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生成药作用机制
肿瘤和婴儿一样,要想生长发育就需要不断的摄取充足的养分,肿瘤要想无限增殖就需要从周围的微环境中汲取充足的养分,当达到一定程度,会形成毛细血管网,渐渐演变成肿瘤,这也是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的必经之路。
在抗肿瘤的药物研发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是一类可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使现有肿瘤血管退化,同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和减缓肿瘤生长的治疗药物。
抗血管生成药物就是阻断血管长进肿瘤里,这样肿瘤就无法汲取到养分,最后被“饿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抗血管生成药物分类
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是大分子单抗,作用靶点唯一,需要静脉注射给药(比如:贝伐单抗、雷莫芦单抗等);
第二类是小分子抑制剂,作用靶点多样,一般是口服给药(比如:卡博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凡德替尼、阿帕替尼、索凡替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呋喹替尼、安罗替尼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绝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应该都有听说过这些抗血管生成药物,在疾病诊治的某个阶段,医生就会向患者介绍使用其中一种药物,大部分情况下是联合用药,在联合用药中,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直是作为“绿叶”的角色存在,使得抗肿瘤的治疗可以达到叠加的效果。
哪些癌症可以用到抗血管生成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是抑制肿瘤生长的药物,在很多抗癌治疗中,都有可能用到,比如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肾癌等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肺癌和肝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年9月14号发布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版)》更新了以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方案(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首次作为晚期NSCLC一线治疗选择;
联合TKI方案用于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一线治疗;以及抗血管生成药物作为特定人群(伴恶性胸腔积液,放射性脑损伤等)的治疗选择等。
与此同时,在年10月28号,罗氏也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其肿瘤免疫创新药物阿替利珠单抗(商品名:泰圣奇?,Tecentriq?)联合贝伐珠单抗(简称为“T+A”联合疗法)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对靶点的认识愈加深入,更多靶向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生存获益。
其中,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必将成为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END往期推荐
1.领募医药临床试验入组流程
2.化疗后白细胞低怎么办?
3.肝癌患者参加免疫治疗的辛酸史!
4.参加临床试验≠当小白鼠,今天给你详尽的回答
5.家人患癌,到底要不要告诉他真相?
往期精选
官方
--
领募临床试验列表(点击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