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典到非瘟,看中医神奇魅力
成都蓄康生物科技整理
第一篇
送瘟神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诗歌赏析
一个小小的血吸虫的肆虐,深深刺痛了一颗伟大的心。一个残暴的瘟君的覆灭,大大激发了一份磅礴的情。
当毛泽东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为害极广的的血吸虫病时,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个时刻系念着人民的领袖,他激动不已,彻夜难眠,感慨和热忱化作了这两首七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赤诚之心和爱国爱民之情,闪射出了灿烂的艺术光辉。
第一首
诗人回顾过去,描述了瘟神给中国带来的无穷灾难。首联“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抒发了诗人的悲愤心情。祖国的南方,向来以鱼米之乡著称,这里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可是,一个小小的血吸虫竟使大好河山萧杀黯淡,就连华佗这样的名医奈之不何。“绿水青山”与“枉自多”对举,“华佗”与“无奈”相联,强烈的反差、对比,寄寓了诗人多么深厚的感情,又饱含了人民大众多少苦楚!颔联“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千村”“万户”极言受灾地域之广,受灾人数之多;旧中国到处是人的地狱,鬼的天堂!颈联“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道出人民寻求解脱灾祸的强烈呼声。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人们寻遍长天,看过无数的星河。然而,年年岁岁惨况依然,苦难依旧,人们到哪里去寻求帮助他们解脱疾病、消灭瘟君的救星呢?通过“坐地”“巡天”的超凡想象,诗的尾联引出了神话传说中天河边的牛郎:“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牛郎是劳动人民的化身神,他当然关心着人民的疾苦,要问“瘟神”肆虐之“事”。如何回答呢?诗人的答词是:一切悲欢离合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过去了。这样写,人间天上浑然一体,极大地开拓了诗词包容的时空领域和思想蕴含,写出了旧中国带给人民的灾祸,那是天怒人怨,世所难容,不仅有力地结束了这一首小诗,而且巧妙地过渡到了第二首。
第二首
情绪热烈、语调高亢,与第一首感情抑郁、语义哽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联“春风杨柳万千条”二句即是一幅意气飞扬的画面。在经历了冰封雪裹的严冬之后,新春大地万物复苏,一片欣欣向荣。如今的南方春天,千万条杨柳随风飘拂,景象格外优美。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在封建社会,这对于地位极其低下的民众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即使是那些认识到了“民可载舟,民可覆舟”的明君圣主,也仍是站在历史的对立面,把民众当成负载自己功业的工具。集领袖与诗人与一身的毛泽东作为人民的儿子,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及其创造历史的作用,因而写出了“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这句诗,表达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期待与歌颂,也表达了毛泽东真正民主的人本思想。解放了的人民,确定了社会主人的地位,本质力量得到了淋漓的发挥,让高山低头,令河水让路,将扼住人们命运的瘟神彻底消灭,这样的人民是真正的神、真正的舜尧。诗人用一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心,唱出了热情澎湃的心声,一扫封建君主蔑视人民群众、封建文人轻视百姓的历史唯心主义陈腐见解,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人民的关怀、推崇。
颔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景物完全化为了情思,自然景物变得通人心、随人意,人与美丽的景色交融一体。暮春的落花飘入水中,随人的心意翻着锦浪,一座座青山相互连同,就象专为人们搭起的凌波之桥,整个中国呈现出一派兴盛的气象。此时的水和山,仍然是从前的“绿水青山”,可在旧时代,山河被瘟神糟蹋,虽多亦枉然。到了新时代,人人成为舜尧,山水也焕发青春,大地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面貌。
颈联“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歌颂了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伟力。“五岭”绵延在南方,“三河”奔腾于北国,这两个地名,代表了整个中国。不论在祖国何处,皆是银锄齐挥、铁臂同摇,人民群众的凌云之志,山河动容。诗人以高妙的艺术手腕,只用两句话就概括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雄伟场面,令人叹服。同时,诗句中还渗透了诗人“力拔山兮”的伟岸精神和自力更生的进取意识。诗人“人定胜天”的思想,化成美妙的诗句,闪射出了动人心魄的魅力。
创作背景
全诗名为“送瘟神”,但第二首的前六句却不见瘟神的影子,只在尾联点出“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在前六句中,诗人对此已作了暗示。正是由于消灭了瘟神,人民才可以这么扬眉吐气,河山才这样妖娆动人。可以想象,六亿人民皆成舜尧,意气风发,改天换地,完成了许多前人所不敢想象的事业,对付小小的血吸虫当然不在话下,瘟神必然逃脱不了灭亡的下场。诗人称瘟神为“瘟君”,实乃一种讽刺戏谑的口吻,充分显示了人民的信心和力量,辛辣嘲笑瘟神(一切反动派)的无能和无奈。“照天烧”三字,是全诗的结穴,象征中国人民不仅能消灭血吸虫病,同时也能改变“东亚病夫”和贫穷落后的形象,也能扫除一切大大小小的瘟神和一切害人虫,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后世影响
毛泽东是具有革命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送瘟神》二首便是其革命浪漫主义的杰作之一。在诗中,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神奇的想象、多变的画面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示。既有理想,又有现实;既有科学,又有神话;既有对旧时代人民苦难生活的叹息,又有为新时代人民壮举的喝彩。情致高昂,想象丰富。诗人的才情得到了极致的展现,诗作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第二篇
战非瘟,必先识非瘟。
中西医结合识非洲猪瘟
周友成都市蓄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创
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引起的一类热性、斑疹性、高度接触性、猪传染病,ASF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ASF于年首次在肯尼亚被报道,年8月3日,在我国沈阳市沈北区确诊首例ASF,目前已有30多个省级行政区先后确诊发生了ASF。至今,ASF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了近年,但没有有效的疫苗、没有特效的药物进行防控,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防控ASF,技术层面我们怎么办?中医瘟疫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诊治方法、方药、经验,如吴又可撰写《温疫论》得“达原饮”方药、余师愚撰写《疫疹一得》传“清瘟败毒饮”方药;吴鞠通三焦辨证、叶天士四分辨证理论等;年蒲辅周中医治乙脑、年中西医结合抗非典、年中西结合战流感等等。故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控ASF实有必要和可行。
1、我国ASF、ASFV的特点
1.1:辽宁省沈阳市沈北区猪场非洲猪瘟情况
该猪场存栏头,发病猪场累计死亡47头,据了解,死亡猪多为kg的大猪。剩余存栏生猪头。该起疫情的病死率很高(%),但发病率较低,发病高峰期死亡10头左右,平常日均死亡3头左右。此外,同群未见异常、临床健康的猪,随机采集30头猪的抗凝血、血清样品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提示该起疫情毒株的群内传播能力或有一定局限性。
对刚病死的2头猪剖检发现:脾脏极度肿大,严重梗死,质脆易碎,其中一头猪脾肿大至少10倍,一头猪脾肿大5~7倍;肺出血、质硬,有间质性肺炎变化;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变;胃浆膜面弥漫性出血;肾肿胀明显、色淡,未见出血点;扁桃体见陈旧性出血。
p72基因片段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样本病毒属于基因II型,与目前在俄罗斯和东欧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
1.2、连云港连成牧业
存栏头,8月15号,2号猪舍生猪开始发热,上午发病3头,下午突然死亡;16号发病10头,死亡8头;17号发病头,死亡23头;18号发病头,死亡26头,19号死亡18头,多为心衰致死。共发病头,死亡88头,发病率13%,死亡率14%。认为属于强毒株。
临床症状,皮肤黄染、点状出血;鼻腔流白色泡沫、或带血;便血;肛门温度41-42℃,猪群打堆,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猪呼吸困难,侧卧,腹式呼吸;肥猪有的急性突然死亡,死前有划水样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大脾为正常脾脏的3-6倍以上,呈暗红色或者黑色、质地硬、肠淋巴结出血肿胀如紫葡萄;气管内充满白色泡沫,肺淤血水肿。腹腔积液,胆囊出血。
1.3、黑龙江佳木斯
佳木斯市郊区长青乡范家屯某养殖户共养殖生猪87头(其中母猪2头,育肥猪69头,仔猪16头)。从9月1日起,育肥猪陆续发病,至9月3日共有29头发病,6头死亡;至9月4日累计发病39头,死亡12头。其所在的范家屯共有养猪户11个,共养生猪头,其他猪场未见异常。
佳木斯市向阳区和平村某养殖户发现自家饲养的生猪有不明原因死亡情况,经调查,该养殖户共养殖生猪头(其中母猪2头,育肥猪头,仔猪10头)。9月3日发现生猪不明原因死亡,至9月5日累计发病26头,死亡10头,均为育肥猪。其所在的和平村共有养猪户12个,共养生猪头,其他猪未见异常。
临床症状:发病猪体温41~42℃,皮肤发红,呼吸困难,不愿运动或少动,同时伴有呕吐,有的猪排血便。
剖检病变:剖检6头病死猪,3头病死猪的脾脏显著肿大(大黑脾),呈暗黑褐色,边缘钝圆,触之易碎,切面多汁;胸腔积液颜色呈黑红色,血液凝固不良;肺脏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肝脏有瘀血、易碎;肾脏有瘀血斑,有的可见散在出血点;胃黏膜充血、出血,胃底部可见瘀血斑;肠道严重出血,腹部淋巴结切面多汁,肠系膜淋巴结出血严重。
从我国流行的这场瘟毒-ASFV来看,ASF呈现发展快、变化速、来势凶、病势重、威胁大等特点,即病势凶猛,传变迅速,损伤脏腑经络、耗损气血津液,机体表现热毒炽盛、亡阳衰竭而死。
2、中西医结合解读ASF、ASFV
2.1、火毒逆传,气血两燔
目前,我国流行的主要是ASFV强毒株,病程从几小时-7天不等,有个别猪出现暴死,猪首先表现卫分证(发热、怕冷打堆,是由里证郁结浮越于外所致,假卫分证。),然后病情迅速恶化逆传心包,出现营分证和血分证(高温达40~42℃、皮肤发绀、发红、出血点、出血斑,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昏睡,有的便血、鼻血,有的黄染等;解剖见心脏外膜出血、心包积液;肝脾肿大。),死亡率%。从中医关于瘟疫卫气营血正传和逆传的辩证规律来看,短暂的卫分证,迅速逆传心包,出现气(营)血两燔证型的临床特点,非洲猪瘟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快、变化速、来势凶、病势重、威胁大等特点。
临床上,在一些地方母猪发病明显,我认为主要是母猪带毒严重,母猪属于多年养殖动物,一直处于繁殖周期中,长期定位栏生活,持续繁殖就是持续应激;蓝耳、圆环等阳性率高,为ASFV进入扁桃体打开了门户;霉菌及其毒素和药物等引起的肝肾损伤(泪斑、眼屎、蛋白尿等);贫血(母猪背脊渗血、体液调节下降);营养和饲喂等造成的便秘等等,这无论从中医的“同气相求学说”、还是现代医学的免疫-体液调节都能很好的认识。另外,从流行病学角度看,母猪与饲养员高度接触的机会最多,非瘟病毒极易通过饲养员传播给母猪。
2.2、火毒炽盛,迫血妄行
血得寒则凝、得温则通、得热则妄行。热为阳邪,其性酷烈,蟠灼营血,致使血液沸腾,继而妄行不循血府,溢于脉外,正如柳宝治所说:“血为热所迫,不安其络,因而上溢下来”。临床证见:耳、四肢、腹背部皮肤发红、发绀、出血点、出血斑(血肿)、粪便带血。解剖后见,脏腑、肠系膜淋巴结(临床有的猪肠道大量出血时,肠系膜淋巴结似紫葡萄状就少见了。)等出血;特别是皮肤出血不严重的肠道出血特别严重等。
据最新研究显示,ASFV感染毛细血管、动脉、静脉和淋巴结附近的巨噬细胞,引起血管损伤,内皮细胞结构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加之凝血因子的变化,导致相应组织、器官出现出血、浆液性渗出、血栓、梗死、DIC等病理变化。如肺血管巨噬细胞病变引起的肺间质水肿、内脏的严重出血、腹腔等积液。
2.3、火毒内炽,伤津耗血
火毒逆传,邪热入营血,迫血外行,消耗营阴,证见出血、胸腔心包腹腔大量积液,病猪便秘与腹泻交替(热结旁流),血便。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临床表现饮水、尿短少黄;哺乳母猪无乳;心神失养而沉郁嗜睡。
2.4、火毒熏灼,血络瘀阻
《金匮要略》指出:“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丹溪心法六郁》中也提出“血受温热,久必凝淤。”《温热经纬》:“热毒壅内,络气阻遇。”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叶天士曾谓:“火毒盛而蔽其气,淤其血。”王清任则更进一步指出:“血受热煎熬成块”,说明温热火毒奎滞阻碍气血运行,从而导致脉络淤阻。证见:病猪高热持续,耳朵、皮肤发红、发绀、发紫等,皮肤色泽昏暗(实际是肌肉内出血,所以有的地方反馈病猪皮下出血点、斑少);解剖肝脾肿大。
2.5、火毒横逆,扰神动风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藏神与心主血脉,二者密切相关,血是心的物质基础,心血充足,心神得养,则皮毛光彩精神倍。证见:病猪精神沉郁、嗜睡、对周围环境反应低下,甚至消失(临床反馈,发病前,有的商品猪呈兴奋状态,可见此病传变之快)。《灵枢?本神》提到:“肝藏血,血舍魂。”,《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热毒伤津耗血、血络瘀阻,肝血不足,血不养筋。证见:病猪嗜卧、后肢不能站立、不愿运动或少动、走路摇晃等。
2.6、火毒郁滞,水浊内阻
热毒炽盛,不但动血出血留淤、炼伤阴血津液,而且能影响三焦气化功能,使水谷津液不能正常敷布,反而停积成为有害的“痰饮邪毒”,证见心包、胸腹腔积液;以致阴津不足与痰饮蓄积并存,成湿热交织状,交阻肝胆,证见:皮肤泛黄、呕吐;交阻脾胃,证见:腹泻等。
2.7、火毒熏灼,侵扰血海
妊娠母猪,因邪热炽盛,熏灼脏腑,迫血妄行,侵扰血海,损伤胎气,冲任失固,致母猪流产等,正如朱丹溪所说:“胎漏多因于血热”。证见:重胎母猪流产、病程短、死亡快。
所以,猪感染ASFV,气血耗损、脏腑经络破坏、气机不畅、正气不存,考虑到猪的经济价值、疾病的危害性,猪场一旦发病、或者检测阳性,猪必须马上淘汰、做好消毒、落实生物安全措施等。从目前临床反馈来看,如果整个猪场母猪商品猪都点发,猪场关闭;整栋猪舍点状散发,整栋淘汰;整栏猪个别点发,整栏淘汰;早发现早淘汰早消毒早隔离,同时结合中医药,能有效阻断非洲猪瘟蔓延。
2.8、猪感染ASFV的潜伏期特点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ASFV能够通过呼吸道(鼻腔)、消化道(扁桃体)以及肌肉等多种途径感染猪只,从口腔感染时首先在扁桃体、下颌淋巴结或其他局部淋巴结中复制,之后病毒随血液或淋巴液扩散,形成病毒血症,并前往其他二级器官复制,在肝脏、肺脏、骨髓、肾脏、肠道中都能检出病毒的存在。ASFV感染初期的主要靶细胞是存在于组织中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病毒在其中复制并随之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随后病毒开始大量感染其他类型的细胞,已确定的细胞种类包括:肝细胞、肝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扁桃体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网状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外周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自然感染的猪,潜伏期4-19天不等(强毒株4天左右)。
正常情况下,非洲猪瘟病毒随着疾病的发展应该有这样传变过程:传染源-易感动物-潜伏期-前驱期-临诊经过期-终结期(死亡),那临床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从传染源--易感动物-潜伏期-前驱期就戛然而止,猪表现出明显的低感染率(5-15%),而且同栏猪群中也有很多健康的。这就是这个非洲猪瘟病毒的弱点,即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同时在疑似感染的潜伏期的猪体内,非洲猪瘟传变很慢,也就是说“非洲猪瘟病毒-扁桃体-二级器官复制”传变很慢,甚至是中断。正所谓《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尽管在ASFV感染的潜伏期,猪处于“健康”状态,但ASFV已经在猪体内大肆流传,从浅表的扁桃体、鼻粘膜下淋巴组织,到脏腑、脊髓、血液等。从中医角度看,火毒(ASFV)此时已潜伏三焦(上焦、中焦、下焦)、往来表里(卫分、气分、营分、血分),这有力的佐证了杨栗山在对疠气致病的认识,“凡见表证,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这也极大地丰富了瘟疫学的卫气营血辨证思想,强毒株的急性ASF一旦表现出临床症状即呈营血证。从临床反馈来看,处于ASF潜伏期的斤左右的商品猪有收腹动作、腰腹部肌肉震颤、个别猪在栏内“欢跳”(欢跳后发呆,与正常的猪欢蹦不一样,眼光无神,严重的越栏。)、眼睛分泌物多(有的眼泪发红)等。
所以,只要我们充分运用好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采取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功能与结构、动态与静态、临床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检查等相结合,综合分析、判断病因、区分病机、掌握病理,就一定能做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科学诊断,组方遣药,降服ASFV,根治ASF。
第三篇
非典15年,回顾出神入化的中医“抗非”,中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来源互联网)
导读15年前,病毒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从中国的南方蔓延到北方,让很多人的家庭变得残缺。急救车呼啸而至,小区被隔离,四处喷洒消毒液的医护人员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许多人还记得,电视新闻里不断通报的死亡人数,每一天都在展示着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无常。
作者:不理
历史回顾
15年前,SARS于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迅速席卷全球,直至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
?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只要经历过的人,或许这辈子也没有办法将它彻底的从脑海中抹去,那满城尽带白口罩、居委会组织人员封闭居民楼进行隔离、空旷的北京大街还有那随时出现在面前的温度测试仪……这些都将成为我们这代人的永久回忆。
(带着口罩表演芭蕾舞的小朋友)(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医生在街上给司机测量体温)(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大医院)(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非典期间空空的北京大街)(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15年过去了,我们没办法忘记,也不能忘记。即便是现在,还有几百人承受着非典治愈的后遗症折磨,还有无数长眠在地下抗击非典的英雄等待我们去祭奠。
年,为了抢救生命,激素类药物曾被大量用于非典紧急治疗,激素的副作用导致部分患者股骨头坏死和肺部纤维化,被称为非典后遗症。
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是非典死亡、后遗症的主要原因[1]
北京滥用激素的情况比广州严重,所以北京的死亡率和后遗症都比广州高。广东的非典病人股骨头坏死发病率很低,只有2.4%,医院达到30%。这和激素用量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治疗SARS的最终评价:
结果表明,尽管文献发表数量众多,但仍无法得出结论支持利巴韦林、皮质类固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I型干扰素、静注免疫球蛋白和恢复期血清疗法等在SARS暴发期间对SARS患者的治疗益处,其中有些方法甚至可能有害。
西医杀人无罪,中医救人无功。
中医与非典
大疫之前敢担当(新闻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抗非”十年回顾》)
SARS肆虐之际,87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听说有些地区不允许中医参与诊治SARS,他毅然执笔向国家建言。
中医药界不能袖手旁观。应该积极参与抗非实践,在临床方面采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
随后党和政府发出号召,要求重视并发挥中医药作用,让中医药医护人员参与抗非,贡献他们的力量。
时年88岁的岭南温病学家、全国名老中医刘仕昌教授仍多次深入临床一线,直接指导、会诊SARS病人。当年春节期间,刘仕昌教授正患脚伤,但他一接到参加“怪病”会诊通知,二话没说就登上了开医院的专车。
名老中医们不顾年事已高,日夜钻研中医的诊治方法,或到病区查房指导抢救,或到院外参加会诊辨别疑难,诠释了新时期的“大医精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名老中医们的真实写照。
邓铁涛教授认为对病毒性疾病的攻克,中医自有其优势。[2]
年石家庄流行乙型脑炎,师仲景法用白虎汤疗效超世界水平,并不因为中医无微生物学说而束手无策。
年北京乙脑流行,白虎汤效果不明显,蒲辅周用温病之法,疗效又达90%。
年广州流行乙型脑炎,邓铁涛先生曾参加救治,为暑热伏湿之证,凡舌苔转厚者必不死,暑湿得外达故也,统计中医之疗效亦达90%,且无后遗症。
上世纪60年代广东麻疹流行,番禺等地麻疹肺炎死婴不少,用透疹清热之法,死亡病例便被制止。
广州上世纪60年代亦曾流行流感,用吴又可法——达原饮又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医虽无细菌学说,但细菌早已被概括于“邪气”之中。
吴又可的戾气、厉气、杂气学说,已非常接近对微生物的认识。
但温病的病原说发展到吴瑭,却使中医理论从另一角度认识了发热性传染性及流行性疾病,提出独特的温病病因理论。
这一理论,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极高的科学性,足以破解中医虽无细菌学说,仍然能治疗急性传染病之道理所在。
邓铁涛教授认为该病属于中医春温病伏湿之证,病机以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并易耗气挟瘀,甚则内闭喘脱为特点。
全国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彭胜权是岭南温病学专家。
他指出,《温病学》和《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药略》并列为中医四大经典理论,本次的非典型肺炎的症候符合“岭南温病”的特点,温病是春季多发病,病因学认为是“风热”和“湿热”病邪入侵。
(来源:羊城晚报《中医治疗非典型肺炎立大功》)
据解释,非典型肺炎的病人都有“风”、“热”、“湿”的症候群,治疗上对因进行“驱风”、“清热”和“化湿”。“风”表现为畏寒、怕冷;“热”表现为高热39度以上、口干、口苦、痰黄稠带血丝;“湿”表现为腹泻、头重脚轻,感觉疲倦、乏力、胃口差。以上符合由省卫生厅公布的《广东省非典型肺炎病例临床诊断标准(草案)》中的症状特点。
彭教授说,根据病邪入侵机体的程度深浅,中医将温病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对不同病人分不同阶段要采取辨证治疗。
第一阶段是起病早期,由于“风热入侵”,病人有发热、畏寒、咳嗽、口干,对因采取“疏风清热”,选用“银翘散”加减;
第二阶段“邪热壅肺”,出现高烧、咯痰,痰黄稠、肺部炎症,要对因“清肺热”,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第三阶段“热入心包”,出现持续高烧、神志不清、呼吸急促,临床上要开始使用面罩给氧或上呼吸机,这时要配合西医的紧急抢救使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温开水融化后胃管给药;
第四阶段“血分”是疾病的后期,病人咯血、尿血、便血,鼻子、牙龈出血、皮下瘀斑,中山二院的个别后期重症病人就出现了血小板低、容易出血、难止血的情况。这时要使用“犀角地黄汤”(由于犀牛是保护动物,现均改用水牛角),凉血泻热。
全国中医泰斗、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也开出了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中药通方———“邓老凉茶”。
(来源:羊城晚报《中医治疗非典型肺炎立大功》)非典初期
中医就在广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作为当年诊治SARS医院,广州中医院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方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据统计,年SARS发生时期,中国大陆死亡率最低,广州的死亡率更低。溯其原因,当与广州中医药介入治疗最早有关。中医为主治疗SARS不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肺部残留的纤维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均明显较低。
(新闻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4个“零”创“抗非”奇迹(新闻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零死亡、零转院
年中医药治疗SARS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和肯定。WHO的统计:全球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8多例SARS患者,其中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有多例。全球死亡率为11%,香港为17%,台湾为27%,中国大陆为7%。广东SARS死亡率为3.8%,其中广州为3.6%,全球最低。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以中医急诊科隔离病区为治疗主体,以中医为主治疗SARS患者73例,全部治愈出院,创造了患者零死亡、零转院的成绩,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实践发现,有中医及时介入治疗,患者平均退烧时间在一个星期以内,最短者1天,病人的治疗周期和恢复期也明显缩短。[3]
?
零感染
年“抗非”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无1例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发生院内感染。
取得这一成绩有多方面经验:
首先是全院服中药预防。医院按照预防SARS通方煎好汤剂,免费提供给大学师生、医院职工及患者家属,几千人服用后,无一人感染。
再者,坚持充分隔离的原则,坚持对SARS病区医护人员实施严格的个人防护。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
事实证明,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各类人群采取科学方法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提高医务人员防护的自觉性,也是阻断本病传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和控制SARS疫情在院内的蔓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零后遗症
SARS患者主要存在三大后遗症:肺部纤维化、骨坏死、抑郁症。
至今仍有一些活在SARS阴影里的后遗症患者,或患有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或多处骨坏死,或轻重不一的抑郁症,或几种后遗症兼而有之,SARS之于他们,不仅仅是疾病缠身,更令生命暗淡。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坚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的原则,严格把握激素的使用指征。
中医为主治疗SARS不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肺部残留的纤维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均明显较低。
北京后期中医参与治疗非典效果显著
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孙彦新 白瑞雪 胥金章) 医院共收治名非典患者,名痊愈出院,8人死亡,治愈率超过98.8%。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
治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专家组有效指导,重视心理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疗法。
?
香港求助中医帮助
中国新闻网《港报称香港“非典”疫潮消退后存在十大悬念》一文中提到:
直到疫潮在港肆虐近二个月后,医管局始决定邀请广东中医专家林琳和杨志敏来港参与非典治疗。有人形容,这是香港中西医合作的一个里程碑。
中医疗法逐渐获得广泛认可
1、钟南山不得不承认中医的作用
年6月4日,“东盟与中日韩三国非典型肺炎高级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钟南山院士在会议上指出,WHO所公布的SARS病死率为15%,但其调研结果来自新加坡和加拿大。而中国内地的病死率仅为6%,在广州控制在4%以内。其中中医中药在降低“非典”的病死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
中国日报网站《中医治非典引起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