,赵瑞这才接受了同学们的捐助。父亲去世后,校方给她提供了元的贫困补助,护理系全体师生捐款1.1万元帮助赵瑞渡过难关。校方告诉记者,通过依托“奖、贷、勤、助、补、减(免)”六位一体的资助管理体系,尽最大努力为赵瑞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其完成学业。
一周前记者见到赵瑞时,她高兴地说,自己已经住进了学校的集体宿舍,还竞聘上了班级的宣传委员,每天也能吃饱饭了。父亲去世后,赵瑞替父亲偿还了0元的外债。
“现在我还有0元的外债,到本学期末应该就还清了。以后工作了,我想先把元以上的捐款也能还回去,再还元的。毕竟大家都不容易。”
得知赵瑞通过勤工俭学和从低保款中克扣自己在还债,当初借钱的一位亲戚坚决拒收还款。赵瑞解释说,自己还账也是替父亲在感恩这个社会当初给自己一家的帮助。生活可以清苦,但做人不能丢了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